第63节(2/6)
李暇玉只觉得豁然开朗。她先前满心都想着要斩断过去,并没有依赖杜皇后的心思。然而又何必拘泥于这些?该仰仗的时候,该借用皇室权威的时候,便应当机立断才是。否则若是生活无法如她所想,每日行事都无法由她自个儿来决定,又有什么意思呢?
“归根究底,还是因着阿姊在长安举目无亲,只得留在谢家,否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一直不曾出言的李遐龄这才开口说话,神色沉静,“这样罢,横竖我也须得外出游历,不如随着阿姊去长安见识见识。这也不全是为了阿姊,都说长安汇聚天下英才,我待在灵州不免坐井观天。会一会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士,日后科举也能心中有数。”
李和抚了抚长须:“这也未尝不可。都说长安居大不易,咱们凑一凑也能买个三进的小宅子住着。有你在,元娘觉得不顺心的时候也能有个去处。”
柴氏的神色亦是略松了几分:“你毕竟是晚辈,到时候也不好插手。倒不如我也随着去,辈分高压一压那王氏亦无不可。仔细想想,除了阿郎实在离不开河间府军营之外,咱们一家便是搬到长安亦全然无碍。憨郎年后便要前往雍州赴任,茉纱丽出了月子自然也应当跟着去。秋娘随着我便可,无论去何处都能帮着打理庶务。不如咱们就将你们祖父抛下,去长安罢。”
李和一时怔住了,许是没料到她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李暇玉亦是哭笑不得:“祖母,灵州才是咱们的故乡,怎能说抛下便抛下呢?何况若是将祖父独自留在灵州,孤零零的多难受。有玉郎同去便足够了,我也能将染娘带在身边。”她实在是舍不得女儿,又不放心将她放在陌生的谢家。若是李遐龄在长安,便是他经常出门赴文会,也能让自家的仆婢看顾。
“既是如此,玉郎,你便去问问十二郎,看他是否也想去。至于需要打点的行李,你顺便给秋娘带个话,让她着手列单子整理罢。”目送李遐龄点头起身离开之后,李暇玉轻轻握住柴氏的手,“说起来,秋娘和玉郎都早已经到婚嫁的年纪了,祖母可有什么章程?最近我见他们似乎已经彼此生了几分情意,不如早些将他们的婚事办了罢?免得秋娘满十七的时候,官媒上门来烦扰。”
柴氏从她怀中搂过染娘,嗔道:“他们俩都藏着掖着不提此事,我又如何开口?难不成直接问玉郎?且看罢,待到有人上门向秋娘提亲,看他急是不急。这回他随着你去长安也好,离得远了才明白什么人应当好好守着,否则轻易就会让旁人定了去。你便安心就是,也不过就是这两年的事了。”
“祖母如此笃定,儿便放心了。”李暇玉浅笑起来。
李和则在一旁嘟囔道:“婚姻大事,咱们做主就是了。既然看出他们彼此有意,又何必再拐弯抹角的?”
柴氏只当做不曾听见:“这两日咱们孙子孙女便要去长安了,你也别忙着回军营,在家中多歇息些时日罢。往后都天南地北的,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聚呢。”
作者有话要说: 将孙小郎的名字改成了孙伯平,前面我就懒得纠错了,大家知道就好~
因为刚刚反应过来,孟虽然也是老大,但据说有庶出的意思,嫡出比较常用“伯”
伯仲叔季╮(╯_╰)╭,也许茉纱丽能凑够这四个字吧,望天。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回长安
风雪交加的隆冬时节其实并不适合远行,何况还须得将年幼的女儿带在身边同去。故而,李暇玉特意命人将牛车布置得足够暖和舒适,打算路途之中都在牛车上陪着染娘消磨闲暇时光。此去长安不知何时方能归来,孙秋娘足足给母女二人准备了二十几车行李。至于李遐龄,只是捎带些衣物书卷笔墨纸砚,倒是轻便之极。
向家人辞别后,数十辆车便徐徐驶出灵州城,沿着驿道往南行去。因赶得急,除去必要的更衣时间以及每晚按时在驿站歇息之外,其余时光几乎都在路途之中。李暇玉闲来无事,便教染娘《千字文》——让她跟着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小家伙的记性好得出奇,每一句几乎只教了一遍,便能清晰地背出来。
每当见女儿觉得无趣的时候,做阿娘的还会为她磨墨,看她兴致勃勃地用手指蘸墨涂鸦,并毫不吝惜赞赏之意。
若是偶遇风雪稍停暖阳映照的时候,李暇玉便带着染娘去外头跑马,执弓射猎。她穿着宽大的狐裘,将女儿放在怀中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灵动明亮的眸子。李遐龄亦会随行,给外甥女瞧他的射艺,为她射下麻雀等作为夜宵小食。
这种时候,染娘总是特别兴奋,眨着眼睛发出咯咯的笑声,圆圆的脸颊红扑扑的。一路上的陌生景物在她瞧来或许皆是新奇得很,她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疑问,喜欢好奇地问各种怪问题。李暇玉姊弟二人皆不厌其烦地回答,偶尔说得略有些深奥,小家伙便一再追问,直到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为止。便是实在不懂,她也都模模糊糊记了下来。
如此大约十来日之后,车队便已经能远远望见巍峨的长安城了。这座雄壮而繁华的城池,对于李暇玉而言完全不陌生。在瞧见它的瞬间,她便在心中勾勒出了棋盘状的百余里坊,摩肩擦踵的东西
“归根究底,还是因着阿姊在长安举目无亲,只得留在谢家,否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一直不曾出言的李遐龄这才开口说话,神色沉静,“这样罢,横竖我也须得外出游历,不如随着阿姊去长安见识见识。这也不全是为了阿姊,都说长安汇聚天下英才,我待在灵州不免坐井观天。会一会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士,日后科举也能心中有数。”
李和抚了抚长须:“这也未尝不可。都说长安居大不易,咱们凑一凑也能买个三进的小宅子住着。有你在,元娘觉得不顺心的时候也能有个去处。”
柴氏的神色亦是略松了几分:“你毕竟是晚辈,到时候也不好插手。倒不如我也随着去,辈分高压一压那王氏亦无不可。仔细想想,除了阿郎实在离不开河间府军营之外,咱们一家便是搬到长安亦全然无碍。憨郎年后便要前往雍州赴任,茉纱丽出了月子自然也应当跟着去。秋娘随着我便可,无论去何处都能帮着打理庶务。不如咱们就将你们祖父抛下,去长安罢。”
李和一时怔住了,许是没料到她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李暇玉亦是哭笑不得:“祖母,灵州才是咱们的故乡,怎能说抛下便抛下呢?何况若是将祖父独自留在灵州,孤零零的多难受。有玉郎同去便足够了,我也能将染娘带在身边。”她实在是舍不得女儿,又不放心将她放在陌生的谢家。若是李遐龄在长安,便是他经常出门赴文会,也能让自家的仆婢看顾。
“既是如此,玉郎,你便去问问十二郎,看他是否也想去。至于需要打点的行李,你顺便给秋娘带个话,让她着手列单子整理罢。”目送李遐龄点头起身离开之后,李暇玉轻轻握住柴氏的手,“说起来,秋娘和玉郎都早已经到婚嫁的年纪了,祖母可有什么章程?最近我见他们似乎已经彼此生了几分情意,不如早些将他们的婚事办了罢?免得秋娘满十七的时候,官媒上门来烦扰。”
柴氏从她怀中搂过染娘,嗔道:“他们俩都藏着掖着不提此事,我又如何开口?难不成直接问玉郎?且看罢,待到有人上门向秋娘提亲,看他急是不急。这回他随着你去长安也好,离得远了才明白什么人应当好好守着,否则轻易就会让旁人定了去。你便安心就是,也不过就是这两年的事了。”
“祖母如此笃定,儿便放心了。”李暇玉浅笑起来。
李和则在一旁嘟囔道:“婚姻大事,咱们做主就是了。既然看出他们彼此有意,又何必再拐弯抹角的?”
柴氏只当做不曾听见:“这两日咱们孙子孙女便要去长安了,你也别忙着回军营,在家中多歇息些时日罢。往后都天南地北的,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聚呢。”
作者有话要说: 将孙小郎的名字改成了孙伯平,前面我就懒得纠错了,大家知道就好~
因为刚刚反应过来,孟虽然也是老大,但据说有庶出的意思,嫡出比较常用“伯”
伯仲叔季╮(╯_╰)╭,也许茉纱丽能凑够这四个字吧,望天。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回长安
风雪交加的隆冬时节其实并不适合远行,何况还须得将年幼的女儿带在身边同去。故而,李暇玉特意命人将牛车布置得足够暖和舒适,打算路途之中都在牛车上陪着染娘消磨闲暇时光。此去长安不知何时方能归来,孙秋娘足足给母女二人准备了二十几车行李。至于李遐龄,只是捎带些衣物书卷笔墨纸砚,倒是轻便之极。
向家人辞别后,数十辆车便徐徐驶出灵州城,沿着驿道往南行去。因赶得急,除去必要的更衣时间以及每晚按时在驿站歇息之外,其余时光几乎都在路途之中。李暇玉闲来无事,便教染娘《千字文》——让她跟着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小家伙的记性好得出奇,每一句几乎只教了一遍,便能清晰地背出来。
每当见女儿觉得无趣的时候,做阿娘的还会为她磨墨,看她兴致勃勃地用手指蘸墨涂鸦,并毫不吝惜赞赏之意。
若是偶遇风雪稍停暖阳映照的时候,李暇玉便带着染娘去外头跑马,执弓射猎。她穿着宽大的狐裘,将女儿放在怀中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灵动明亮的眸子。李遐龄亦会随行,给外甥女瞧他的射艺,为她射下麻雀等作为夜宵小食。
这种时候,染娘总是特别兴奋,眨着眼睛发出咯咯的笑声,圆圆的脸颊红扑扑的。一路上的陌生景物在她瞧来或许皆是新奇得很,她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疑问,喜欢好奇地问各种怪问题。李暇玉姊弟二人皆不厌其烦地回答,偶尔说得略有些深奥,小家伙便一再追问,直到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为止。便是实在不懂,她也都模模糊糊记了下来。
如此大约十来日之后,车队便已经能远远望见巍峨的长安城了。这座雄壮而繁华的城池,对于李暇玉而言完全不陌生。在瞧见它的瞬间,她便在心中勾勒出了棋盘状的百余里坊,摩肩擦踵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