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1/6)
“蛮夷之辈,降而复叛,叛而复降,全无礼义可言。虽则西域有安西都护府,漠北有燕然都护府,但若是大唐生变,则他们必定不会安分。尤其是燕然都护府,如今瞧着很平和,徭役诸事亦能渐渐推行,但到底铁勒诸部、突厥降部交杂,情势很容易转眼便发生变化。而且,高句丽是疥藓之疾,不除不快。靺鞨人助纣为虐,也绝不能姑息。”
圣人说到此处,令宫人们展开了大唐疆域的舆图,又指向西北西南:“西突厥绝不可能轻易放弃西域,吐蕃则更是野心勃勃。文成公主尚的松赞干布已逝,谁知这一代赞普对大唐的态度如何?何况,朕近来听闻,松赞干布之子早亡,如今继承赞普之位的,是他不足五岁的孙儿。权臣挟年幼的赞普以令众臣,便如同高句丽一般,想来说不得亦会渐渐地不将大唐放在眼中。”
谢琰并未听闻过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逝世的消息,此时不免一惊。因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并无子嗣,继承吐蕃赞普之位的新赞普既然年幼,便是亲近大唐恐怕亦是无法主政。而那位权臣极有可能是野心勃勃之辈,若不时时关注其动向,日后恐成大患。此时,他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的重任,并不比主持一场战争的行军大总管轻多少。而圣人将此职缺给他,子竟先生推荐他,皆是因信任他的品性与能力之故。
见他脸色凝重,圣人倒是笑了起来:“谢爱卿,若是贸然给你安个新职缺,恐引来礼部、吏部、兵部一群人盘问。故而,朕眼下只能将你暂时放在千牛卫中郎将一职上。幸而千牛卫有职缺,不然朕还须得想方设法让人退位让贤。眼下暂时便在千牛卫中待着罢,待过一段时日,你做出了功绩,朕再给你单独建府卫。”
谢琰立即起身谢旨:“微臣叩谢陛下隆恩。”千牛卫是圣人的贴身侍卫,执掌御刀、宿卫侍从,亦是圣人最信重的卫府之一。左右千牛卫将军各一人,品级为从三品;中郎将各二人,品级为正四品下。另有千牛备身各十二人,备身各一百人,主仗各一百五十人。千牛卫的人数是十六府卫中最少的,然而却是能够在御前宿卫的肥缺,故而京中诸多高官贵族子弟皆心向往之,视其为晋身之途。崔子竟的二兄,便是从千牛备身晋升为中郎将,日后就是谢琰的同僚了。
说起来,谢琰之前虽是正四品上的折冲都尉,但毕竟并没有实职。如今调任京中,任正四品下的千牛卫中郎将,已经算是右迁了。何况,千牛卫守卫御前,若是能得到圣人的宠信,还愁日后的前程么?许多武官梦寐以求的职缺,却最终教圣人轻飘飘地给了他,还许诺要给他单独建府卫——不得不说,他如今也能算得上是圣人的宠臣之列了罢。若在他人看来,他历经千辛万苦,死而复生,却是因祸得福了。
“目前这些千牛备身、备身、主仗等,或许并不足以担此重任。那些混日子与混前程的,朕都很清楚,他们只会坏事。过几日,朕便酌情散去一些人,你再去挑一些品行上佳的子弟,假作千牛卫中之人,日后慢慢甄选出合适者作为亲信。”
“微臣明白。不过,圣人,臣斗胆一言——眼下之势刻不容缓,尤其吐蕃与高句丽形势复杂,必须立即打探消息。然而,若在京中仔细挑选人等,再派出去各地,令他们混入番邦之中,可能需得数月甚至数年之功才能传回可用的消息。不如,臣再往边疆选拔可靠可信之人为属下,令他们假扮商队或寻常百姓行事,想来不费多少时日便能得到消息。粟特商队无处不在,若能加入其中,或者向他们打探,便更容易了。”
“薛延陀之战时,臣手底下许多府兵都因伤重而不得不退养家中。内子担忧他们日后生活无以为继,便将他们接入田庄中奉养,负责训练部曲与女兵。这些人对圣人、对大唐忠心耿耿,又有行军打战做斥候的经验,懂得突厥语与铁勒语,应当是探听消息的不二人选。”
圣人神色微动,颔首道:“谢卿对这些属下,果然是信重无比。朕也听旁人提起过,在薛延陀之战前,你的属下几乎无一人身亡,殊为难得。如今你离开灵州,来到长安,甚至患了离魂之症,亦是不忘他们,果然是有情有义。”
“微臣昔年栽培他们,便是为了守卫边疆,实在不舍得这些人才就这样埋没在内子的田庄之中。就算他们如今上不得战场,也比寻常人更渴望为圣人尽忠,更渴望杀敌。故而,微臣希望,圣人能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大善。替朕尽忠之辈,朕绝不会亏待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 千牛卫……大家就想成是御前侍卫好了
总而言之绝对是肥缺中的肥缺,毕竟皇帝都会认得他们嘛。而且尤其是千牛备身,几乎都是高官世族子弟门荫出仕,总共二十四个人,皇帝看着看着都熟了,以后升官都很顺利~~
谢三郎要干的事——没错,就是情报部→ →,因为他以前干过这种事(描绘舆图之类,精通胡语之类),所以圣人觉得他有谱,子竟先生当然更觉得弟子萌萌哒,什么都很好……所以,肥缺就落在他身上了。
☆、第二百零一章 携友拜访
圣人将谢琰留在甘露殿密谈,自他的职缺说到边疆形势,而后又漫无边际地谈起了书法茶艺与战事等种
圣人说到此处,令宫人们展开了大唐疆域的舆图,又指向西北西南:“西突厥绝不可能轻易放弃西域,吐蕃则更是野心勃勃。文成公主尚的松赞干布已逝,谁知这一代赞普对大唐的态度如何?何况,朕近来听闻,松赞干布之子早亡,如今继承赞普之位的,是他不足五岁的孙儿。权臣挟年幼的赞普以令众臣,便如同高句丽一般,想来说不得亦会渐渐地不将大唐放在眼中。”
谢琰并未听闻过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逝世的消息,此时不免一惊。因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并无子嗣,继承吐蕃赞普之位的新赞普既然年幼,便是亲近大唐恐怕亦是无法主政。而那位权臣极有可能是野心勃勃之辈,若不时时关注其动向,日后恐成大患。此时,他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的重任,并不比主持一场战争的行军大总管轻多少。而圣人将此职缺给他,子竟先生推荐他,皆是因信任他的品性与能力之故。
见他脸色凝重,圣人倒是笑了起来:“谢爱卿,若是贸然给你安个新职缺,恐引来礼部、吏部、兵部一群人盘问。故而,朕眼下只能将你暂时放在千牛卫中郎将一职上。幸而千牛卫有职缺,不然朕还须得想方设法让人退位让贤。眼下暂时便在千牛卫中待着罢,待过一段时日,你做出了功绩,朕再给你单独建府卫。”
谢琰立即起身谢旨:“微臣叩谢陛下隆恩。”千牛卫是圣人的贴身侍卫,执掌御刀、宿卫侍从,亦是圣人最信重的卫府之一。左右千牛卫将军各一人,品级为从三品;中郎将各二人,品级为正四品下。另有千牛备身各十二人,备身各一百人,主仗各一百五十人。千牛卫的人数是十六府卫中最少的,然而却是能够在御前宿卫的肥缺,故而京中诸多高官贵族子弟皆心向往之,视其为晋身之途。崔子竟的二兄,便是从千牛备身晋升为中郎将,日后就是谢琰的同僚了。
说起来,谢琰之前虽是正四品上的折冲都尉,但毕竟并没有实职。如今调任京中,任正四品下的千牛卫中郎将,已经算是右迁了。何况,千牛卫守卫御前,若是能得到圣人的宠信,还愁日后的前程么?许多武官梦寐以求的职缺,却最终教圣人轻飘飘地给了他,还许诺要给他单独建府卫——不得不说,他如今也能算得上是圣人的宠臣之列了罢。若在他人看来,他历经千辛万苦,死而复生,却是因祸得福了。
“目前这些千牛备身、备身、主仗等,或许并不足以担此重任。那些混日子与混前程的,朕都很清楚,他们只会坏事。过几日,朕便酌情散去一些人,你再去挑一些品行上佳的子弟,假作千牛卫中之人,日后慢慢甄选出合适者作为亲信。”
“微臣明白。不过,圣人,臣斗胆一言——眼下之势刻不容缓,尤其吐蕃与高句丽形势复杂,必须立即打探消息。然而,若在京中仔细挑选人等,再派出去各地,令他们混入番邦之中,可能需得数月甚至数年之功才能传回可用的消息。不如,臣再往边疆选拔可靠可信之人为属下,令他们假扮商队或寻常百姓行事,想来不费多少时日便能得到消息。粟特商队无处不在,若能加入其中,或者向他们打探,便更容易了。”
“薛延陀之战时,臣手底下许多府兵都因伤重而不得不退养家中。内子担忧他们日后生活无以为继,便将他们接入田庄中奉养,负责训练部曲与女兵。这些人对圣人、对大唐忠心耿耿,又有行军打战做斥候的经验,懂得突厥语与铁勒语,应当是探听消息的不二人选。”
圣人神色微动,颔首道:“谢卿对这些属下,果然是信重无比。朕也听旁人提起过,在薛延陀之战前,你的属下几乎无一人身亡,殊为难得。如今你离开灵州,来到长安,甚至患了离魂之症,亦是不忘他们,果然是有情有义。”
“微臣昔年栽培他们,便是为了守卫边疆,实在不舍得这些人才就这样埋没在内子的田庄之中。就算他们如今上不得战场,也比寻常人更渴望为圣人尽忠,更渴望杀敌。故而,微臣希望,圣人能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大善。替朕尽忠之辈,朕绝不会亏待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 千牛卫……大家就想成是御前侍卫好了
总而言之绝对是肥缺中的肥缺,毕竟皇帝都会认得他们嘛。而且尤其是千牛备身,几乎都是高官世族子弟门荫出仕,总共二十四个人,皇帝看着看着都熟了,以后升官都很顺利~~
谢三郎要干的事——没错,就是情报部→ →,因为他以前干过这种事(描绘舆图之类,精通胡语之类),所以圣人觉得他有谱,子竟先生当然更觉得弟子萌萌哒,什么都很好……所以,肥缺就落在他身上了。
☆、第二百零一章 携友拜访
圣人将谢琰留在甘露殿密谈,自他的职缺说到边疆形势,而后又漫无边际地谈起了书法茶艺与战事等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