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1/3)
唐越尴尬的笑笑,“只是权宜之计罢了。”本来就不是什么好计策。
他们赌的只是南晋王对这场战事的看重程度,只要他想胜利,就不会放过这么一支威力极强的军队。
栎阳侯拍了拍而自己的肩膀,叹气道:“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只希望太子殿下能凯旋而归,到时候功过相抵,大王也不能把太子如何。”
唐越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只不过这胜仗可不是说有就能有的,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他刚回到府里,宫里又来了个太监,宣了南晋王的新旨意,允许他在邺城自由活动,但不许出城门一步。
不仅是他,连小洛洛也被限制了自由,每月的上旬需到宫里住十天,名义上说是太子不在,怕落下了太孙的教育,由大王亲自教导。
但唐越知道,这不过也是变相的监视而已。
唐越本来就没打算要跑,更没打算做出什么伤害南晋王和这个国家的事情,所以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半个月后,他收到了来自太子昭的第一封家书,家书上说,他们已经抵达了楚州城,本以为能在楚州低调暗访一段时日,没想到在他们抵达楚州的前一天,北越出动十二万的兵力突袭楚州城,仅一夜,楚州城失守了。
消息传到邺城,上到朝臣下到百姓都惊呆了,楚州算是边境重城,城墙比秦阳城的不知坚固多少倍,而且鲁国公的十万大军就驻守在楚州,在如此势均力敌的情况,竟然仅一夜就被攻占了,这让谁听了都觉得心里发毛。
太子给唐越的家书中并没有将细节写得太详细,唐越直到三天后才从衡国公那里得知了具体经过。
原来,楚州城的副城主竟然是北越安插的奸细,那位可是一直为楚州兢兢业业至今的老官员了,真实经历过三场南北大战,死守城池的英雄人物。
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功绩赫然的老官员竟然在敌袭当夜大开城门,让敌军顺利入城,导致了这场大溃败。
事后,鲁国公带着剩余八万人马推到楚州城五十里的一处峡谷,那里一股当关万夫莫开,是最好的防守阵地。
太子昭也是在那里与大军汇合,黑甲卫依旧没有现身,他抵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剩余的八万人马。
一支军队的质量首先要看军心,若是军心不稳,将士们不团结,那就如一盘散沙,即使人数再多也未必能打胜仗。
其次是士气,士气弱,便是从心理上已经打输了,哪怕敌人只使出三分力,他们也未必敌得过。
经历过一场败战的南晋军就面临着这两点危机,他们败得太快太突然,以至于对自己对将领失去了信心,即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阵地,也没能激起他们的自信心。
太子昭这一次并没有低调隐瞒身份,而是大张旗鼓地走进军营,报上名号,骑着高头大马降临在那偏远的阵地中。
一时间,消息传遍军营,人们对太子殿下的信任显然超过了年迈的鲁国公,更何况,太子御驾亲征,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可不是一点半点。
“大王,臣建议召回鲁国公,由殿下率领大军收复失地!”有大臣提议。
“大王不可,殿下虽然有作战经验,身份高贵,可到底年轻,如此重大的战役,还是派位老将军才好,而且,依臣看,应该将太子殿下召回,边境如此危险,太子殿下的安危为重啊!”
这一天的朝会,只围绕着这一件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支持太子称帅,执掌帅印的,也有强烈要求太子殿下回宫的,倒是忘了楚州失守,南晋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够了!”南晋王头疼地吼了一声:“太子是走是留全凭他自己的意愿,寡人管不了!楚州失守,北越下一次会攻占哪座城你们可想过?十二万大军,北越是什么时候召集起来的,又是什么时候到边境的,你们可派人查过?”
群臣默然,这些问题他们自然不知道,而且在场多数是文官,对打仗的事情根本不了解,又怎么能提出好的建议呢?
如衡国公、安国公等老将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换位思考,换成是他们领兵镇守楚州城,能做到万无一失吗?
楚州城的失守给大家敲了一记响钟,他们已老,思维跟不上,体力跟不上,再让他们领兵出战未必是好事。
“大王,边境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一来一回也要一个月,此刻我们收到的消息很可能已经没有用处了,既然鲁国公没有要求援军,想来是能应付得了敌军的。”此时还能保持理智的,也只有少数几个官员了。
南晋王将前线传来的线报交给丞相,“爱卿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准备好,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许轻言战败,在全国范围内征兵,凡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男子,非家中独子者皆可入伍。”南晋王一锤定音,大殿上的争论声终于停了,一个个开始思考征兵的事,对于自己有没有利益冲突。
战争就像是一个联轴器,将各个衙门串起来,鲜少有不被牵连的衙门,因此一打败仗,大臣们各个都心绪难平,激动万分。
楚州城失守,这件事在朝廷上引起的震动远远比民间大,百姓们也只把他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然后猜一猜敌
他们赌的只是南晋王对这场战事的看重程度,只要他想胜利,就不会放过这么一支威力极强的军队。
栎阳侯拍了拍而自己的肩膀,叹气道:“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只希望太子殿下能凯旋而归,到时候功过相抵,大王也不能把太子如何。”
唐越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只不过这胜仗可不是说有就能有的,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他刚回到府里,宫里又来了个太监,宣了南晋王的新旨意,允许他在邺城自由活动,但不许出城门一步。
不仅是他,连小洛洛也被限制了自由,每月的上旬需到宫里住十天,名义上说是太子不在,怕落下了太孙的教育,由大王亲自教导。
但唐越知道,这不过也是变相的监视而已。
唐越本来就没打算要跑,更没打算做出什么伤害南晋王和这个国家的事情,所以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半个月后,他收到了来自太子昭的第一封家书,家书上说,他们已经抵达了楚州城,本以为能在楚州低调暗访一段时日,没想到在他们抵达楚州的前一天,北越出动十二万的兵力突袭楚州城,仅一夜,楚州城失守了。
消息传到邺城,上到朝臣下到百姓都惊呆了,楚州算是边境重城,城墙比秦阳城的不知坚固多少倍,而且鲁国公的十万大军就驻守在楚州,在如此势均力敌的情况,竟然仅一夜就被攻占了,这让谁听了都觉得心里发毛。
太子给唐越的家书中并没有将细节写得太详细,唐越直到三天后才从衡国公那里得知了具体经过。
原来,楚州城的副城主竟然是北越安插的奸细,那位可是一直为楚州兢兢业业至今的老官员了,真实经历过三场南北大战,死守城池的英雄人物。
谁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功绩赫然的老官员竟然在敌袭当夜大开城门,让敌军顺利入城,导致了这场大溃败。
事后,鲁国公带着剩余八万人马推到楚州城五十里的一处峡谷,那里一股当关万夫莫开,是最好的防守阵地。
太子昭也是在那里与大军汇合,黑甲卫依旧没有现身,他抵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剩余的八万人马。
一支军队的质量首先要看军心,若是军心不稳,将士们不团结,那就如一盘散沙,即使人数再多也未必能打胜仗。
其次是士气,士气弱,便是从心理上已经打输了,哪怕敌人只使出三分力,他们也未必敌得过。
经历过一场败战的南晋军就面临着这两点危机,他们败得太快太突然,以至于对自己对将领失去了信心,即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阵地,也没能激起他们的自信心。
太子昭这一次并没有低调隐瞒身份,而是大张旗鼓地走进军营,报上名号,骑着高头大马降临在那偏远的阵地中。
一时间,消息传遍军营,人们对太子殿下的信任显然超过了年迈的鲁国公,更何况,太子御驾亲征,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可不是一点半点。
“大王,臣建议召回鲁国公,由殿下率领大军收复失地!”有大臣提议。
“大王不可,殿下虽然有作战经验,身份高贵,可到底年轻,如此重大的战役,还是派位老将军才好,而且,依臣看,应该将太子殿下召回,边境如此危险,太子殿下的安危为重啊!”
这一天的朝会,只围绕着这一件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支持太子称帅,执掌帅印的,也有强烈要求太子殿下回宫的,倒是忘了楚州失守,南晋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够了!”南晋王头疼地吼了一声:“太子是走是留全凭他自己的意愿,寡人管不了!楚州失守,北越下一次会攻占哪座城你们可想过?十二万大军,北越是什么时候召集起来的,又是什么时候到边境的,你们可派人查过?”
群臣默然,这些问题他们自然不知道,而且在场多数是文官,对打仗的事情根本不了解,又怎么能提出好的建议呢?
如衡国公、安国公等老将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换位思考,换成是他们领兵镇守楚州城,能做到万无一失吗?
楚州城的失守给大家敲了一记响钟,他们已老,思维跟不上,体力跟不上,再让他们领兵出战未必是好事。
“大王,边境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一来一回也要一个月,此刻我们收到的消息很可能已经没有用处了,既然鲁国公没有要求援军,想来是能应付得了敌军的。”此时还能保持理智的,也只有少数几个官员了。
南晋王将前线传来的线报交给丞相,“爱卿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准备好,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许轻言战败,在全国范围内征兵,凡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男子,非家中独子者皆可入伍。”南晋王一锤定音,大殿上的争论声终于停了,一个个开始思考征兵的事,对于自己有没有利益冲突。
战争就像是一个联轴器,将各个衙门串起来,鲜少有不被牵连的衙门,因此一打败仗,大臣们各个都心绪难平,激动万分。
楚州城失守,这件事在朝廷上引起的震动远远比民间大,百姓们也只把他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然后猜一猜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