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1/4)
次日,武后在早朝上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迁都洛阳。当袁一听到这个决定,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高宗的病情刚刚好转,武后就宣布迁都洛阳,
虽然,她的理由是,关中饥荒还在持续,粮食无法供给长安,按照以往的惯例,因为东都洛阳漕运便利,储备有大量从淮南运来的粮食,所以,每逢灾荒,朝廷就会迁到东都,解决吃饭问题。
可是,迁都是一件极为重大且麻烦的事,仅凭这个理由迁都,显然并不充分,也不够动人。
好似,武后也意识到了这点,在宣布迁都之后,她又宣布,在迁往洛阳的途中将会经过嵩山,她和高宗还会带领群臣封禅嵩山,而这次封禅将会仿照上次封禅泰山的规格,随行参加封禅大典的官员都会官升一级。
如此一来,迁都的理由就足够动人,当然也足够充分。
袁一心里清楚,武后能选在早朝将此事宣布,就证明迁都洛阳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他清楚,一众大臣心里自然也是明白的。因此,没人敢提出异议,迁都一事便顺理成章地得到通过。
接下来,武后针对迁都做出了具体部署,太子李显和几位大臣坐镇长安,处理暂未完成的政务,袁一统领六处折冲府的兵力留守长安,其余府兵和禁军一起护送高宗和朝廷大臣前往洛阳。
武后的这番部署看上去是合情合理,可用心体会,不难发现其中的“弦外之音”。留在长安坐镇的几位大臣,都是平日里为李显出谋划策的近臣,把他们单拎出来放在长安,明里是辅佐,暗里则是隔离。这无异于变相削弱李显的权利。
第278章 触怒武后
再则,众大臣都知道袁一是武后的人,抽去禁军,府兵就会暂代禁军之职,到时,袁一会要安排一批人马进宫,充当护卫军。这样一来,他便可光明正大地监视李显,就算李显觉得被压制,也不敢轻举妄动。
等散了朝后,武后单独留下了袁一。武后先是问道:“听说,最近郡王府挺热闹,十二美人还好吗?”
听到这一问,袁一便知道武后应该是知道了,十二美人被嫁出去的事情。武后向来喜欢设陷阱题,而回答这种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如此,袁一便答话道:“她们都挺好的,多谢娘娘关心!”
武后冷冷一笑:“她们都已不在郡王府了,你是如何得知她们都挺好?”
袁一从容不迫道:“微臣以为娘娘只是客气的寒暄,自然就用寒暄的方式回应娘娘。”
武后用阴冷的眼神瞪了他一眼,怒道:“放肆!你究竟有没有把本宫放在眼里?今天,你最好能够说明这件事,不然,本宫绝不会轻饶你!”
袁一想了片刻,答话道:“从娘娘的赏赐,就能看出娘娘对微臣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让微臣感恩在心,不得不按照娘娘的期望,为大唐鞠躬尽瘁。在雅集上,微臣看到很多值得被期望的有识之士,心想,何不将娘娘的这种关怀之情,感恩之心传递下去呢?兴许现在,这些人只是不值一提的麦苗,可春去冬来,麦苗成长,总会得到收成。到时,也会像微臣一样为大唐鞠躬尽瘁,实现娘娘的期望。”
武后笑了笑:“你能有这样的心,也是大唐之福。不过,既然你懂得未雨绸缪,那么,当初本宫把你请来长安时,为何有这么费力呢?”
“娘娘用请这个字恐怕不恰当吧?有时没有选择,只能被迫接受,那么,何必不往好的方向走,偏要执拗着让自己不好过呢?”
“你能想明白这番道理,肯定会受益良多。话说回来,你也老大不小,该成家了,不然,别人还以为你还留着什么念想,另有打算。”
说着,武后轻微停顿了片刻,继续道:“本宫本以为十二美人中会有位郡王妃,可事与愿违啊!现在,离迁都还有些日子,本宫会帮你物色一位合适的郡王妃,到时,本宫会奏请圣上为你们赐婚。”
袁一见招拆招道:“迁都可是头等大事,想必娘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而微臣的事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怎敢劳烦娘娘费神?不知最近,娘娘有没有听到一些关于微臣与青楼女子的传言?”
听到这话,武后侧头看了眼站在一旁的上官婉儿,只见她点了点头,于是,武后便向她招了招手,她便走到座旁,弓着身子在武后耳边说了一会儿。
待武后听完点了点头,上官婉儿便退到了一旁。
武后用探究的眼神看了眼袁一,问道:“这样说来,这些传闻都是真的?”
袁一笑了笑:“传言嘛,它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为需要的人存在。既然,上官姑娘对传言有所耳闻,恰好说明,这些事情流传甚广,自然就容易传入其他人耳中。有这样的流言缠身,微臣怎么还能另有打算?再说,迁都之后,微臣将要驻守在长安,娘娘所担心问题,不就迎刃而解呢?”
武后反问道:“会吗?”
袁一肯定道:“会!有些人,有些事微臣绝对要比娘娘更在意,所以,微臣一直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最好是这样!”说着,武后看了眼一旁的上官婉儿:“迁都之后,婉儿会暂且留在长安。到时,折冲府将会暂代禁卫军之职,而你
虽然,她的理由是,关中饥荒还在持续,粮食无法供给长安,按照以往的惯例,因为东都洛阳漕运便利,储备有大量从淮南运来的粮食,所以,每逢灾荒,朝廷就会迁到东都,解决吃饭问题。
可是,迁都是一件极为重大且麻烦的事,仅凭这个理由迁都,显然并不充分,也不够动人。
好似,武后也意识到了这点,在宣布迁都之后,她又宣布,在迁往洛阳的途中将会经过嵩山,她和高宗还会带领群臣封禅嵩山,而这次封禅将会仿照上次封禅泰山的规格,随行参加封禅大典的官员都会官升一级。
如此一来,迁都的理由就足够动人,当然也足够充分。
袁一心里清楚,武后能选在早朝将此事宣布,就证明迁都洛阳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他清楚,一众大臣心里自然也是明白的。因此,没人敢提出异议,迁都一事便顺理成章地得到通过。
接下来,武后针对迁都做出了具体部署,太子李显和几位大臣坐镇长安,处理暂未完成的政务,袁一统领六处折冲府的兵力留守长安,其余府兵和禁军一起护送高宗和朝廷大臣前往洛阳。
武后的这番部署看上去是合情合理,可用心体会,不难发现其中的“弦外之音”。留在长安坐镇的几位大臣,都是平日里为李显出谋划策的近臣,把他们单拎出来放在长安,明里是辅佐,暗里则是隔离。这无异于变相削弱李显的权利。
第278章 触怒武后
再则,众大臣都知道袁一是武后的人,抽去禁军,府兵就会暂代禁军之职,到时,袁一会要安排一批人马进宫,充当护卫军。这样一来,他便可光明正大地监视李显,就算李显觉得被压制,也不敢轻举妄动。
等散了朝后,武后单独留下了袁一。武后先是问道:“听说,最近郡王府挺热闹,十二美人还好吗?”
听到这一问,袁一便知道武后应该是知道了,十二美人被嫁出去的事情。武后向来喜欢设陷阱题,而回答这种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如此,袁一便答话道:“她们都挺好的,多谢娘娘关心!”
武后冷冷一笑:“她们都已不在郡王府了,你是如何得知她们都挺好?”
袁一从容不迫道:“微臣以为娘娘只是客气的寒暄,自然就用寒暄的方式回应娘娘。”
武后用阴冷的眼神瞪了他一眼,怒道:“放肆!你究竟有没有把本宫放在眼里?今天,你最好能够说明这件事,不然,本宫绝不会轻饶你!”
袁一想了片刻,答话道:“从娘娘的赏赐,就能看出娘娘对微臣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让微臣感恩在心,不得不按照娘娘的期望,为大唐鞠躬尽瘁。在雅集上,微臣看到很多值得被期望的有识之士,心想,何不将娘娘的这种关怀之情,感恩之心传递下去呢?兴许现在,这些人只是不值一提的麦苗,可春去冬来,麦苗成长,总会得到收成。到时,也会像微臣一样为大唐鞠躬尽瘁,实现娘娘的期望。”
武后笑了笑:“你能有这样的心,也是大唐之福。不过,既然你懂得未雨绸缪,那么,当初本宫把你请来长安时,为何有这么费力呢?”
“娘娘用请这个字恐怕不恰当吧?有时没有选择,只能被迫接受,那么,何必不往好的方向走,偏要执拗着让自己不好过呢?”
“你能想明白这番道理,肯定会受益良多。话说回来,你也老大不小,该成家了,不然,别人还以为你还留着什么念想,另有打算。”
说着,武后轻微停顿了片刻,继续道:“本宫本以为十二美人中会有位郡王妃,可事与愿违啊!现在,离迁都还有些日子,本宫会帮你物色一位合适的郡王妃,到时,本宫会奏请圣上为你们赐婚。”
袁一见招拆招道:“迁都可是头等大事,想必娘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而微臣的事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怎敢劳烦娘娘费神?不知最近,娘娘有没有听到一些关于微臣与青楼女子的传言?”
听到这话,武后侧头看了眼站在一旁的上官婉儿,只见她点了点头,于是,武后便向她招了招手,她便走到座旁,弓着身子在武后耳边说了一会儿。
待武后听完点了点头,上官婉儿便退到了一旁。
武后用探究的眼神看了眼袁一,问道:“这样说来,这些传闻都是真的?”
袁一笑了笑:“传言嘛,它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为需要的人存在。既然,上官姑娘对传言有所耳闻,恰好说明,这些事情流传甚广,自然就容易传入其他人耳中。有这样的流言缠身,微臣怎么还能另有打算?再说,迁都之后,微臣将要驻守在长安,娘娘所担心问题,不就迎刃而解呢?”
武后反问道:“会吗?”
袁一肯定道:“会!有些人,有些事微臣绝对要比娘娘更在意,所以,微臣一直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最好是这样!”说着,武后看了眼一旁的上官婉儿:“迁都之后,婉儿会暂且留在长安。到时,折冲府将会暂代禁卫军之职,而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