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230节(1/3)
她低头缓步走在那影子间,听着自己忽上忽下的心音。
其实重生以来,她经历过的危险时刻不知多少,慢慢的,她也历练出来了,很少会有事情让她这样紧张。
从前不管多么疯狂的决定,她只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失败了能不能承受结果,如果不做又会是什么结果。
就比如当初母皇送她离开,要她去摩揭陀国一事。
如果她不抗争,那就彻底与帝位无缘,而大周也将为梁国吞并。
而她抗争,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被秦氏兄弟抓住。
现在发生在上庸郡的战争,穆明珠心中很理智地知道,齐云是最好的守城将领人员。因为他足够有能力,又足够忠心,曾领导过上一次的上庸郡之战。更何况经过这次战斗,他可以更牢固地掌握北府兵的兵权,这从长远来说对她的统治是有利的。可是如果失败呢?
三倍兵力的疯狂围剿下,齐云果真能守住吗?
如果失败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穆明珠便感到一阵心慌。
这种心慌与从前任何一种心慌都不同。
穆明珠想到这里,踩着影子的脚步忽然一顿,停在了满院月光之中。
那一夜,她独自在月下站了很久,直到晨露染湿了她的衣裳。
两日后,两则文书从战争处送到了穆明珠的案头。
第一封是喜讯,上庸郡守住了!而梁国有撤兵的动向,长达四个月的入侵过后,梁国不得不考虑夏收秋收的问题。而在大周当地兵马的骚扰下,梁国兵马为自身安全考虑,并不敢长期久留在江北,这一撤便是要撤回原本的国境线,所带走的唯有掳掠来的财物。
穆明珠看到上庸郡守住的消息,压抑了两日的一颗心,终于喘过气来。
而第二封的消息却不那么美好了。
这是邓玦写来的密信,说他奉梁国皇帝的密令,在梁国撤兵的过程中,伪造争端,领荆州府兵对西府兵动手。梁国皇帝的用意很好猜,一来是为了梁国大军顺利撤离,二来则是要在大周的皇帝与世家之间制造矛盾。邓玦说,形势紧急,他来不及提前上报,而他若是不奉命而行,则有暴露的危险。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先动手后上报。西府兵一直防备着朝廷的兵马,倒是没吃什么大亏,但这样一来,若梁国再次南下,朝廷想要借用世家之力便更难了。
梁国兵马退去,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北。
在被梁国兵马侵夺严重的地带,当地的世家大族十户有八户都因应敌而凋敝,但哪怕是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还是有世家大族拼死护住了家中书籍。虽然在经济层面上来说,世家大族的确站在了广大百姓的对立面,但至少在当下文脉的保护上,世家是有其贡献的。而梁国兵马过后,践踏糟蹋的庄稼不计其数,藏到山上或乡野间避难的百姓,回来之后只能面对颗粒无收的土地垂泪。
对此,穆明珠命李思清开了皇帝的私库,凡是献上经典书籍之家,各有封赏;而在这次兵灾中,难以维持生计的百姓,也由当地政府和朝廷一同帮扶,先开粮仓赈济,又兴修水渠等工程、招揽力夫,至于来年的青苗费用,则有政府先给出。
这等细务,右相萧负雪做来最是严谨认真。
而因为这次兵灾,江北世家大族被打散之后,庶民的力量开始蓬勃涌现出来,意外地催化了穆明珠新政的实施。
豫州武王与潼州毅王,这两个最反对穆明珠的藩王,都死在这场战争中,原本凝聚在两人身边的势力也随之解散。
而迎战梁兵的中坚力量,除了西府兵之外,不管是齐云在上庸郡,还是秦三在扬州,都是直属于穆明珠的人。
这也意味着穆明珠手中的兵权大为加强。
藩王之中,虽然还有在东扬州的诚王与在建业的英王,却也难成气候。
在梁国大军南下的危机中,竟叫穆明珠以女子之身坐稳了帝王之位。
大战虽然结束,清理战场、修筑工事、祭奠亡灵,却都需要时间。
是年初冬,为迎战梁国兵马而西行北上的中郎将齐云,终于回到了建业,因军功而封左将军。
这一日建业城落了零星的雪,因天气不够寒凉,雪花不等落到地上便化为水。
皇帝穆明珠出宫门相迎,二品以下官员列队两侧。
齐云虽封左将军,却很低调,不等转到通往皇宫的大道,便已下马而行,谁知一转过路口,便见皇帝骑在他所赠的黑美人上、笑吟吟望着他。
穆明珠端坐马上,着朱红色龙袍,凝眸打量着他,含笑命令道:“上马!”
百官束手于路边,尽皆垂眸。
齐云依言而行,铠甲上融化了的雪花在日光下闪闪发光。
“陛下……”他似乎不敢多看,目光只在穆明珠面上轻轻一转,便垂了睫毛,低声提醒道:“臣尚未解甲。”
将军归来,于天子面前当解甲卸剑。
他没有想到穆明珠会出宫门相迎。
穆明珠噙着笑,手持马鞭,探身在他那匹马的屁股上轻轻抽了一记,同时自己一夹马肚,要两人同时乘马往宫门奔去。
齐云稍控马速,落后于穆明珠半个马身。
穆明
其实重生以来,她经历过的危险时刻不知多少,慢慢的,她也历练出来了,很少会有事情让她这样紧张。
从前不管多么疯狂的决定,她只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失败了能不能承受结果,如果不做又会是什么结果。
就比如当初母皇送她离开,要她去摩揭陀国一事。
如果她不抗争,那就彻底与帝位无缘,而大周也将为梁国吞并。
而她抗争,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被秦氏兄弟抓住。
现在发生在上庸郡的战争,穆明珠心中很理智地知道,齐云是最好的守城将领人员。因为他足够有能力,又足够忠心,曾领导过上一次的上庸郡之战。更何况经过这次战斗,他可以更牢固地掌握北府兵的兵权,这从长远来说对她的统治是有利的。可是如果失败呢?
三倍兵力的疯狂围剿下,齐云果真能守住吗?
如果失败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穆明珠便感到一阵心慌。
这种心慌与从前任何一种心慌都不同。
穆明珠想到这里,踩着影子的脚步忽然一顿,停在了满院月光之中。
那一夜,她独自在月下站了很久,直到晨露染湿了她的衣裳。
两日后,两则文书从战争处送到了穆明珠的案头。
第一封是喜讯,上庸郡守住了!而梁国有撤兵的动向,长达四个月的入侵过后,梁国不得不考虑夏收秋收的问题。而在大周当地兵马的骚扰下,梁国兵马为自身安全考虑,并不敢长期久留在江北,这一撤便是要撤回原本的国境线,所带走的唯有掳掠来的财物。
穆明珠看到上庸郡守住的消息,压抑了两日的一颗心,终于喘过气来。
而第二封的消息却不那么美好了。
这是邓玦写来的密信,说他奉梁国皇帝的密令,在梁国撤兵的过程中,伪造争端,领荆州府兵对西府兵动手。梁国皇帝的用意很好猜,一来是为了梁国大军顺利撤离,二来则是要在大周的皇帝与世家之间制造矛盾。邓玦说,形势紧急,他来不及提前上报,而他若是不奉命而行,则有暴露的危险。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先动手后上报。西府兵一直防备着朝廷的兵马,倒是没吃什么大亏,但这样一来,若梁国再次南下,朝廷想要借用世家之力便更难了。
梁国兵马退去,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北。
在被梁国兵马侵夺严重的地带,当地的世家大族十户有八户都因应敌而凋敝,但哪怕是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还是有世家大族拼死护住了家中书籍。虽然在经济层面上来说,世家大族的确站在了广大百姓的对立面,但至少在当下文脉的保护上,世家是有其贡献的。而梁国兵马过后,践踏糟蹋的庄稼不计其数,藏到山上或乡野间避难的百姓,回来之后只能面对颗粒无收的土地垂泪。
对此,穆明珠命李思清开了皇帝的私库,凡是献上经典书籍之家,各有封赏;而在这次兵灾中,难以维持生计的百姓,也由当地政府和朝廷一同帮扶,先开粮仓赈济,又兴修水渠等工程、招揽力夫,至于来年的青苗费用,则有政府先给出。
这等细务,右相萧负雪做来最是严谨认真。
而因为这次兵灾,江北世家大族被打散之后,庶民的力量开始蓬勃涌现出来,意外地催化了穆明珠新政的实施。
豫州武王与潼州毅王,这两个最反对穆明珠的藩王,都死在这场战争中,原本凝聚在两人身边的势力也随之解散。
而迎战梁兵的中坚力量,除了西府兵之外,不管是齐云在上庸郡,还是秦三在扬州,都是直属于穆明珠的人。
这也意味着穆明珠手中的兵权大为加强。
藩王之中,虽然还有在东扬州的诚王与在建业的英王,却也难成气候。
在梁国大军南下的危机中,竟叫穆明珠以女子之身坐稳了帝王之位。
大战虽然结束,清理战场、修筑工事、祭奠亡灵,却都需要时间。
是年初冬,为迎战梁国兵马而西行北上的中郎将齐云,终于回到了建业,因军功而封左将军。
这一日建业城落了零星的雪,因天气不够寒凉,雪花不等落到地上便化为水。
皇帝穆明珠出宫门相迎,二品以下官员列队两侧。
齐云虽封左将军,却很低调,不等转到通往皇宫的大道,便已下马而行,谁知一转过路口,便见皇帝骑在他所赠的黑美人上、笑吟吟望着他。
穆明珠端坐马上,着朱红色龙袍,凝眸打量着他,含笑命令道:“上马!”
百官束手于路边,尽皆垂眸。
齐云依言而行,铠甲上融化了的雪花在日光下闪闪发光。
“陛下……”他似乎不敢多看,目光只在穆明珠面上轻轻一转,便垂了睫毛,低声提醒道:“臣尚未解甲。”
将军归来,于天子面前当解甲卸剑。
他没有想到穆明珠会出宫门相迎。
穆明珠噙着笑,手持马鞭,探身在他那匹马的屁股上轻轻抽了一记,同时自己一夹马肚,要两人同时乘马往宫门奔去。
齐云稍控马速,落后于穆明珠半个马身。
穆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