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每天都想跑路 第54节(2/3)
坐回首座,她笑道:“娘,你问谢大人那么些杂事做什么?”
沈氏叫退侍从,对她道:“娘也不瞒你,娘一直在给元嘉物色婚事,说来说去没有瞧着特别满意的,今日一瞧谢家公子真是不错,庆国公府门第虽没落了些,可谢公子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卫戍京城,又是相貌堂堂,举止有礼,娘觉着可堪一问,你看呢?”
陆在望啧道:“我就知道。”
谢存这人,她不过几面之缘,不敢妄下断语,可目前来看,人还不错。明知她有意推脱,也不曾步步紧逼,就瞪了她几眼,估计觉得她不顾京城安危,尽打马虎眼。
沈氏问起她和谢存的交集,陆在望便道:“先不急,等开春再看吧。”
她这娘心也是够宽,眼下乱成一团,还有功夫见缝插针的物色女婿,沈氏听了她这话,蹙眉道:“乱?怎么,还能乱到京城来?”
陆在望:“这不已经乱到京城了?”
沈氏不觉得。
作为世家大族的掌家媳妇,她的精力只够维持偌大的侯府,她的见识不在朝局,更不在战乱。如同大多数晋人,他们安享繁荣久了,总觉得世道再乱,也不可能乱到都城。
陆在望沉吟许久。
可京城之乱尚未查明,元宵前,便传来了更令朝野震惊的消息。
离京的南元使臣行至凤州郡,忽然暴毙途中,消息传回南元,南元皇帝惊怒,两军对阵还不斩来使,结果刚定完盟约,使臣竟然惨死晋土。
南元边军蠢蠢欲动,大军压境,誓要问晋朝要个说法,否则南元上下官民,咽不了这口窝囊气。
他们咽不咽得了这口气陆在望不知道,那位话多爱生气的南元使臣怕是咽不下气。这才断气,消息立马传回南元皇室,南元皇帝连夜生气,再修书晋朝,这一来一回,麻溜的还不够阴司把魂锁走呢。
赵珩这一场戏做的,虽不足以唬住赵戚,但似乎唬住了南元那帮蛮子。
如此急不可耐,便要寻由撕毁盟约,趁南军群龙无首,借机夺回被占之地。
南边战火重燃,也就是一朝一夕间的事情。
朝中震动,纷纷请旨陛下,尽快派新的守将南下,先前成王遇刺,南军几位主将在京郊大营闹事,被陛下禁足至今尚未放出,那会朝中皆传言,陛下是顾忌成王势大,有意弹压,可这会战乱一起,又恨不能亲自把孟昌几个人捆了扔上南下的车马。
可陛下并未允准。
陆在望闲来无事也研究过三朝鼎立的格局,晋朝居中,南北各自接壤其余两国,刚刚好横在梁元之间的天然屏障,导致两国间往来甚少。
但梁元也不是完全够不上边,其实是有一块接壤地的——北焉知山。
此山在三国交界,东南有晋,西南有元,西北有梁,终年积雪,整条山脉绵亘数百里,天堑一般横在梁元之间。
从来北梁和南元要是想搭上线,只能借道晋朝,或者越过北焉知山这条路。
这条路虽险,可有一个好处——这路正常人都不会走,梁元要是能越天堑之地,背地里结盟,联合抗晋,倒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可陆在望也并未将这放在心上,以古代的水平,一支万人的精兵强将翻过去,估计也只能剩千余人存活,数百年间没人这么干过。
她只是觉得奇怪,时机太巧了,北梁前脚在晋都生事,南元后脚再度发难,就跟商量好了似的。
陆在望这般一想,便又叫来了郑势,叫他夜里绑几个北梁人回来问问话。郑势手脚麻溜,当夜子时末,夜半来敲青山院的窗子。
敲了好几下,屋里才响起踢踏的脚步声,郑势规规矩矩的后退两步,见那扇菱花窗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打开。
陆在望顶着乱发站在窗内,一时没说话,郑势板正的说道:“小侯爷,人已经带回来了,在王府。”
陆在望嗯了一声,垂眸看了看窗外泛着霜意的草木,转而问了句不相干的话,“上回你也来了吧?”
郑势目露疑惑,似是不明她话里的意思,陆在望便摆摆手,“等着。”
她回去换衣束发,原路翻窗出去,默不作声的跟着郑势熟门熟路的溜出侯府——这人对她家比她还熟。
上梁不正下梁歪。
郑势几乎将那屋子北梁商人一网打尽,叠罗汉似的扔在一处院落之中,捆着手脚,捂着口鼻,瞪着眼睛呜呜直叫。
可这群北梁商人嘴硬的很,只说自己是来往贸易的普通商人,什么火药一概不知,至于北梁的动向,更不是他们这些人能知道的。
陆在望在王府耗了一夜,一无所获,暗卫自有一套拷问人的章程,她便将人扔给郑势,独自回了侯府。此时天色微明,四处街道屋舍都拢在一层灰白的雾气里,瞧着就冷寂。
侯府门前却已挂上了灯笼。
陆在望在府门前瞧见一匹眼熟的马,小厮正牵着往马厩方向去。
陆进明回来了?
她并未多想,原路翻墙回了青山院,却见里面已掌了灯,竹春和山月急的团团转,正巧将翻墙的陆在望抓个正着。
竹春低声道:“爷,侯爷回来了!”
陆在望跳下墙头,拍了拍衣摆的灰,“回就回
沈氏叫退侍从,对她道:“娘也不瞒你,娘一直在给元嘉物色婚事,说来说去没有瞧着特别满意的,今日一瞧谢家公子真是不错,庆国公府门第虽没落了些,可谢公子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卫戍京城,又是相貌堂堂,举止有礼,娘觉着可堪一问,你看呢?”
陆在望啧道:“我就知道。”
谢存这人,她不过几面之缘,不敢妄下断语,可目前来看,人还不错。明知她有意推脱,也不曾步步紧逼,就瞪了她几眼,估计觉得她不顾京城安危,尽打马虎眼。
沈氏问起她和谢存的交集,陆在望便道:“先不急,等开春再看吧。”
她这娘心也是够宽,眼下乱成一团,还有功夫见缝插针的物色女婿,沈氏听了她这话,蹙眉道:“乱?怎么,还能乱到京城来?”
陆在望:“这不已经乱到京城了?”
沈氏不觉得。
作为世家大族的掌家媳妇,她的精力只够维持偌大的侯府,她的见识不在朝局,更不在战乱。如同大多数晋人,他们安享繁荣久了,总觉得世道再乱,也不可能乱到都城。
陆在望沉吟许久。
可京城之乱尚未查明,元宵前,便传来了更令朝野震惊的消息。
离京的南元使臣行至凤州郡,忽然暴毙途中,消息传回南元,南元皇帝惊怒,两军对阵还不斩来使,结果刚定完盟约,使臣竟然惨死晋土。
南元边军蠢蠢欲动,大军压境,誓要问晋朝要个说法,否则南元上下官民,咽不了这口窝囊气。
他们咽不咽得了这口气陆在望不知道,那位话多爱生气的南元使臣怕是咽不下气。这才断气,消息立马传回南元皇室,南元皇帝连夜生气,再修书晋朝,这一来一回,麻溜的还不够阴司把魂锁走呢。
赵珩这一场戏做的,虽不足以唬住赵戚,但似乎唬住了南元那帮蛮子。
如此急不可耐,便要寻由撕毁盟约,趁南军群龙无首,借机夺回被占之地。
南边战火重燃,也就是一朝一夕间的事情。
朝中震动,纷纷请旨陛下,尽快派新的守将南下,先前成王遇刺,南军几位主将在京郊大营闹事,被陛下禁足至今尚未放出,那会朝中皆传言,陛下是顾忌成王势大,有意弹压,可这会战乱一起,又恨不能亲自把孟昌几个人捆了扔上南下的车马。
可陛下并未允准。
陆在望闲来无事也研究过三朝鼎立的格局,晋朝居中,南北各自接壤其余两国,刚刚好横在梁元之间的天然屏障,导致两国间往来甚少。
但梁元也不是完全够不上边,其实是有一块接壤地的——北焉知山。
此山在三国交界,东南有晋,西南有元,西北有梁,终年积雪,整条山脉绵亘数百里,天堑一般横在梁元之间。
从来北梁和南元要是想搭上线,只能借道晋朝,或者越过北焉知山这条路。
这条路虽险,可有一个好处——这路正常人都不会走,梁元要是能越天堑之地,背地里结盟,联合抗晋,倒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可陆在望也并未将这放在心上,以古代的水平,一支万人的精兵强将翻过去,估计也只能剩千余人存活,数百年间没人这么干过。
她只是觉得奇怪,时机太巧了,北梁前脚在晋都生事,南元后脚再度发难,就跟商量好了似的。
陆在望这般一想,便又叫来了郑势,叫他夜里绑几个北梁人回来问问话。郑势手脚麻溜,当夜子时末,夜半来敲青山院的窗子。
敲了好几下,屋里才响起踢踏的脚步声,郑势规规矩矩的后退两步,见那扇菱花窗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打开。
陆在望顶着乱发站在窗内,一时没说话,郑势板正的说道:“小侯爷,人已经带回来了,在王府。”
陆在望嗯了一声,垂眸看了看窗外泛着霜意的草木,转而问了句不相干的话,“上回你也来了吧?”
郑势目露疑惑,似是不明她话里的意思,陆在望便摆摆手,“等着。”
她回去换衣束发,原路翻窗出去,默不作声的跟着郑势熟门熟路的溜出侯府——这人对她家比她还熟。
上梁不正下梁歪。
郑势几乎将那屋子北梁商人一网打尽,叠罗汉似的扔在一处院落之中,捆着手脚,捂着口鼻,瞪着眼睛呜呜直叫。
可这群北梁商人嘴硬的很,只说自己是来往贸易的普通商人,什么火药一概不知,至于北梁的动向,更不是他们这些人能知道的。
陆在望在王府耗了一夜,一无所获,暗卫自有一套拷问人的章程,她便将人扔给郑势,独自回了侯府。此时天色微明,四处街道屋舍都拢在一层灰白的雾气里,瞧着就冷寂。
侯府门前却已挂上了灯笼。
陆在望在府门前瞧见一匹眼熟的马,小厮正牵着往马厩方向去。
陆进明回来了?
她并未多想,原路翻墙回了青山院,却见里面已掌了灯,竹春和山月急的团团转,正巧将翻墙的陆在望抓个正着。
竹春低声道:“爷,侯爷回来了!”
陆在望跳下墙头,拍了拍衣摆的灰,“回就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