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5节(2/3)
票。”
说着,她还本能地递上了身份证。
绿军装总给人可信任感。
年纪稍大的解放军愣了下,结果他在身份证扫了一眼,又看了看她,点点头道:“这样啊,你跟我们过来吧。”
周秋萍大喜过望,赶紧跟上。
刚才小偷阴狠的眼神,她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一般在火车上动手的小偷很少单独行动,多半有帮手。他们的同伴被自己害的落网了,没被逮到的人说不定后面就要伺机报复。
现在坐车又不实行实名制,更加没有监控。下手过后,人家逃之夭夭。警察想追凶,都未必能找到方向。
年长的解放军在前面引路,年轻的解放军在身后护送,周秋萍都怀疑自己变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规格这么高。
进了软卧车厢,周秋萍脑袋里头居然浮现出个荒谬的想法,难怪战争时期老百姓都拼命往租界跑。因为一墙之隔,就是别有洞天啊。
不对,这比方用的不恰当。可她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更恰当的比方,大概就是那么个意思。你人在乱糟糟的硬座车厢里煎熬时,根本都想象不到,同一趟列车,还有这么个世外桃源。
软卧车厢是个小包间,上下4张铺,都铺着雪白的床单,上面还盖了凉席。更神奇的是,车厢居然还配有洗手间。
乖乖,不愧是处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享受的卧铺。外面买到了坐票或者跟她一样只有站票的的人都狼狈不堪,人人脸上都写着疲惫和警惕,半靠半躺在卧铺上的人却怡然自得。
有人就着卧铺的灯光看书,有人躺在床上想心事,还有人坐着吃水果,是这个时代非常稀奇的香蕉。
因为冷藏技术的落后,香蕉运输成本高,周秋萍上辈子直到90年代中期去海城进货做生意时,才平生第一次吃到香蕉。
她在拥挤的硬座车厢里晃了好几个小时,闻着浓郁的脚臭味和各种奇怪的气味。陡然进入这样的房间,周秋萍都要不适应了。
车厢里原本的乘客也不适应,全都抬头看那位政委,用眼神无声询问,怎么突然间来了位不速之客?
看这姑娘的打扮,也不像是什么了不得的人啊。
政委没有回答同伴的疑惑,反而主动跟周秋萍说话:“怎么,不认识了?我是卢振军啊。”
“卢老师?”周秋萍大惊失色,“你不是死了吗?……牺牲了吗?”
牺牲比死了好听点,但都是一个意思,死了就是死了。?
第52章 咱们合作吧
卢振军是下放到下河村的知青。当年他和他们军区大院的小伙伴集体到下河村插队时, 就住在周秋萍家。
这位大哥真的是少爷。头回上她家饭桌吃饭,面对周高氏想方设法加了山芋粉和南瓜一块儿做出来的三合面,他吃了一口, 直接吐掉, 脱口而出:“这是猪吃的东西呀。”
得亏他出身好,老红军的后代, 否则就凭这句大不敬的话, 他当场就能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加了那么多山芋和南瓜做出来的三合面,还不是人吃的东西。那茅草根占了大头的三合面是不是连猪都不吃啊?
不过卢振军真不是存心埋汰农民。而是在下乡前,他生活的小世界没有饥饿,也没有贫穷,既然是社会主义国家,那必须标准的就跟宣传语录似的。
陡然见到人间真实, 他感觉像听到了天方夜谭。
也正是他和他们的的存在, 让周秋萍知道了全国人民并非过着和下河村一样的日子。
村子以外有一群人可以经常吃蛋糕喝牛奶, 连宝贵的猪油渣在他们眼中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知青们自己搭伙做饭时,因为不会使用土灶, 每次喊周秋萍过去帮忙点火, 他们都会送她一小罐猪油渣。
而卢振军去村小学当老师后, 作为班长的周秋萍也没少吃老师给她的蛋糕和牛奶。
知青们的家长的确很注意影响,不会三天两头就跑到村里来。但他们有警卫员啊,隔三差五, 就会有警卫员拎着包裹过来给他们补充物资。
所谓那个年代没有阶级差距,周秋萍向来只是听听, 因为她亲眼所见所经历的跟宣传完全不一样。
不过周秋萍对这群少爷小姐知青没有任何恶感。因为他们对农民挺好的呀, 他们并不歧视农民, 相反的, 在进城卖东西时,有人对农民不敬,他们还会直接挥着拳头上去打架。
虽然他们不太会干农活,虽然他们享受着一流的生活,但这些也不是他们个人所能决定的。况且,当战争打响后,养尊处优的他们也没退却,而是主动参军走向了战场。
周秋萍清楚地记得,卢振军走的时候还送给自己一本包着软塑料壳的笔记本和一支英雄牌钢笔,就跟她说了一句话:“我要去打仗了。”,然后又叮嘱她阿爹,“秋萍成绩好,要继续上学,要上高中。将来说不定可以推荐上大学。”
否则阿爹那样重男轻女的人,怎么可能还会让她读高中?早就喊她回家下田挣工分了。
只可惜她没能考上大学。
卢振军也没活着走出战场。
跟他一批走去参军的知青,后来回过下河村
说着,她还本能地递上了身份证。
绿军装总给人可信任感。
年纪稍大的解放军愣了下,结果他在身份证扫了一眼,又看了看她,点点头道:“这样啊,你跟我们过来吧。”
周秋萍大喜过望,赶紧跟上。
刚才小偷阴狠的眼神,她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一般在火车上动手的小偷很少单独行动,多半有帮手。他们的同伴被自己害的落网了,没被逮到的人说不定后面就要伺机报复。
现在坐车又不实行实名制,更加没有监控。下手过后,人家逃之夭夭。警察想追凶,都未必能找到方向。
年长的解放军在前面引路,年轻的解放军在身后护送,周秋萍都怀疑自己变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规格这么高。
进了软卧车厢,周秋萍脑袋里头居然浮现出个荒谬的想法,难怪战争时期老百姓都拼命往租界跑。因为一墙之隔,就是别有洞天啊。
不对,这比方用的不恰当。可她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更恰当的比方,大概就是那么个意思。你人在乱糟糟的硬座车厢里煎熬时,根本都想象不到,同一趟列车,还有这么个世外桃源。
软卧车厢是个小包间,上下4张铺,都铺着雪白的床单,上面还盖了凉席。更神奇的是,车厢居然还配有洗手间。
乖乖,不愧是处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享受的卧铺。外面买到了坐票或者跟她一样只有站票的的人都狼狈不堪,人人脸上都写着疲惫和警惕,半靠半躺在卧铺上的人却怡然自得。
有人就着卧铺的灯光看书,有人躺在床上想心事,还有人坐着吃水果,是这个时代非常稀奇的香蕉。
因为冷藏技术的落后,香蕉运输成本高,周秋萍上辈子直到90年代中期去海城进货做生意时,才平生第一次吃到香蕉。
她在拥挤的硬座车厢里晃了好几个小时,闻着浓郁的脚臭味和各种奇怪的气味。陡然进入这样的房间,周秋萍都要不适应了。
车厢里原本的乘客也不适应,全都抬头看那位政委,用眼神无声询问,怎么突然间来了位不速之客?
看这姑娘的打扮,也不像是什么了不得的人啊。
政委没有回答同伴的疑惑,反而主动跟周秋萍说话:“怎么,不认识了?我是卢振军啊。”
“卢老师?”周秋萍大惊失色,“你不是死了吗?……牺牲了吗?”
牺牲比死了好听点,但都是一个意思,死了就是死了。?
第52章 咱们合作吧
卢振军是下放到下河村的知青。当年他和他们军区大院的小伙伴集体到下河村插队时, 就住在周秋萍家。
这位大哥真的是少爷。头回上她家饭桌吃饭,面对周高氏想方设法加了山芋粉和南瓜一块儿做出来的三合面,他吃了一口, 直接吐掉, 脱口而出:“这是猪吃的东西呀。”
得亏他出身好,老红军的后代, 否则就凭这句大不敬的话, 他当场就能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加了那么多山芋和南瓜做出来的三合面,还不是人吃的东西。那茅草根占了大头的三合面是不是连猪都不吃啊?
不过卢振军真不是存心埋汰农民。而是在下乡前,他生活的小世界没有饥饿,也没有贫穷,既然是社会主义国家,那必须标准的就跟宣传语录似的。
陡然见到人间真实, 他感觉像听到了天方夜谭。
也正是他和他们的的存在, 让周秋萍知道了全国人民并非过着和下河村一样的日子。
村子以外有一群人可以经常吃蛋糕喝牛奶, 连宝贵的猪油渣在他们眼中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知青们自己搭伙做饭时,因为不会使用土灶, 每次喊周秋萍过去帮忙点火, 他们都会送她一小罐猪油渣。
而卢振军去村小学当老师后, 作为班长的周秋萍也没少吃老师给她的蛋糕和牛奶。
知青们的家长的确很注意影响,不会三天两头就跑到村里来。但他们有警卫员啊,隔三差五, 就会有警卫员拎着包裹过来给他们补充物资。
所谓那个年代没有阶级差距,周秋萍向来只是听听, 因为她亲眼所见所经历的跟宣传完全不一样。
不过周秋萍对这群少爷小姐知青没有任何恶感。因为他们对农民挺好的呀, 他们并不歧视农民, 相反的, 在进城卖东西时,有人对农民不敬,他们还会直接挥着拳头上去打架。
虽然他们不太会干农活,虽然他们享受着一流的生活,但这些也不是他们个人所能决定的。况且,当战争打响后,养尊处优的他们也没退却,而是主动参军走向了战场。
周秋萍清楚地记得,卢振军走的时候还送给自己一本包着软塑料壳的笔记本和一支英雄牌钢笔,就跟她说了一句话:“我要去打仗了。”,然后又叮嘱她阿爹,“秋萍成绩好,要继续上学,要上高中。将来说不定可以推荐上大学。”
否则阿爹那样重男轻女的人,怎么可能还会让她读高中?早就喊她回家下田挣工分了。
只可惜她没能考上大学。
卢振军也没活着走出战场。
跟他一批走去参军的知青,后来回过下河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