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9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供销社主任还是不想要磁带:“我们想进的货不少,什么自行车、电视机还有冰箱我们都想要。磁带就算了,搭了也卖不出去,省得你们来回跑。实不相瞒,就从来没人跑到我们供销社要买磁带。”
    周秋萍却笑着坚持:“销售要看顾客需要什么,也得看市场能给什么。汽车发明前,你要问大家想不想坐汽车啊,那是白搭。大家连汽车是啥都不知道,又怎么晓得自己需不需要。可等汽车上市了,你看大家乐不乐意要汽车。”
    乐意,当然乐意。
    供销社主任在心里作答,他们镇长挖空心思想弄辆小轿车。钱不是问题,可没指标给他们用啊。
    难不成,他们有?
    主任强行按捺住自己摇曳的心神,有也跟他没关系。放眼全国也没听说哪家供销社还卖汽车啊。卖卖自行车还差不多。
    他点点头,打断了周秋萍滔滔不绝的介绍:“行吧,电子表我们先留下了。你这都是吧,你们也别大冷的天到处跑了,我们供销社都要了。”
    余成大喜,伸手就要卸货。
    周秋萍却开口拦住了:“那可不行,最多只能给你们五十只电子表。”
    供销社主任急了,这人叨叨半天,就为了五十只手表的买卖?真不怕浪费口水。
    周秋萍认真道:“主任,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那种坑门拐骗的一榔头买卖。我们为什么选择供销社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在街上随便找个私人商贩?就是想要达成常做常有绝不让供销社亏本也不能叫农民朋友吃亏的合作。五十只电子表是出于市场调研考量。电子表买一只能戴好几年了,咱们全镇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人具备购置电子表的经济实力?你们供销社货进多了,短时间内吃不掉,会造成流动资金短缺,损害你们的利益。这样下次你们还想和我们做生意吗?”
    供销社主任赶紧喊停:“那五十只也太少了。你不能小看我们农民同志的掏腰包的实力。你看光我们镇上就有七八家社办厂,什么金笔厂、被单厂、服装厂、化肥厂、化工厂都有。你觉得五十只电子表够大家分吗?起码得五百只。”
    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定下三百只电子表。而且周秋萍保证加入卖不掉,三个月之类可以原价退回。
    “你也别心急,一口吃不成胖子。供不应求的话,下次还可以找我们拿货,还是十三块钱一只的价。但你们销售价格不能超过十八块。我们是响应中央号召让利于民,稳定物价,可不能趁火打劫。”
    供销社主任被她说的只怕她反悔,连连点头称是。
    周秋萍状似不经意道:“那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吧。三百只表,三千九百块钱。要是你们现金不够,拿国库券凑也行,但只能算五折啊。”
    供销社主任拿起了架子:“那怎么行?起码得七折。”
    话音刚落,供销社跑进了两个小伙子,拍了几张国库券在柜台上,催促售货员:“看着拿瓶酒,就这票。”
    售货员立刻收了券,熟门熟路地拎出一瓶分金亭,又给了一小包兰花豆。
    那两个小伙子毫无疑义,拎着酒和兰花豆直接走人。
    等人走了,周秋萍才似笑非笑:“你们供销社东西这么贵啊,一瓶分金亭加这包兰花豆就卖十块钱?”
    1988年的人主流还是比较淳朴的,连供销社主任这样的商业干部叫人当场撞破谎话也会面红耳赤。他尴尬地挥挥手:“五折就五折,卖完了你们得赶紧给货。”
    周秋萍笑容满面:“那当然,大家是长期合作关系。”
    三百只电子表数了出去,五千块钱的国库券拿回头,还有一千四百块现金。
    不是供销社不想全部给国库券,而是他们前段时间清了次国库券,库存不足。不过这次有三百只电子表上柜台,到时候上万块国库券都能收回来。
    双方钱货两讫,又留下联系方式,便挥手道别。
    余成发动摩托车时,忍不住笑:“可真有你的。”
    他瞧得清清楚楚,她就是看着人拿国库券来供销社换东西才开口谈国库券的价格。
    周秋萍笑了笑:“我本来就是农村人啊。”
    在农村,国库券就是不被当成钱。
    想想真玄妙,这还是省城地界呢。隔了不过百里地,乡下就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一样。
    周秋萍和余成连着跑了10个供销社,连中午饭都是豆浆配包子,直接坐在摩托车上解决的。
    他们的辛苦没白费,十家供销社跑下来,一大袋子电子表销售一空不说,他们还和这些供销社达成了口头供货协议。后面无论是电子表、磁带还是衣服,都能拿过来试销售。
    当然,卖的不好,供销社照样退货。
    从第10家供销社出来时,太阳都已经挂在山腰了。
    就算他们想继续跑,人家供销社也要关门了。
    周秋萍剥了个橘子分给余成吃。1988年街面上根本就见不到矿泉水,供销社也没可乐之类的饮料卖。好在本地种橘子,还能让他们拿来解解渴。
    余成一口咬开橘子瓣,顿时酸的眉毛都揪成一团。
    周秋萍瞧着乐的不行,赶紧让他将剩下的橘子还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