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220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港台还有外国的mv,对这种形式好奇极了。听到自己有机会上电视表演,大姑娘小伙子们一个比一个兴奋。
    胡其平赶紧强调:“好好好,都赶紧准备起来,从头走一遍。一会儿我们唱片公司的领导会过来,大家好好表现啊。之前就讲过了,我们要挑歌手翻唱磁带呢,你们如果想在这条道路上发展,就好好把握机会。说实在的我都羡慕你们,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没这种好事。”
    众人哄笑。
    有人大着胆子开玩笑:“那导演你现在也可以录歌呀。”
    胡其平颇为搞笑地摸着自己的脸:“老了沧桑了,来不及了,这盒磁带叫青春,我这已经不青春了。”
    大学生们笑得更加厉害。
    笑闹过后,他们赶紧按照顺序做准备。上台的顺序是之前抽签决定的,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那就无所谓前后了。
    吴康看了两首歌表演,感觉大学生果然青春逼人。即便他们的曲子普遍比较简单,基本没啥编曲的概念,但他们人往台上一站,嘴巴一张,感觉那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
    他看了一会儿,发现大厅外面有人张望。他赶紧走过去,跟人解释:“抱歉,上午这边彩排节目,还不到开放的时候。您竟然已经来了,可以进来坐会儿,10块钱一张门票,饮料和小吃可以自取。但是,卡拉ok暂时无法开放,还请你见谅。”
    那人连连摆手,眼睛盯着他看:“你就是那个回首再望……”
    吴康立刻反应过来,对方说的是mv。他拍完之后一直没看到电视上播放,还以为要往后压呢。看来现在已经放了,不过他忙的没顾上关注。
    他赶紧解释:“哦,你想找何谓吗?他也在。不过他现在正工作,他是校园原创歌手大赛的评委,他们正在彩排。您过去的话,可以等会儿。”
    这时代的歌手就是歌手,即便被称为歌星了也没有什么歌星的概念。出门骑着自行车,直接去菜场买菜的,比比皆是。谁也不觉得自己一下子就变成不一样的人了。
    这不过是份工作而已。
    没想到这头发稀疏的中年男人却摇摇头,眼睛盯着吴康:“我就是来找你的。”
    吴康满脸茫然:“你想订卡拉ok包房?”
    “不是。”中年男人自我介绍,“我是省电视台的导演,我们有个电视剧,其中有个角色感觉你很合适。怎么样?小伙子,过来演戏吧。”
    吴康下意识地摇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行,我要工作呢。”
    如果是三个月前,有人过来找他拍电视,他肯定激动。因为这意味着不仅能赚钱,他的亲戚朋友家人都能在那个小方框里看到自己,多有面子呀。
    可现在他没啥感觉。电视,他已经上过了,拍mv的时候上的电视呀。赚钱,他当这个卡拉ok房的经理,每个月光固定薪水就有400块,还不包括奖金。
    而且他喜欢音乐,在卡拉ok房里听形形色色的人唱歌,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能给他带来很多创作灵感,他热爱这种氛围。
    他找不到理由放弃工作去拍戏。电视剧总有结束的时候,拍完了怎么办?他再去哪儿找工作?
    那些电视电影明星可跟他不一样,人家都是有正式单位的。要么是剧团,要么是电影制片厂,总归都是铁饭碗,不愁没饭吃。
    中年男人急了:“你可以请假呀,要不了多长时间的,就几集戏,几天功夫就能拍完。小伙子,你长得这么精神,不拍电视可惜了。”
    周秋萍刚好过来看彩排,瞧见这边的动静,不由得好奇:“怎么了这是?”
    吴康赶紧解释:“找我拍电视呢,我拒绝了。”
    他可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他已经去南方闯荡过了,见识过了,他不留恋。
    周秋萍倒是挺好奇的:“什么电视呀?”
    重生以来,她还是头回看到有人拍电视剧呢,蛮新鲜的。
    “是《江畔人家》,正在播放的那个。”
    导演的声音一落,周秋萍和吴康都瞪大了眼睛:“是《江畔人家》?”
    不怪他俩激动。
    《大地恩情》知道不?在大陆播放的时候可以说是万人空巷。《江畔人家》可以算得上是江州乃至全省的《大地恩情》。当然,不是说两部电视剧讲述的内容相似,而是指他们的影响力。
    这部由省电视台自行创作拍摄的电视剧从去年开播,到现在还没放完。20分钟一集,边写边拍边播放,属于室内情景剧,相当受欢迎。可以说,每到《江畔人家》播放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放下手上的事,赶紧跑到电视机前看江州四合院里的市井生活。
    周高氏就是《江畔人家》的铁杆粉丝,几乎一集不落,从看到开始就追到现在。
    周秋萍也觉得这剧拍的好,有点儿《我爱我家》的意思。虽然没啥大事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特别有意思。
    现在人家导演找上门,想请吴康去拍电视剧,实在是个好机会。
    周秋萍毫不犹豫:“那你就去拍嘛,既然只要几天功夫,那就协调一下。对了,导演,你让他演什么角色呀?”
    导演一听这位貌似吴康领导的女同志似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