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22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挣钱?这么说吧,改革开放以后,第一家录制流行磁带的太平洋影音公司,一年利润等同于羊城的南方大厦百货商店。注意,这是80年代的大百货商店,公认绝对挣钱的地方。他们公司成立6年后,就给广电总局建起广东电视台大楼,又广电局的大院里盖了太平洋自己的大楼和广电局的职工宿舍楼等等。光是这些楼加在一起价值便超过了3亿。
    周秋萍因为借用人家音像公司的班子来录磁带,当然得分人一杯羹。但即便如此,如果卖出50万盒磁带,她也能到手近200万。
    摸着良心说,这钱真好挣。
    胡经理他们还说她入行晚了,要是86年之前更好挣。在80年代前半截,音像公司出什么,市场就能消化什么。经销商都是拿着现金结账。现在不行了,因为出磁带的音像公司变多了,市场选择也多了,购销变成了代销。如果人家磁带卖不出去,是可以拿回头退货的。倘若你没选好歌,退货率甚至能达到40%。你砸进去的钱就血本无归,那可亏大了。
    好在她运气不错,录了能卖出去的磁带,赚到了钱。
    军嫂们看着mv上的小帅哥,个个心情愉快。
    周秋萍看着何谓和吴康,同样神清气爽。那都是钱啊,哗哗淌的钱。
    大家正有说有笑的高兴,楼上又响起了拍桌子的声音,然后伴随着陈嫂子的哭腔。
    陶嫂子他们今天喝的是汽水,但依然不影响她们热血上头。一屋子的军嫂都怒了,气势汹汹地上楼去:“想干啥啊?你想干啥?不想过日子了,早讲!”
    周高氏迟疑了一瞬,还是招呼屋里的小孩:“吃吃吃,多吃点。”
    在这件事上,她跟女儿都尴尬,不好上去说什么。
    祝嫂子的婆婆同样如此,因为现在的导火索就是陈嫂子跟着她儿媳妇做事呀。
    老太太摇头:“这人啊,就是放着好日子不过,诚心折腾儿女。”
    要她讲,如果老周的老娘心正,那儿子不懂事儿,当妈的也该出来教训。而不是这样挑三挑四,生怕天下太平。
    周高氏则脱口而出:“这日子还不如不过呢。”
    祝嫂子的婆婆惊讶地抬起头,诧异地看着她。
    周高氏自己也吓了一跳。都说家和万事兴啊,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她怎么能说出想让人散了的话呢?
    可说实在的,就陈嫂子现在的日子过的,真不如没这个男人。一天到晚骂骂咧咧,动不动就动手,这哪里是想过日子的男人该有的样子。
    她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念头有道理。
    本来就是嘛。凭什么呀?嫁到你们家是卖给你们家了吗?做牛做马没完没了了。陈嫂子又不是不能挣钱,有手有脚,根本不靠你养,你一天天吹胡子瞪眼睛干什么呀?
    祝嫂子的婆婆没接这个话茬,他们做老辈的,小辈家里不太平,肯定得好好劝着呀。哪里能让人散了?
    说实在的,其实在她眼里,或者在她们眼里,老朱对妻子的态度谈不上十恶不赦。毕竟在眼下农村,丈夫打骂妻子太正常不过了,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大家诟病的重点往往在于,下手怎么能这么狠,而不是不能下手。
    老太太又觉得自己不接话不太合适,索性抬脚:“我过去看看啊,哪有这样闹的。”
    周高氏倒莫名觉得自己寂寞了,小声嘀咕道:“有了还不如没有。”
    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那就离婚呗。
    都新中国了,又不是包办婚姻。男的不像样子过不下去,凭啥不让离?就离婚,离了咋了?难道会死人啊。她家秋萍不是离了吗,不也能吃能喝能睡,又没死人。而且过得比绝大部分女人都痛快。
    起码不用伺候男的呀。
    周秋萍惊呆了。
    老话说,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阿妈真是飞速发展啊,现在都能说出离婚过得更痛快的话了。
    实在可喜可贺。
    然而老太太十分警觉:“那是因为你没找到好男人。如果有好男人,肯定还是结婚比较单着强。”
    周秋萍逗弄老太太:“你凭啥觉得呀?你倒是说个好的呀。”
    老太太理直气壮:“国家是不是鼓励结婚?那国家又没让你离婚,难不成国家是错的?”
    可怜周秋萍直接被噎到了。她还真找不出话来反驳。
    没错,80年代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关注了。电视上隔三差五就有专家团论这个问题。各个单位的工会也把这事儿当成重点任务来抓。
    老太太真是与时俱进,电视完全没白看。
    不过周高氏自认自己已经升华了,她希望不管是女儿还是其他女同志获得的都是高质量婚姻。
    比方讲陈嫂子那样的,离婚吧,不如离婚。
    周秋萍摇头:“她的情况没那么容易。先别说军婚受法律保护,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事,老朱不想离,陈嫂子根本就离不了。就说她自己的情况,小孩才多大?才一周岁吧。朱家肯不肯把孩子让她带走,?估计根本不会放手。就算退一万步讲,法律支持她,因为孩子小,孩子应该跟母亲。那她怎么过日子?带着个小孩,她怎么工作?”
    周高氏愣住了,下意识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