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18节(2/3)
到天蒙蒙亮,他都没能培养出睡意,索性翻身下床,去院子里打拳了。
周秋萍睡得早起得也早,起床按下电饭锅,好开始熬粥。昨天晚上吃了大餐,早饭吃简单点,煮一锅粥,蒸几个鸡蛋,再买两屉子包子馒头,大人孩子的肚子就妥妥解决了。
她看到卢振军打完了一趟拳,随口问道:“早上你要喝豆浆吗?要喝的话我就买。”
其他人都无所谓,给豆浆也喝,给大米粥也吃,没啥挑剔的。
卢振军顿时来了胃口,兴致勃勃地问:“有刚出锅的豆腐吗?有的话给我来两块。”
周秋萍笑了:“你还喜欢吃这个呀。”
当初生产对自己有粉坊和豆腐坊,前者做粉丝,冬天才开门。后者倒是一年四季都有,社员们还发豆腐票,就是量不多,有票的人还未必有钱买。
因为知青们多半爱喝豆浆爱吃豆腐,又有家里的资源,手上宽裕,所以很多社员都会把自己家的豆腐票转手卖给知青。
卢振军笑了:“你好像也挺爱吃的呀。”
就是周大爹太小气,明明自家不缺这点钱,却从来舍不得买豆腐。那时候小秋萍就给他们知青跑腿来回豆腐坊,赚一碗加了白糖的豆浆或者豆腐脑喝。
卢振军想着就好笑:“你这从小就会做买卖呀。”
周秋萍自我调侃:“这是被穷养长大的娃从小就得会往自己嘴里扒拉东西,不然早就饿死了。”
卢振军哈哈大笑,下意识地想开口问她到底有多少钱,话到了嘴边又觉得不合适,索性提了另一件事:“股票卖给你,回头我给你拿过来。”
周秋萍点点头,也想起来一茬:“你可以留20万的股票。”
卢振军疑惑:“什么意思,是钱不趁手。没事儿,全都给你,稍微打点折也没事儿。”
周秋萍摇头:“不是的,这部分钱是小明的。那当然,你要是想把它换成现金也成。”
她解释道,“有件事我得给你道个歉。就是前几天,你还在接受调查的时候,我请小明帮我录歌了。我要做一张儿童歌曲磁带,需要小朋友自弹自唱,小明正合适,就麻烦他了。对不住啊,没经过你们家长的同意,我自作主张了。你要是觉得这事儿不合适,也没关系。磁带不发行就成。”
卢振军错愕地看着她,半晌没吭声。
周秋萍摆手,认真道:“你别想太多,我就是觉得吧这孩子这么优秀,因为年纪小,电视台最后没选他当节目主持人,有点可惜。他可以在别的地方发光发热。”
卢振军叹了口气:“那你也不至于这样。”
周秋萍笑了:“我也是被逼的没辙,但凡我家那俩丫头能像模像样的唱首歌,我就能厚着脸皮让她们录歌,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娃干活不掏钱。这不没办法吗,你要听过她俩唱歌就知道什么叫白瞎了这么好的资源,天生没当歌星的命。”
卢振军笑了下,又摇头:“那也不至于这么多,我记得他们录歌都是一首1000块来着,人家还是专业歌手。”
周秋萍笑着解释:“我们现在不结劳务费,这是按照签约的模式进行的,给的是版税。我们连着出了几盘磁带,销量都特别好,破百万的都有。这份儿童歌曲磁带首印20万盒是常规的,按照版税算下来就分给他20万。”
卢振军十分怀疑:“还能这样?”
不是他见识少,而是这个时代不仅在大陆,就是台湾,歌手和唱片公司之间的合作采取的也是买断方式。一首歌的酬劳大约是2000块左右。就连现在大名鼎鼎的凤飞飞,她灌制一盒磁带,能拿到手的不过2万。如果折合成人民币,那就是5000块而已。
出唱片还能抽成,他真是头回听说。
周秋萍坚定地点头,认真强调:“国际上都是这么来。你放心,我不做亏本买卖。这盒磁带肯定能给我挣钱。我也实话实说,如果你没出来或者你不管小明了,我也打算按照一首歌1000块钱给他算酬劳。这样1万多块钱省着点花,好歹也能支撑几年。但你出来了,你能护着小明,那咱们就按照版税来,给他20万。”
小孩捧金行走于闹市,没人护着,那就是找死。
她之所以找卢小明录歌,虽然表面上的理由冠冕堂皇,她跟胡经理说的时候也慷慨激昂,但她根本没想那么多。什么文化输出之类的,她从头到尾都没考虑。
她就是个小老百姓,她又没掌握一分公权力。缴粮纳税,这就是她对国家的义务。再多点,也不过捐些钱。更多的,她没能力也无心去做。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那么多由国家拿着老百姓缴纳的财政收入供养的人,他们不去考虑自己的工作,还要由掏钱养着他们的人去思考吗。那要他们有什么用?不是笑话吗?
她当然可以直接给卢小明钱,就凭她喜欢这小孩,她能掏得出这钱,她完全可以有钱任性。
但如果可以有一件事让参与的人都得利,她为什么不采取这种方式呢?简单粗暴地给钱,只会让陷入自卑的孩子更自卑。不如告诉他,你很厉害,你有能力,你能挣钱,你能养活自己。
即便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也可以站起来,拥有你
周秋萍睡得早起得也早,起床按下电饭锅,好开始熬粥。昨天晚上吃了大餐,早饭吃简单点,煮一锅粥,蒸几个鸡蛋,再买两屉子包子馒头,大人孩子的肚子就妥妥解决了。
她看到卢振军打完了一趟拳,随口问道:“早上你要喝豆浆吗?要喝的话我就买。”
其他人都无所谓,给豆浆也喝,给大米粥也吃,没啥挑剔的。
卢振军顿时来了胃口,兴致勃勃地问:“有刚出锅的豆腐吗?有的话给我来两块。”
周秋萍笑了:“你还喜欢吃这个呀。”
当初生产对自己有粉坊和豆腐坊,前者做粉丝,冬天才开门。后者倒是一年四季都有,社员们还发豆腐票,就是量不多,有票的人还未必有钱买。
因为知青们多半爱喝豆浆爱吃豆腐,又有家里的资源,手上宽裕,所以很多社员都会把自己家的豆腐票转手卖给知青。
卢振军笑了:“你好像也挺爱吃的呀。”
就是周大爹太小气,明明自家不缺这点钱,却从来舍不得买豆腐。那时候小秋萍就给他们知青跑腿来回豆腐坊,赚一碗加了白糖的豆浆或者豆腐脑喝。
卢振军想着就好笑:“你这从小就会做买卖呀。”
周秋萍自我调侃:“这是被穷养长大的娃从小就得会往自己嘴里扒拉东西,不然早就饿死了。”
卢振军哈哈大笑,下意识地想开口问她到底有多少钱,话到了嘴边又觉得不合适,索性提了另一件事:“股票卖给你,回头我给你拿过来。”
周秋萍点点头,也想起来一茬:“你可以留20万的股票。”
卢振军疑惑:“什么意思,是钱不趁手。没事儿,全都给你,稍微打点折也没事儿。”
周秋萍摇头:“不是的,这部分钱是小明的。那当然,你要是想把它换成现金也成。”
她解释道,“有件事我得给你道个歉。就是前几天,你还在接受调查的时候,我请小明帮我录歌了。我要做一张儿童歌曲磁带,需要小朋友自弹自唱,小明正合适,就麻烦他了。对不住啊,没经过你们家长的同意,我自作主张了。你要是觉得这事儿不合适,也没关系。磁带不发行就成。”
卢振军错愕地看着她,半晌没吭声。
周秋萍摆手,认真道:“你别想太多,我就是觉得吧这孩子这么优秀,因为年纪小,电视台最后没选他当节目主持人,有点可惜。他可以在别的地方发光发热。”
卢振军叹了口气:“那你也不至于这样。”
周秋萍笑了:“我也是被逼的没辙,但凡我家那俩丫头能像模像样的唱首歌,我就能厚着脸皮让她们录歌,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娃干活不掏钱。这不没办法吗,你要听过她俩唱歌就知道什么叫白瞎了这么好的资源,天生没当歌星的命。”
卢振军笑了下,又摇头:“那也不至于这么多,我记得他们录歌都是一首1000块来着,人家还是专业歌手。”
周秋萍笑着解释:“我们现在不结劳务费,这是按照签约的模式进行的,给的是版税。我们连着出了几盘磁带,销量都特别好,破百万的都有。这份儿童歌曲磁带首印20万盒是常规的,按照版税算下来就分给他20万。”
卢振军十分怀疑:“还能这样?”
不是他见识少,而是这个时代不仅在大陆,就是台湾,歌手和唱片公司之间的合作采取的也是买断方式。一首歌的酬劳大约是2000块左右。就连现在大名鼎鼎的凤飞飞,她灌制一盒磁带,能拿到手的不过2万。如果折合成人民币,那就是5000块而已。
出唱片还能抽成,他真是头回听说。
周秋萍坚定地点头,认真强调:“国际上都是这么来。你放心,我不做亏本买卖。这盒磁带肯定能给我挣钱。我也实话实说,如果你没出来或者你不管小明了,我也打算按照一首歌1000块钱给他算酬劳。这样1万多块钱省着点花,好歹也能支撑几年。但你出来了,你能护着小明,那咱们就按照版税来,给他20万。”
小孩捧金行走于闹市,没人护着,那就是找死。
她之所以找卢小明录歌,虽然表面上的理由冠冕堂皇,她跟胡经理说的时候也慷慨激昂,但她根本没想那么多。什么文化输出之类的,她从头到尾都没考虑。
她就是个小老百姓,她又没掌握一分公权力。缴粮纳税,这就是她对国家的义务。再多点,也不过捐些钱。更多的,她没能力也无心去做。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那么多由国家拿着老百姓缴纳的财政收入供养的人,他们不去考虑自己的工作,还要由掏钱养着他们的人去思考吗。那要他们有什么用?不是笑话吗?
她当然可以直接给卢小明钱,就凭她喜欢这小孩,她能掏得出这钱,她完全可以有钱任性。
但如果可以有一件事让参与的人都得利,她为什么不采取这种方式呢?简单粗暴地给钱,只会让陷入自卑的孩子更自卑。不如告诉他,你很厉害,你有能力,你能挣钱,你能养活自己。
即便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也可以站起来,拥有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