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3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还得跟部队上的人打交道。然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他根本连看都不愿意看。
    然而人生在世,只要肩上担着责任,就不可能随心所欲。
    理智告诉他,周秋萍的建议是对的,而且十分实用。所以即便厌倦,他还是回来了,硬着头皮去找人。
    侯晓斌听说他要找退伍兵组成安保队伍,专门负责路上押货,立刻眉飞色舞:“找我们呀,一个月多少钱啊?”
    “开1000块的工资,不过要常年在外面跑,很辛苦的。”
    侯晓斌可不这么想:“你给我一个月开1000,我马上就去干。”
    余成埋汰他:“那你过来给我们干,我们给你开1500。”
    侯晓斌直接呸呸呸,他可是项目的技术中间,总不能真出去卖货。
    不过他能帮忙推荐,因为他跟后勤的人熟。
    每年都有很多军人退伍,现在经济大形势摆在这里,城里兵尚且不容易找到工作,农村兵就更不用说了,绝大部分都是回家种田。
    而现在农村的日子当真不好过,除了税收之外还有各种摊派,甚至到了种一亩田刨除所有的成本,只能挣几十块钱的地步。加上乡镇企业大量停工,农民根本没其他收入来源。大家只好外出打工。在外面的生活,同样辛苦。
    要是给一个月1000块的工资,天天待在火车上又怎么样?铁路职工不也天天在火车上呆着吗,那可是人人羡慕的好饭碗。
    卢振军笑道:“行啊,那我就优先从海城的退伍兵招人。”
    他沉默了一瞬,转头问周秋萍,“你帮我想想,大理石除了做建材之外,还能干什么?”
    周秋萍愣了下,感觉不可思议:“你要在东欧卖大理石?我们的优势难道不是轻工业产品吗?”
    服装鞋类,玩具视频这些日用小百货卖的不是很好吗?难道市场这么快就饱和了?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卢振军叹了口气,苦笑道:“你就帮忙想想吧,朋友的朋友,弄了批大理石过来,本来是想盖房子用的。但是欧洲的大理石质量更好,像意大利法国的,我们跟人家比起来没竞争优势。”
    周秋萍吐槽:“当然没优势了,人家多近我们多远,这么五大三粗的东西,运输成本就摆在那里。”
    就是最便宜的方法先海运再火车运输,是很折腾人的,集装箱得过好几个口岸。
    卢振军摇头:“我也没办法呀。那人来头大,要在东欧做房地产,运了瓷砖和大理石过去。人家说大理石不行,他也看不上,就塞给我了。”
    以他的出身背景,能说对方来头大,那就是真的相当大了,起码是他得罪不起的角色。否则换个人试试,硬塞卖不出去的货,给你脸才怪呢。
    余成建议:“要不干脆打折卖掉吧,宁可亏点,省得浪费时间精力耽误了挣别的钱。”
    卢振军也明白这是最好的方法,但他不甘心,总觉得太憋屈了。这也是为什么他直接到海城来,不去江州找退伍兵的原因。
    对方是通过他的上司介绍来的,否则他部队的人跟政府根本不搭界。对方即便是高级衙内,他不愿意买账也就不买。
    他叹了口气:“实在不行也就这样了。这帮人真tm的混,张口就是布达佩斯什么都能变成金子卖,那他们怎么不自己卖?操他妈大爷的。”
    这种话他以前绝对不会当着余成和侯晓斌的面说,但人在外面久了,很多事情也就没了顾忌。自己tmd不当人,凭什么为尊者讳?都是狗屁。
    难道是余成安慰他:“这也难怪,你看他们倒卖啥的都有。不是还有人把棺材从苏联运到波兰,然后赚三四倍的差价吗?”
    侯晓斌笑喷了:“真的假的啊?还有人走私棺材,真tm绝了。哎,他们走不走私墓碑啊?那能赚多少钱?”
    余成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怎么知道,我又没走私这个,我们的优势又不是做棺材。”
    周秋萍笑了:“那你可不要妄自菲薄,说不定以后咱们的棺材和墓碑能够畅销世界呢。”
    她记得自己重生前曾经看过一条新闻,说日本90%以上的棺材和墓碑都是从中国山东菏泽进口的。包括号称这辈子坚决不会用意见中国货的右.翼分子,死了以后只能躺在中国产的棺材里,竖着中国造的墓碑。
    好像这门生意从90年代就开始了,后来才越做越大的。
    她笑着笑着,突然间开口问车上的人:“那个,大理石能做墓碑吗?”
    车上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干过这行当啊。
    好在路边就有一家白事店,大家停了车下去请教了一番,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能做,没问题,大理石本来就是墓碑的主要石材之一,还算是高级货呢。
    卢振军如释重负,夸奖周秋萍:“还是你脑袋瓜子灵光,这都能想到。”
    直觉告诉他,改变那批大理石的销售方向,从建材变成墓碑材料,后者价格肯定要比前者高。
    他又开玩笑:“看样子以后我就跟着你挣钱得了,不说10倍8倍,涨个三倍我就心满意足。”
    虽然现在深发展涨得吓死人,比起去年秋天他抛售的时候又涨了好几倍。但他并不后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