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79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审计的人都难以置信,就这样一家漏洞百出的公司到底是怎样被挑出来作为试点发行股票的。从头到尾,它很可能一分钱都没投进,全是从里往外扒拉钱啊。
    这几年的时间,它扒拉出去的钱已经接近9位数了。那都是国有资产啊。
    第392章 借我5亿块
    1990年12月份, 在大陆证券历史上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时间点,它甚至被称之为大陆证券市场的开端。
    在这个月的第一天,深圳证券交易所不声不吭地开张了。之所以没有锣鼓喧天, 鞭炮齐鸣, 是因为它先斩后奏,打上去的申请还没批准, 他们就自己开门营业了。
    尴尬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宣传不到位, 深交所头一天差点零成交,开盘之后居然一个委托电话都没有。
    据说是深圳本地的几大券商做了协议,背地里坑了一把深交所,所有券商都有单不报,就是让深交所开业零成交。
    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简直往人脸上啪啪打巴掌。
    倘若不是一家机构代表做了5笔交易, 成交了8000股的深安达, 深交所的第一天就不是凄凉, 而是崩溃了。
    开门不吉,说的应该就是1990年12月份的深交所。从第一天开始, 就预示着它的情况不妙。
    深圳股市并没随着它的开张而水涨船高, 反而继续跌跌不休, 而且是暴跌不止。
    为什么呢?因为海城的交易所就要光明正大地开张了啊。大笔投资客都忙着把资金赶紧从深圳股市抽调出去,好蓄势待发。
    为什么大家会放弃深圳股市呢?理由也挺简单。对股民来说,从春天到秋天的巅峰, 深圳股市平均涨了30多倍,已经够厉害了。但海城股市虽然也急剧上涨, 幅度却比深圳小多了, 这意味着好饭不怕晚, 海城股市还可以大有作为。
    但有意思的是, 海城的股市也没因此蓬勃向上,因为投资客想要抄底,所以捂着钱不撒手。而陷在股市里的人也想着高位出低价买,所以迫不及待地抛售手上的股票。
    于是12月份的前半个多月,海城的股市跌得更狠了,可大家情绪挺激昂的,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周秋萍送小朋友们去艺术团参加训练时,经过工人文化宫,看到人如潮水一般涌动,里面的人跟着大喊口号:“海城交易所上市之日,就是深圳股票暴跌之时!海城股票一定会暴涨!”
    那个架势,难怪几年后会有一部电影名为《股疯》,的确够疯狂。人人脸上都流淌着狂热的光。
    三只小朋友都好奇地伸长脖子,工人文化宫有个小剧场,他们上个礼拜还过来演出了。
    卢小明同学靠着股票挣了大钱,现在绝对是同龄人中的高帅富。但他还是好奇:“股票为什么会涨会跌?”
    周秋萍也说不清楚啊。经济学家大概会有一套套理论,但好多时候理论和实际就存在差距。
    最基本的一点,她到今天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后来茅台会成为股王?
    她不托大,直接摇头:“阿姨也不知道。”
    大人孩子都没再跑去凑热闹,没看到公安局都出动了吗?好奇心再旺盛的小朋友都不往里面挤了。
    但海城的股市好像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正式恢复热闹的。
    待到12月17号晚上,周秋萍一大家子人去电视台看完小朋友们录节目,大人孩子一块儿回家,经过人民广场,大家就感受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疯狂。
    人山人海,真的是人山人海。
    人民广场旁边有市政府有市人大,如果不是大家都往派出所的方向挤,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在举办某项庆典活动呢。
    高兴同志忍不住好奇,开了车窗问了句已经被挤出广场外围路人:“干吗呢?就是在?”
    “发申华股票的预约单,400万呢!”
    今天海城下了雨,冬雨多冷啊,回答的人一边跺脚一边懊恼,“要命喽,本来就说一条队,现在一排排的都是队,怎么也轮不到了。”
    高兴同志满脸懵,啥叫预约单?买个股票还要预约吗?
    周秋萍催促她赶紧把窗户关上,12月的江南冷风吹的人吃不消。
    待到车窗阻隔到外面的事情,她才长吁一口气,自言自语道:“现在就有预约单了?”
    不知道这个预约单和所谓的股票认购证是不是同一件东西。
    上辈子她出来打工的时候,就听人提到过有人倒卖股票认购证发了大财,这也是一个投资点。
    青青和星星今天头回正式参加电视台录节目,明明都已经七点多钟,这会儿她俩还兴奋的很,全都扒着窗户看:“好多人!”
    星星还回过头问卢小明:“哥哥,怎么这么多人?”
    卢小明居然老气横秋地冒出一句:“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车上的人先是目瞪口呆,旋即都爆笑出声。这孩子年纪不大,倒是一针见血。
    高女士点点头,颇为赞同:“这就是人啊。”
    这才是人的本性。
    想想那些年,怎么越穷越光荣,全是骗鬼的话。穷真的光荣的话,为什么干部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