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夫人日常 第263节(1/3)
陈家兄弟皆认为,陈五老爷的火候差不多快要到了,不如将书院的差事暂时停了,在家中准备半年,以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
陈五老爷辞了差事后,就在家中日夜苦读,终于今科中了进士。
此时他已是近五十的年纪了。
二姑母得知亲家中了进士后,喜不自禁,又是对着魏若千恩万谢了一番,说是多亏魏若给寒姐儿找了这门好亲事。
魏若就笑:“这是寒姐儿命中的福德。她是个有福的孩子。”
这话二姑母爱听,她听魏若说完话后,笑的眼睛都快眯不起来了。
陈五老爷中了进士后,陈家倒没有大肆宣扬,只是请了远近亲友到家中吃了顿饭。
安国公府作为姻亲,自也是要过去的。
老太君是常年不出门做客的人,可她心疼寒姐儿自小没了父亲,对这个外孙女一向是十分心疼的。
她有意要为寒姐儿做脸,自也跟着去了陈家。
寒姐儿的长女刚刚一岁多,正是最为可爱的时候。
老太君和二姑母极为喜爱这个孩子。
陈家五太太看了,就专为老太君设了一处厢房,又让人抱了她的长孙女在老太君身边承欢。
既是老师中了进士,秦文也带着妻子过来陈家赴宴了。
陈家自觉因陈家祖上那位老太太积善行德才起了家,自来行事都是十分和善的。
秦文虽穿着破旧,可陈家上至主子,下至奴才对他们一家都是十分和气的,眼里一点看不起人的意思都没有。
只是陈家到底还有许多亲友,有些夫人看到秦文的夫人何氏穿着俭薄,态度就有些傲慢。
陈五太太一向护着丈夫的这些学生以及其家眷们的,看到何氏被人奚落,心中就有些不自在。
二姑母也听过秦文的事情,她见陈五太太为难就悄声对她道:“我娘那里清净,不如把秦太太送到我娘那里吧。”
“这怎么能行呢,不能打扰了老太君的清净。”陈五太太闻言忙道。
老太君身份尊贵,等闲不肯轻易出门,她哪里敢去打扰她老人家。
二姑母闻言忙对她道:“亲家是知道我娘的,她是最是怜贫惜弱的一个人的。况且她对读书人一向尊重,向来喜欢和秦太太这样性情敦厚的妇人说话。亲家就只管把人交给我,我带她们母子过去就是了。”
陈五太太自也是知道二姑母为人的,她见二姑母邀请的诚心,便笑着应了。
不过她还是跟着二姑母一道去了老太君那里。
老太君听二姑母和陈五太太说明缘由后就笑道:“我正愁没个人说话呢,况且我们姐儿也该有个玩伴了。”
何氏听说陈五太太要把自己送到安国公府的老太君身边时,起初还是有些忐忑的。
可她进来后,见老太君说话和蔼,看她时的目光也很平常,并不因其位高权重对她有任何居高临下或是怜悯之感,心中忽然放松了下来。
她让儿子秦伯之过来给老太君见礼。
秦伯之年方两岁,其天庭饱满、眉毛浓厚,看起来就是一副有福之相。
老太君细细打量了秦伯之一番后,笑着对何氏道:“秦太太日后会享儿子福的。”
“是吗?”何氏闻言忙笑道:“那就借老太君吉言了。”
老太君笑而不语。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个秦小少爷看着就是一副聪颖的模样,其父亲知道刻苦读书,母亲也是性情敦厚之人。
这样的人家只要中间不出什么幺蛾子,必是能起家的。
老太君和何氏说话的时候,秦伯之就由奶娘领着和寒姐儿的女儿陈九姑娘在一起玩。
能看的出来秦伯之是个早慧的孩子,他虽然只有两岁多,可却知道让着陈九姑娘。
老太君看了就更喜欢秦伯之了。
陈五老爷中了进士后,并没有像同科一样急着进翰林院,而是同哥哥们说自己想要谋个外放。
“我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也不想求什么名利了,只盼望能在最后为百姓们谋些福利吧。”陈五老爷就道。
陈家其他兄弟们都觉得他这个想法很好,自是十分的支持。
不过在陈五老爷说要将陈七爷也带到任上去之后,陈大老爷等人就有些犹豫了。
“他现在读书的功夫还没到,我想带他去地方上看看民间疾苦。”陈五老爷是这么解释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侄媳妇是安国公府那位老太君的外孙女。这两年,你也看到了那位老太君对侄媳妇的重视,他们小夫妻现在也还没有长子。你若是把侄子带到任上去了,只怕那位老太君会不依。”陈大老爷是这么对陈五老爷说的。
陈五老爷一心想要锻炼一下儿子,竟没有想到这一点,闻言就有些懊恼。
“不如让他们夫妻随我一起去任上吧。”陈五老爷又道。
“你说你想外放到中南那边,那边生活艰苦,只怕老太君那边不舍得让侄媳妇过去。”陈二老爷也不甚赞同的道。
哥哥们都赞同自己去外任,但对自己要将儿子带到任上却不太赞同。
陈五老爷回去时,步履就有些沉重。
陈五太太见状就问丈夫
陈五老爷辞了差事后,就在家中日夜苦读,终于今科中了进士。
此时他已是近五十的年纪了。
二姑母得知亲家中了进士后,喜不自禁,又是对着魏若千恩万谢了一番,说是多亏魏若给寒姐儿找了这门好亲事。
魏若就笑:“这是寒姐儿命中的福德。她是个有福的孩子。”
这话二姑母爱听,她听魏若说完话后,笑的眼睛都快眯不起来了。
陈五老爷中了进士后,陈家倒没有大肆宣扬,只是请了远近亲友到家中吃了顿饭。
安国公府作为姻亲,自也是要过去的。
老太君是常年不出门做客的人,可她心疼寒姐儿自小没了父亲,对这个外孙女一向是十分心疼的。
她有意要为寒姐儿做脸,自也跟着去了陈家。
寒姐儿的长女刚刚一岁多,正是最为可爱的时候。
老太君和二姑母极为喜爱这个孩子。
陈家五太太看了,就专为老太君设了一处厢房,又让人抱了她的长孙女在老太君身边承欢。
既是老师中了进士,秦文也带着妻子过来陈家赴宴了。
陈家自觉因陈家祖上那位老太太积善行德才起了家,自来行事都是十分和善的。
秦文虽穿着破旧,可陈家上至主子,下至奴才对他们一家都是十分和气的,眼里一点看不起人的意思都没有。
只是陈家到底还有许多亲友,有些夫人看到秦文的夫人何氏穿着俭薄,态度就有些傲慢。
陈五太太一向护着丈夫的这些学生以及其家眷们的,看到何氏被人奚落,心中就有些不自在。
二姑母也听过秦文的事情,她见陈五太太为难就悄声对她道:“我娘那里清净,不如把秦太太送到我娘那里吧。”
“这怎么能行呢,不能打扰了老太君的清净。”陈五太太闻言忙道。
老太君身份尊贵,等闲不肯轻易出门,她哪里敢去打扰她老人家。
二姑母闻言忙对她道:“亲家是知道我娘的,她是最是怜贫惜弱的一个人的。况且她对读书人一向尊重,向来喜欢和秦太太这样性情敦厚的妇人说话。亲家就只管把人交给我,我带她们母子过去就是了。”
陈五太太自也是知道二姑母为人的,她见二姑母邀请的诚心,便笑着应了。
不过她还是跟着二姑母一道去了老太君那里。
老太君听二姑母和陈五太太说明缘由后就笑道:“我正愁没个人说话呢,况且我们姐儿也该有个玩伴了。”
何氏听说陈五太太要把自己送到安国公府的老太君身边时,起初还是有些忐忑的。
可她进来后,见老太君说话和蔼,看她时的目光也很平常,并不因其位高权重对她有任何居高临下或是怜悯之感,心中忽然放松了下来。
她让儿子秦伯之过来给老太君见礼。
秦伯之年方两岁,其天庭饱满、眉毛浓厚,看起来就是一副有福之相。
老太君细细打量了秦伯之一番后,笑着对何氏道:“秦太太日后会享儿子福的。”
“是吗?”何氏闻言忙笑道:“那就借老太君吉言了。”
老太君笑而不语。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个秦小少爷看着就是一副聪颖的模样,其父亲知道刻苦读书,母亲也是性情敦厚之人。
这样的人家只要中间不出什么幺蛾子,必是能起家的。
老太君和何氏说话的时候,秦伯之就由奶娘领着和寒姐儿的女儿陈九姑娘在一起玩。
能看的出来秦伯之是个早慧的孩子,他虽然只有两岁多,可却知道让着陈九姑娘。
老太君看了就更喜欢秦伯之了。
陈五老爷中了进士后,并没有像同科一样急着进翰林院,而是同哥哥们说自己想要谋个外放。
“我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也不想求什么名利了,只盼望能在最后为百姓们谋些福利吧。”陈五老爷就道。
陈家其他兄弟们都觉得他这个想法很好,自是十分的支持。
不过在陈五老爷说要将陈七爷也带到任上去之后,陈大老爷等人就有些犹豫了。
“他现在读书的功夫还没到,我想带他去地方上看看民间疾苦。”陈五老爷是这么解释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侄媳妇是安国公府那位老太君的外孙女。这两年,你也看到了那位老太君对侄媳妇的重视,他们小夫妻现在也还没有长子。你若是把侄子带到任上去了,只怕那位老太君会不依。”陈大老爷是这么对陈五老爷说的。
陈五老爷一心想要锻炼一下儿子,竟没有想到这一点,闻言就有些懊恼。
“不如让他们夫妻随我一起去任上吧。”陈五老爷又道。
“你说你想外放到中南那边,那边生活艰苦,只怕老太君那边不舍得让侄媳妇过去。”陈二老爷也不甚赞同的道。
哥哥们都赞同自己去外任,但对自己要将儿子带到任上却不太赞同。
陈五老爷回去时,步履就有些沉重。
陈五太太见状就问丈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