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节(2/3)
天衣教。”
“天衣教?没听说过。”
暗夜道:“不光您没听说过,微臣之前也没听说过,它在大唐也不过是一个根本不成气候的小教派。”
郭业听了这话,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一个小教派就能给咱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这要是多来几个……”
秦英接话道:“要是在大唐,一般的邪教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咱们东华的唐人太少,信过邪教的人又太多。这就成了一大隐患。”
暗夜道:“微臣也正在为此事忧心。您知道,大唐运来的这些罪犯里面,有不少人信过邪教。但信教这种事,他自己不说,谁知道?我们西厂也很难查清。不出事便罢,恐怕一出就是大事。”
听到这里,郭业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自己之所以感到此次损失巨大,除了因为李凝香的身份特殊之外,关键是死的人太多了一点!
三十六人!
再加上将要处死的罪犯,因为这个案子而死的总人数恐怕就要上百了!
要是在大唐,这个数字还不会让自己有多大触动。不过,这里是美洲!
美洲的唐人太少了,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一百人对新生的东华国十分重要。
再多几回这样的事,新生的东华国还真受不了。
那么……邪教这个隐患能消除吗?
恐怕很难。正如暗夜所言,人家信不信教,只要自己不说,就没人知道,防不胜防。
更可怕的是,被大唐流放过来的犯人里面,信过邪教的比例太高,加大了西厂清剿邪教的难度。
另外,还有一点秦英和暗夜都没想到,那就是现如今东华百姓的吃喝不愁。温饱之余,人们精神层面上的需要就更加强烈了,给了邪教的可乘之机。
三个原因结合在一起,邪教的问题,就成了东华要解决的燃眉之急。
想到这里,郭业叹了口气,道:“王妃已死,现在再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无济于事。不过,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咱们还是商量商量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暗夜道:“您是想问如何对付邪教?”
“是的。暗夜,你跟他们接触较多,不知有什么好办法应付?”
第16章 圣教立(2)
暗夜微微摇头,道:“微臣无能,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所能提的建议无非就是加派人手和严密监视。这些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我不能保证类似的事情不会发生。”
“秦英你呢?你做过道士,应该有对付邪教的办法吧?”
“当然。”秦英微微一笑,道:“微臣以为,堵不如疏。”
郭业疑惑地问道:“堵不如疏?这话是什么意思?”
“百姓的精神总要有寄托,光阻止他们信邪教恐怕效果不怎么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百姓先信了正教。他们已闻正法,怎会受邪教的蛊惑?”
“你的意思是……”
秦英跪倒在地,道:“还望王上下令,东华国以道教为国教,广建三清祠。派遣道人,四处宣讲道家真意,避免百姓误入歧途。”
郭业微微皱眉。道:“这个建议更多是为了道教吧?秦老道,你有私心。”
“既是为私,也是为公。”秦英道:“此乃公私两便之事。如果您能把这个差事交给我,秦某人一定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郭业想了一下,摇了摇头,道:“不妥!”
“为何不妥?”
“你们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与世无争,东华百姓若是信了道教,还有谁为我开疆拓土?失了尚武之精神,东华国离灭亡之日也就不远了。”
“王上此言差矣!”秦英摇了摇头,道:“汉初之时,就是用黄老之学治国。难道大汉百姓不尚武?”
“人家是用黄老之学治国,可没让百姓全部学习黄老之学,这是两码事。再说了,就算是黄老之学,到了后来还不是被汉朝皇帝抛弃了?最终大汉走的路子可是外儒内法。”
“那还有……”
“还有什么?道教为国教的,我就知道两个。一个是张鲁的五斗米道,另外一个,就是张角的太平道。他们两个又有什么出息了?”
“这……”
郭业缓和了一下口气,道:“道家用来修身养性当然是极好的。但若以之为国教,实在不大适合,此事再也休提。不过……”
“怎样?”
“虽然孤王觉得道教不大合适为国教,但你的思路是对的。让百姓信一正教,邪教自然无可乘之机。只是到底要以哪一个教派为国教,本王还要仔细思量。”
……
……
王上要为东华国选一个国教出来,这个消息一出,不知牵扯到了多少人的神经。
第二天就有人来做说客了。
“老师,世间正道为儒家而已。您又何必舍近求远,要立什么国教?”孙子善摇头晃脑地说道。
郭业冷笑道:“这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的?”
见老师脸色不善,孙子善吓得小脸发白,说道:“别……别人都那么说,弟子也觉得很有道理。”
“那我就奇怪了。这话
“天衣教?没听说过。”
暗夜道:“不光您没听说过,微臣之前也没听说过,它在大唐也不过是一个根本不成气候的小教派。”
郭业听了这话,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一个小教派就能给咱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这要是多来几个……”
秦英接话道:“要是在大唐,一般的邪教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咱们东华的唐人太少,信过邪教的人又太多。这就成了一大隐患。”
暗夜道:“微臣也正在为此事忧心。您知道,大唐运来的这些罪犯里面,有不少人信过邪教。但信教这种事,他自己不说,谁知道?我们西厂也很难查清。不出事便罢,恐怕一出就是大事。”
听到这里,郭业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自己之所以感到此次损失巨大,除了因为李凝香的身份特殊之外,关键是死的人太多了一点!
三十六人!
再加上将要处死的罪犯,因为这个案子而死的总人数恐怕就要上百了!
要是在大唐,这个数字还不会让自己有多大触动。不过,这里是美洲!
美洲的唐人太少了,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一百人对新生的东华国十分重要。
再多几回这样的事,新生的东华国还真受不了。
那么……邪教这个隐患能消除吗?
恐怕很难。正如暗夜所言,人家信不信教,只要自己不说,就没人知道,防不胜防。
更可怕的是,被大唐流放过来的犯人里面,信过邪教的比例太高,加大了西厂清剿邪教的难度。
另外,还有一点秦英和暗夜都没想到,那就是现如今东华百姓的吃喝不愁。温饱之余,人们精神层面上的需要就更加强烈了,给了邪教的可乘之机。
三个原因结合在一起,邪教的问题,就成了东华要解决的燃眉之急。
想到这里,郭业叹了口气,道:“王妃已死,现在再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无济于事。不过,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咱们还是商量商量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暗夜道:“您是想问如何对付邪教?”
“是的。暗夜,你跟他们接触较多,不知有什么好办法应付?”
第16章 圣教立(2)
暗夜微微摇头,道:“微臣无能,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所能提的建议无非就是加派人手和严密监视。这些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我不能保证类似的事情不会发生。”
“秦英你呢?你做过道士,应该有对付邪教的办法吧?”
“当然。”秦英微微一笑,道:“微臣以为,堵不如疏。”
郭业疑惑地问道:“堵不如疏?这话是什么意思?”
“百姓的精神总要有寄托,光阻止他们信邪教恐怕效果不怎么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百姓先信了正教。他们已闻正法,怎会受邪教的蛊惑?”
“你的意思是……”
秦英跪倒在地,道:“还望王上下令,东华国以道教为国教,广建三清祠。派遣道人,四处宣讲道家真意,避免百姓误入歧途。”
郭业微微皱眉。道:“这个建议更多是为了道教吧?秦老道,你有私心。”
“既是为私,也是为公。”秦英道:“此乃公私两便之事。如果您能把这个差事交给我,秦某人一定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郭业想了一下,摇了摇头,道:“不妥!”
“为何不妥?”
“你们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与世无争,东华百姓若是信了道教,还有谁为我开疆拓土?失了尚武之精神,东华国离灭亡之日也就不远了。”
“王上此言差矣!”秦英摇了摇头,道:“汉初之时,就是用黄老之学治国。难道大汉百姓不尚武?”
“人家是用黄老之学治国,可没让百姓全部学习黄老之学,这是两码事。再说了,就算是黄老之学,到了后来还不是被汉朝皇帝抛弃了?最终大汉走的路子可是外儒内法。”
“那还有……”
“还有什么?道教为国教的,我就知道两个。一个是张鲁的五斗米道,另外一个,就是张角的太平道。他们两个又有什么出息了?”
“这……”
郭业缓和了一下口气,道:“道家用来修身养性当然是极好的。但若以之为国教,实在不大适合,此事再也休提。不过……”
“怎样?”
“虽然孤王觉得道教不大合适为国教,但你的思路是对的。让百姓信一正教,邪教自然无可乘之机。只是到底要以哪一个教派为国教,本王还要仔细思量。”
……
……
王上要为东华国选一个国教出来,这个消息一出,不知牵扯到了多少人的神经。
第二天就有人来做说客了。
“老师,世间正道为儒家而已。您又何必舍近求远,要立什么国教?”孙子善摇头晃脑地说道。
郭业冷笑道:“这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的?”
见老师脸色不善,孙子善吓得小脸发白,说道:“别……别人都那么说,弟子也觉得很有道理。”
“那我就奇怪了。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