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66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人持保守意见,觉得赏赐些银两再封贡贸易,这就差不多了,封塞外王完全没必要,韩爌就是这么觉得。
    有人也觉得,然要拉拢人心,这第一个封赏的,必须要闹出大动静,如魏广微与崔呈秀,都是这种想法。
    其实封王不封王的,对朱由校来说,就是一个封号而已,如果说能用宰塞这个夫余王拉拢到更多蒙古部落归顺大明。
    那么,这个王封的就值!
    “既然诸卿都没什么意见,魏忠贤,拟旨吧!”
    朱由校看向身侧站着的那个老太监,想了想又补充道:“命户部准备银两,赏赐乌齐叶特诸部五十万两白银,抚慰人心。”
    说话的时候,朱由校的心在滴血。
    朱燮元前段时间请旨,先赏了泰宁卫的以儿邓二十万两,又给朵颜诸位发了三十万两,这次再赏福余诸位五十万两。
    这仗才刚开打,自己花了一百万两…
    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从别人手里收上来,还没捂热乎,就要发出去给蒙古人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这一仗必须要打赢,对整个辽东形势都有好处,这就是比拼国力和底蕴的时候。
    现在这时候农民起义还有几年,这点银子虽然肉疼,但是朱由校还是舍得花的。
    闻言,西暖阁的诸臣都是大喜。
    他们不是大喜这五十万两银子,他们喜的是,这次一回家,必定会有无数的人登门而来。
    他们这些重臣,个个都是厂卫和较事府紧盯着的对象,贪不得银子,礼金还不能收了?
    银子虽然贪不成,礼金却是收到手软,这天底下无论发生什么事,求他们办事的人,一直都不少。
    ......
    封赏的事还是其一,最主要在场的很多人都明白,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辽东局势可就变了。
    努尔哈赤知道自己被耍了,肯定会恼羞成怒,继而猛攻辽沈,熊廷弼军力毕竟不如后金一国,顶不顶得住还是两说。
    没准到时候,朝臣们的攻讦又来了。
    自万历四十七年以来,朝廷上对熊廷弼的弹劾之风可一直就没怎么减弱,要是没天启皇帝压着,一百个熊廷弼都死了。
    大明委实也没有什么可以派出去支援辽沈的兵了,诸臣们商议半晌,办法还是那么几个。
    辽东局势自万历末年以来,不断败坏,熊廷弼御辽三载,这才稍有安稳的迹象,这次建奴来袭,可不是寻常的试探。
    努尔哈赤连科尔沁五部都联络了,要么是想打通福余卫,威逼宁锦路,要么就是想直接拿下辽沈。
    要想救熊廷弼,只能靠毛文龙。
    可东江镇位于悬岛,背靠大海,孤立无援,轻动被围,也抵不住建奴的全力进攻。
    不说建奴屡试不爽的围点打援战策,就只是围住东江军,将海岛逐个吞并,也让人忧心。
    西暖阁的重臣们,没几个亲身在辽东待过的,大部分人只是在书中看过那个地方的贫瘠,也不了解毛文龙的处境艰难。
    问题来了,朱由校也没亲自去过辽东,这个时候,在确定战策以前,就要亲自找一个去过辽东的人,给出点意见。
    很快,朱由校想到了一个人。
    那就是都监府的左兵监王体乾,他不仅是去过辽东,还和毛文龙等将领在皮岛住过一阵子。
    很快,王体乾被召至西暖阁,行礼说道:
    “陛下,辽东地广人稀,无险可守,建奴骑兵来去如风,这才是辽东陷落的很大一个原因。”
    “可臣觉得,这个劣势对建奴来说,同样适用。”
    “东江军各部,大多分散于诸岛,每出袭扰,总能令建奴疲于奔命,多有出其不意之功。”
    没人想听一个太监去评论辽东陷落的原因,可是王体乾的话,也让西暖阁的众人想到了一个办法。
    很快,崔呈秀说道:
    “陛下可以下旨让毛文龙袭扰建奴各处,另派一位军机大臣前往登莱、天津两处,督领两地从海上援助东江军。”
    “东江军在辽东造成的声势越大,对熊廷弼辽沈的战局,就越有声援作用,陛下,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再犹豫了!”
    朱由校哑然,这不就是后世著名的游击战么。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现在后金已经做大了,在辽东正面战场想要击溃他们,难于登天。
    可是打不过,这并不代表就没了办法。
    熊廷弼的终极目标不是击退建奴,而是撑到朱燮元击溃五部联军,现在五部中最有实力的科尔沁已经溃败,余下四部,也是早晚的事。
    东江军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让努尔哈赤为难,就是趁着他率八旗主力北进的时候,去偷他的屁股。
    无论后金实力有多强,防备虚弱的腹地都难以阻挡东江军。
    就如王体乾方才说的一样,辽东地势以平原为主,建奴骑兵如风卷残云一般,来去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可努尔哈赤的战略,却造成了他如今腹背受敌的局面。
    现在的后金军,还住不惯城镇,每打下一城一镇,或是一村一堡,往往都是烧掠而去。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局面,八旗骑兵来去如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