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336节(1/2)
十二月底,各地气温显著下降,九边军屯、畿辅各处以及辽地尽皆进入严东,各地的军屯事务减缓,操训基本暂停。
兵部在十一月和十二月间,依照大同、宣府、榆林、蓟州、宁夏…的顺序,向九边重镇及军屯要地下发第一批制式鸳鸯战袄三十二万四千八百六十五份,以供兵士御寒。
第二批五十万份鸳鸯战袄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预计将会在来年一月底完成全部的下发任务。
朱由校听完,淡淡点了点头,道:
“朕知道了。”
言罢,王朝辅赶紧拿起第二份,这是一份辽东塘报,落款处为辽东经略熊廷弼题奏。
熊廷弼称,进入严冬,辽河冰封,三岔河水流浅慢,辽东各处的河流都基本丧失了所有的防御功能,请求朝廷拨款三十万两,加固边堡的城防军备。
朱由校想了想,道:
“准,拨款四十万两,熊廷弼可以自由支用。”
说完,一旁小阉赶紧一字不落的记上。
王朝辅拿起第三份,还是辽东塘报,只不过落款处的人名换成了辽东巡抚洪承畴。
洪承畴的说法和熊廷弼基本一样,进入严冬以后,辽东一带降温太过严重,气温之低,为历年之最,就连巡抚衙门的几名属官都已冻伤。
眼下辽东刚刚全境收复,正在如火如荼的复建,急需朝廷支应物资和过冬衣物。
洪承畴请求朝廷拨款十万两用于安排辽东百姓,此外,也请求下发棉衣六十万套,木料及石料越多越好。
棉衣将由辽东巡抚衙门下发给辽东百姓用于御寒,木料和石料也会由巡抚衙门统一调配,复建房屋,修缮城郭。
朱由校叹了口气,该来的一点点都会来的。
这个情况朱由校知道,所幸自己提前准备,有了一笔存款,虽然不算富裕,但起码够用。
历史上这个寒潮死了不少人,只希望自己能尽量救下一些百姓。
朱由校靠在椅子上,闭目吩咐道:
“拨款六十万两,朱燮元不是说在山西采购了一批木料吗,木料就从山西支应,石料嘛…”
“王朝辅,你去找魏忠贤,让他想想办法。”
“还有六十万套棉衣…”朱由校喃喃一句,说道:
“二十万套让巾帽局、针宫局去做,由尚衣监统一调配,剩下的四十万套,让苏州织造局的李实想想办法。”
第四百五十章:骁骑叩关
天启四年的正月,京师上空飘下了细雪。
数过四九,天不严寒,宫里的素梅被朱砂染红过半,只是又挂了些银装素裹,琼莹玉屑般的雪花落在地上,直殿监的宫人们甚至还来不及洒扫便化了。
眼下这个时候,内府二十四衙门大部分都是忙碌异常,往日繁忙的直殿监反倒清闲了。
几个小阉偷得懒,也就省了力气,坐在白玉石阶上闲聊。
“你听说了吗,陛下昨晚上传了口谕,要内府各衙门在七天内交付送往辽地的二十万套棉衣。”
另一个小阉听了,颇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意思。
“这个谁还不知道呀,尚衣监每个牌子都忙得脚不沾地,连轴转,就连冯掌印也整日的看不见人,在各监局督管。”
小阉们说着,却是一个尚衣监的小牌子走了过来,他们连忙起身,其中一个谄媚笑道:
“是什么风儿把牌子您吹到这里来了?”
那牌子兴趣缺缺,淡淡扫了一眼,开口问道:
“就你们这六个,其他的人呢?”
几名小阉对视一眼,有人说道:“回牌子的话,其余的都分散在各宫各殿看火呢。”
“还有的在洒扫园子,不知道棉衣忙活的怎么样了?”
闻言,小牌子叹了口气,道:“不怎么样,咱家这次来,就是要和你们说这事儿。”
听到这里,几名小阉心中都升起一些不好的预感。
只听那小牌子继续说道:“冯公公才刚大发雷霆了,还有六天就要交货,咱们不能盯着时间啊是不,咱们要提前做完才行。”
“尚衣监、巾帽局、针宫局的人手早不够用了,听说你们直殿监最近很是清闲哪?”
几名小阉面面相觑,纷纷说道。
“哪能啊!”
“哎呦,牌子您哪听的消息呀,一连几日降雪,宫中各处都要小火洒扫,我们也是忙得很。”
“是呀,直殿监也实在抽不出人手来了!”
听这话,那小牌子眼眸一动,冷笑道:“我还不知道你们,咱家当初就是直殿监升过来的!”
“历岁正月,无论下不下雪? 直殿监都是最清闲的? 除了给各宫各殿掌火,还有什么事是用的着你们的?”
“咱家还没说什么? 你们几个倒是叫上屈了…”
几名小阉闻言? 对视一眼,也都不再狡辩什么? 只能是等着眼前这名牌子吩咐了。
“直殿监的人手是十二监中第二多的,正好正月你们闲着? 冯公公去和直殿监的掌印宋公公商量过了? 从你们这里抽调些人手。”
“你、你,去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还有延禧宫,你们三个
兵部在十一月和十二月间,依照大同、宣府、榆林、蓟州、宁夏…的顺序,向九边重镇及军屯要地下发第一批制式鸳鸯战袄三十二万四千八百六十五份,以供兵士御寒。
第二批五十万份鸳鸯战袄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预计将会在来年一月底完成全部的下发任务。
朱由校听完,淡淡点了点头,道:
“朕知道了。”
言罢,王朝辅赶紧拿起第二份,这是一份辽东塘报,落款处为辽东经略熊廷弼题奏。
熊廷弼称,进入严冬,辽河冰封,三岔河水流浅慢,辽东各处的河流都基本丧失了所有的防御功能,请求朝廷拨款三十万两,加固边堡的城防军备。
朱由校想了想,道:
“准,拨款四十万两,熊廷弼可以自由支用。”
说完,一旁小阉赶紧一字不落的记上。
王朝辅拿起第三份,还是辽东塘报,只不过落款处的人名换成了辽东巡抚洪承畴。
洪承畴的说法和熊廷弼基本一样,进入严冬以后,辽东一带降温太过严重,气温之低,为历年之最,就连巡抚衙门的几名属官都已冻伤。
眼下辽东刚刚全境收复,正在如火如荼的复建,急需朝廷支应物资和过冬衣物。
洪承畴请求朝廷拨款十万两用于安排辽东百姓,此外,也请求下发棉衣六十万套,木料及石料越多越好。
棉衣将由辽东巡抚衙门下发给辽东百姓用于御寒,木料和石料也会由巡抚衙门统一调配,复建房屋,修缮城郭。
朱由校叹了口气,该来的一点点都会来的。
这个情况朱由校知道,所幸自己提前准备,有了一笔存款,虽然不算富裕,但起码够用。
历史上这个寒潮死了不少人,只希望自己能尽量救下一些百姓。
朱由校靠在椅子上,闭目吩咐道:
“拨款六十万两,朱燮元不是说在山西采购了一批木料吗,木料就从山西支应,石料嘛…”
“王朝辅,你去找魏忠贤,让他想想办法。”
“还有六十万套棉衣…”朱由校喃喃一句,说道:
“二十万套让巾帽局、针宫局去做,由尚衣监统一调配,剩下的四十万套,让苏州织造局的李实想想办法。”
第四百五十章:骁骑叩关
天启四年的正月,京师上空飘下了细雪。
数过四九,天不严寒,宫里的素梅被朱砂染红过半,只是又挂了些银装素裹,琼莹玉屑般的雪花落在地上,直殿监的宫人们甚至还来不及洒扫便化了。
眼下这个时候,内府二十四衙门大部分都是忙碌异常,往日繁忙的直殿监反倒清闲了。
几个小阉偷得懒,也就省了力气,坐在白玉石阶上闲聊。
“你听说了吗,陛下昨晚上传了口谕,要内府各衙门在七天内交付送往辽地的二十万套棉衣。”
另一个小阉听了,颇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意思。
“这个谁还不知道呀,尚衣监每个牌子都忙得脚不沾地,连轴转,就连冯掌印也整日的看不见人,在各监局督管。”
小阉们说着,却是一个尚衣监的小牌子走了过来,他们连忙起身,其中一个谄媚笑道:
“是什么风儿把牌子您吹到这里来了?”
那牌子兴趣缺缺,淡淡扫了一眼,开口问道:
“就你们这六个,其他的人呢?”
几名小阉对视一眼,有人说道:“回牌子的话,其余的都分散在各宫各殿看火呢。”
“还有的在洒扫园子,不知道棉衣忙活的怎么样了?”
闻言,小牌子叹了口气,道:“不怎么样,咱家这次来,就是要和你们说这事儿。”
听到这里,几名小阉心中都升起一些不好的预感。
只听那小牌子继续说道:“冯公公才刚大发雷霆了,还有六天就要交货,咱们不能盯着时间啊是不,咱们要提前做完才行。”
“尚衣监、巾帽局、针宫局的人手早不够用了,听说你们直殿监最近很是清闲哪?”
几名小阉面面相觑,纷纷说道。
“哪能啊!”
“哎呦,牌子您哪听的消息呀,一连几日降雪,宫中各处都要小火洒扫,我们也是忙得很。”
“是呀,直殿监也实在抽不出人手来了!”
听这话,那小牌子眼眸一动,冷笑道:“我还不知道你们,咱家当初就是直殿监升过来的!”
“历岁正月,无论下不下雪? 直殿监都是最清闲的? 除了给各宫各殿掌火,还有什么事是用的着你们的?”
“咱家还没说什么? 你们几个倒是叫上屈了…”
几名小阉闻言? 对视一眼,也都不再狡辩什么? 只能是等着眼前这名牌子吩咐了。
“直殿监的人手是十二监中第二多的,正好正月你们闲着? 冯公公去和直殿监的掌印宋公公商量过了? 从你们这里抽调些人手。”
“你、你,去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还有延禧宫,你们三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