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638节(1/2)
这次军事行动,卫所军几乎是被逼着造了反,被剿杀者甚重,仅在固原,死于郭钦手下的卫所兵便有两万多人。
这还没算因此而牵连的安东中屯卫指挥使孙立、卫镇抚使石柱的九族家人,也都被一体斩绝。
血雨腥风过后,总算是迎来了安定。
朱由校利用铁腕手段,总算是将近乎所有人反对的卫所军改在陕西初步推行下去,至于说后来又会如何,这谁能知道呢?
第八百七十四章:她来了
前后三个月的时间,朱由校下旨诛杀卫所乱兵数以万计,让全天下看见了自己推行卫所军改的决心。
卫所几十万大军化为云烟,但是残存的卫所兵依旧很多。
陕西十二个卫,有八个指挥使造反,十一个设于要冲之地的守御千户所,全部造反。
这些造反的军头们,无一例外全部销声匿迹,或死于乱军,或如孙立一样被斩首示众。
余下四个在乱时没有造反的卫指挥使,也都是心惊胆颤,早先便缴纳了名下全部田亩的田册,称愿伏法。
自此,整个陕西全部的卫所,重新归为右军都督府统辖。
朱由校利用五军都督府掌管全国卫所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
离开西安的五天之后,勇卫营的队伍还没有走出陕西境内。
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朱由校正坐在御帐内,对着昏黄的烛光,下笔如飞地写下一道道政令。
陕西卫所的形势已经明朗,清查十二卫及十一千户所军屯的行动,更是已经畅行无阻。
在整顿卫所的同时,朱由校也顺手把根深蒂固的白莲教收拾了一遍,捣毁了包括白莲教陕西香坛在内的三十余处分坛。
白莲教隐藏得极深,虽然这次还是没有剿灭干净,但是朱由校知道,这起码能令他们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没有办法继续呼风唤雨,这就够了。
这其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朱皇帝微服私访这么多次,向来都是己揍人,从没有人迫己,头一次遇到了性命之危。
接下来的事儿更令人不敢相信,堂堂天子,居然阴差阳错的混到白莲教香坛里去了,还被他们的圣女邀请入教。
这件事,现在回想起来,朱由校还是觉得实在荒唐。
那林聪儿冷傲如寒霜,却形神俱佳的气质,也令朱由校觉得眼前一亮,记忆犹新。
只是不知,离开香坛后,林聪儿去了哪里。
摇摇脑袋,朱由校再次将精力放到眼前的昭告诏书上,天下未定,哪有什么心思去考虑儿女情长。
大乱之后必大治,必须尽管给陕西卫所形成一个新的规则制度,否则整个陕西这么一折腾,多半要继续乱下去。
二十万京军和边军,都是骁勇善战的精锐,不能陷在陕西这个泥潭里走不开,日后开疆拓土,稳固边关、讨伐后金,还需要他们效力。
实际上这次来看,除了卫所损失惨重以外,最为受苦的还是陕地的平民百姓,卫所军队乱起来的时候,可谓是六亲不认。
整个陕西,先是天灾不断、到处饥荒,紧跟着白莲教又到蛊惑人心,以鬼火之事撺掇百姓谋反信教。
这次朝廷动兵处理卫所,更是兵灾,给地方上造成的危害也是最为严重的。
陕西一地,天灾人祸、纷乱不休,百姓死难者甚重,好不容易等来卫所大治、白莲伏法,才刚刚看到太平未来的曙光。
不尽快出台新政策,抚境安民,这点曙光便会转瞬即散,平民百姓们若是没有安宁曰子可过,如王二那般造反谋活,只会愈发增多。
深吸口气,定了定神,朱由校提笔伏案,在诏书上添了这样几句话。
“凡陕地卫三十三所,一概废除兵丁、农役世袭身份,补发历年积欠之饷、粮,准许归家。
以阳武候薛廉任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拟定安东中屯卫、西安等诸卫空缺指挥使之职人选,报朕知道。
减免陕西全省军屯田税并劳役三年,饥荒州府,行以工代赈之法,朝廷出资,招募无家可归流民为雇工,工期内包食包宿、银钱月结。
至于清算卫所军屯田亩以后,分配给在任军户家庭耕种,属皇庄范畴,不得驱使正兵务农。
责成所司办理、施行……”
一道道新政被写在即将昭告天下的圣旨上,朱由校写了一会儿,伸个懒腰,然后从头至尾,仔细的再阅读一遍。
觉得不对的,朱由校便要标注出来,想好如何改正,如这等涉及日后的重大制度变革,还是要多上心。
毕竟,自己想要改变祖制已经如此艰难,后世之君再想改变自己所定下的“祖制”,又该是何其困难。
想到阳武候薛廉这个人,朱由校一时也是轻笑一声。
最开始,朱由校对薛廉的印象并不好,在京诸多勋贵,小辈中纨绔第一人张世泽没跑,可要说名声最臭的,便是薛廉了。
初一听薛廉这个名字,伴随的是百官的声讨,关于他强占民女、纵举不法,可谓劣迹斑斑。
但王恭厂爆炸一事,让朱由校看到了薛廉这个人的才能和对自己的忠心,于是便密令较事府调查。
这才发现,薛廉又
这还没算因此而牵连的安东中屯卫指挥使孙立、卫镇抚使石柱的九族家人,也都被一体斩绝。
血雨腥风过后,总算是迎来了安定。
朱由校利用铁腕手段,总算是将近乎所有人反对的卫所军改在陕西初步推行下去,至于说后来又会如何,这谁能知道呢?
第八百七十四章:她来了
前后三个月的时间,朱由校下旨诛杀卫所乱兵数以万计,让全天下看见了自己推行卫所军改的决心。
卫所几十万大军化为云烟,但是残存的卫所兵依旧很多。
陕西十二个卫,有八个指挥使造反,十一个设于要冲之地的守御千户所,全部造反。
这些造反的军头们,无一例外全部销声匿迹,或死于乱军,或如孙立一样被斩首示众。
余下四个在乱时没有造反的卫指挥使,也都是心惊胆颤,早先便缴纳了名下全部田亩的田册,称愿伏法。
自此,整个陕西全部的卫所,重新归为右军都督府统辖。
朱由校利用五军都督府掌管全国卫所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
离开西安的五天之后,勇卫营的队伍还没有走出陕西境内。
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朱由校正坐在御帐内,对着昏黄的烛光,下笔如飞地写下一道道政令。
陕西卫所的形势已经明朗,清查十二卫及十一千户所军屯的行动,更是已经畅行无阻。
在整顿卫所的同时,朱由校也顺手把根深蒂固的白莲教收拾了一遍,捣毁了包括白莲教陕西香坛在内的三十余处分坛。
白莲教隐藏得极深,虽然这次还是没有剿灭干净,但是朱由校知道,这起码能令他们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没有办法继续呼风唤雨,这就够了。
这其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朱皇帝微服私访这么多次,向来都是己揍人,从没有人迫己,头一次遇到了性命之危。
接下来的事儿更令人不敢相信,堂堂天子,居然阴差阳错的混到白莲教香坛里去了,还被他们的圣女邀请入教。
这件事,现在回想起来,朱由校还是觉得实在荒唐。
那林聪儿冷傲如寒霜,却形神俱佳的气质,也令朱由校觉得眼前一亮,记忆犹新。
只是不知,离开香坛后,林聪儿去了哪里。
摇摇脑袋,朱由校再次将精力放到眼前的昭告诏书上,天下未定,哪有什么心思去考虑儿女情长。
大乱之后必大治,必须尽管给陕西卫所形成一个新的规则制度,否则整个陕西这么一折腾,多半要继续乱下去。
二十万京军和边军,都是骁勇善战的精锐,不能陷在陕西这个泥潭里走不开,日后开疆拓土,稳固边关、讨伐后金,还需要他们效力。
实际上这次来看,除了卫所损失惨重以外,最为受苦的还是陕地的平民百姓,卫所军队乱起来的时候,可谓是六亲不认。
整个陕西,先是天灾不断、到处饥荒,紧跟着白莲教又到蛊惑人心,以鬼火之事撺掇百姓谋反信教。
这次朝廷动兵处理卫所,更是兵灾,给地方上造成的危害也是最为严重的。
陕西一地,天灾人祸、纷乱不休,百姓死难者甚重,好不容易等来卫所大治、白莲伏法,才刚刚看到太平未来的曙光。
不尽快出台新政策,抚境安民,这点曙光便会转瞬即散,平民百姓们若是没有安宁曰子可过,如王二那般造反谋活,只会愈发增多。
深吸口气,定了定神,朱由校提笔伏案,在诏书上添了这样几句话。
“凡陕地卫三十三所,一概废除兵丁、农役世袭身份,补发历年积欠之饷、粮,准许归家。
以阳武候薛廉任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拟定安东中屯卫、西安等诸卫空缺指挥使之职人选,报朕知道。
减免陕西全省军屯田税并劳役三年,饥荒州府,行以工代赈之法,朝廷出资,招募无家可归流民为雇工,工期内包食包宿、银钱月结。
至于清算卫所军屯田亩以后,分配给在任军户家庭耕种,属皇庄范畴,不得驱使正兵务农。
责成所司办理、施行……”
一道道新政被写在即将昭告天下的圣旨上,朱由校写了一会儿,伸个懒腰,然后从头至尾,仔细的再阅读一遍。
觉得不对的,朱由校便要标注出来,想好如何改正,如这等涉及日后的重大制度变革,还是要多上心。
毕竟,自己想要改变祖制已经如此艰难,后世之君再想改变自己所定下的“祖制”,又该是何其困难。
想到阳武候薛廉这个人,朱由校一时也是轻笑一声。
最开始,朱由校对薛廉的印象并不好,在京诸多勋贵,小辈中纨绔第一人张世泽没跑,可要说名声最臭的,便是薛廉了。
初一听薛廉这个名字,伴随的是百官的声讨,关于他强占民女、纵举不法,可谓劣迹斑斑。
但王恭厂爆炸一事,让朱由校看到了薛廉这个人的才能和对自己的忠心,于是便密令较事府调查。
这才发现,薛廉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