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十亿物资穿回六零年代 第71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真的!”郑耀祖笑着点头,他让大儿子把准备好的钱,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国庆,这里是三千块钱,真金白银就在这里,就看你们能不能说服乡亲,让家里的女娃去上学了。”
    沈国庆看着桌子上摆的大黑十,眼里满是震惊,激动地说道,“我的老天爷,这竟然是真的,郑老,您放心!我现在就去找大伙商量,保证给您满意的答复!”
    说完,沈国庆就立即冲了出去,他担心自己是在做梦。于是,伸手用力地掐了下自己的大腿。
    我滴娘,竟然会痛。
    他高兴得笑出声,会痛,那就说明老爷子真的没骗他!
    沈秋嘴巴张得老大,她瞧着飞快就消失在院子里的沈国庆,这还是她家万事都稳的住爹吗?那冲出去的速度,就跟后面有人在追他一般。
    “老爷子,您真想好啦?这可是几千块,而不是几块钱啊。”徐大妮在边上纠结的问。
    郑耀祖笑呵呵的点头,“想好了,我家乖孙女出生在沈家村,她想为村里的女娃们做点事,我这个做爷爷的,当然得帮她实现。”
    高淑娟面带笑容,“徐姐,在村里建学校是好事,钱对我们来说都是小问题,只要能让村里的女孩们读上书,捐这些钱都是值得的。”
    她家闺女想要做的事情,她们这些做长辈的必然是全力支持。
    何况,捐钱给村里建学校,让孩子们能读书识字,本就是一件善事,她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反对。
    当然,前提是那些乡亲们懂得感恩,若是他们不懂得知足,贪得无厌,那就另当别论了。
    徐大妮点头道,“这确实挺好的。”
    陈兰花两人也欣然赞同,她们也是当娘的人,当然也希望,自家的孩子多读点书,将来能够走出沈家村。
    她们两人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一辈子都待在乡下,那样的日子太累太苦了。
    沈国庆办事的速度很快,在下午村民们快收工的时候,就让大家晚上六点去村部开会。
    下午的时候,他先找到村里的干部们一起开会商讨。
    最后,除了叶志国那个跳梁小丑,其他的村干部们都一致通过了。
    有人愿意捐钱给村里建学校,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们又哪里会不答应的。
    做好了村干部的工作,如今就只剩下晚上开会后,村民们的表态决定了。
    因为村长让大家晚上开会,所以,各家各户收工后,就急忙回家弄晚饭去了。
    第129章 成功说服乡亲
    吃完晚饭,沈窈同沈秋把两位好友送上车,见三哥开车走远了,两人就跟着大家前往村部。
    这时候,乡亲们也都陆续的聚集在村部的院子里。
    沈国庆看人都到齐了,就出声说道,“今晚开会,是有一件大事需要很大家商量,窈窈的爷爷,郑老准备给咱们村捐一笔钱修建小学。但提前,是让村里的女娃们都能去读书。”
    “建学校?”
    “村长,你开玩笑的吧?”
    “建学校可不是简单的事,要花好多钱的哦。”
    “现在饭都吃不饱了,还读哪样书哟,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多挣点工分。”
    “就是说嘛,读书能做啥啊…”
    “窈丫头她爷爷,既然有钱捐来盖学校,他不差钱,哪咋不捐点出来给大家用啊。”
    沈国庆的一番话,顿时就让大家闹开了。对于他们而言,只有多干活才是对的,读书那就是个不靠谱的事情。
    何况,在他们眼里,女娃长大了,那就是别人家的啦,与其让她们去学堂念书识字,还不如留在家里多干点活呢。
    让丫头片子去上学,最后,他们不仅花了钱不说,还耽搁了挣工分,这完全就不合算。
    所以,对于大家而言,让女娃们去读书,根本就不实际。
    沈国庆抬手示意,“读书为何没用,会识字了,至少不用当文盲。以后走出去的时候,也不会因不识字被人骗,你们在乡下受苦受累了一辈子,就不想让你们的孩子过得好些吗?”
    沈国庆的眼睛环顾了一圈,见大家的情绪渐渐地安稳,于是,他有接着的画大饼。
    “修建学校,是很好的事情,等孩子们有文化知识了,要是镇上或县城的工厂招工人的时候,就能让你们的孩子去试试,万一被厂子招进去了,到时有工资可拿,总比整天在地里挣工分好吧。”
    “现在建学校的钱有了,至于桌凳,咱们可以去山上砍柴来自己做,只需要,你们出一点学费买课本以及学习用品,大家花少许的钱,让家里的女娃们读书,等以后她们当了工人,不就能更好的回报你们。”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现在该大家表态了,要是都同意,郑老就会捐钱给咱们建小学,还是盖砖瓦教室。可若是都不愿意,这学校咱们也就不用想了。”
    沈家的人是第一个举手的,他们没有一丝犹豫,直接就选择了同意。
    之后,渐渐地也有人举起了手,他们都想到村长说的招人,被工人两个字打动了。
    当然,也有喝反调的,比如像李招娣,她就很不待见村里的女娃读书。
    “读啥书,咱们乡下泥腿子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