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14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当代文学史部分先发给同学们了解。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苏葵竟然不声不响地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当初教授是说让她整理出来,谁知道她真是按照教材来编写的啊!
    ……
    巴尔的身体不好,本来应该定在明天就举行的讲座就推迟了两天,要等他的医生确定他没有问题才能继续。
    这场讲座被定在了星期天,在京大的大礼堂举行,来听讲座的人主要就是法语专业的学生,其余外语系的同学也可以来,甚至中文系都有同学要来听。
    本来按照现在的时间,苏葵应该要参与英语系老师特意为她准备的跳级考试,现在有了这件事也暂且推迟了。
    巴尔是不会说中文的,到时候听得懂的只能是老师,苏葵被指定担任现场的翻译工作——巴尔亲自指定,不仅请她担任翻译,他还要与她同台探讨。
    第95章
    京大的礼堂在西门进来学校办公楼对面的二楼, 是原来燕大的建筑,现在专门用作礼堂,这次的讲座就在这里举行。
    巴尔要在京大开讲座的事情已经在学校里提前预告, 星期三那天, 学校的大礼堂早早就坐满了人。
    法语专业的学生全员参与, 其余专业的学生虽不做要求还是来了不少。除学生外,老师的人数更引人注目。法语专业, 其余外语专业, 中文系几位教授, 甚至还有几位苏联的教授在这里。打眼一看,老师和学生的人数几乎是一半一半。
    巴尔是和他的医生一起来的,苏葵就跟在他和萨拉身边。
    他看到礼堂的情况停了停:“我以为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听。”
    新小说流派目前在华国文坛是一片空白, 这也是他来这里的原因之一。
    “巴尔先生,事实上,大家很愿意了解您国家的文化。”
    苏葵还说起了之前埃德蒙来京大开过讲座的事,巴尔从前也在巴黎大学任教, 这几年离开学校一心创作。
    没有人不愿意听到夸奖自己国家的话,巴尔也露出了些微笑容。
    但他还是说道:“苏,即使你这样说, 也不会改变我并不如埃德蒙受到欢迎的事实。”
    应该说,他所代表的新小说流派不如现实主义流派受到欢迎。
    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多个世纪,拥有深厚的文学土壤, 对大家没有任何接受难度。而新小说流派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写作, 写作常常是四处跳跃,云里雾里, 读者甚至难以读懂, 在刚刚出现的一段时间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巴尔完全知晓它一开始并不被人接受的事实, 因为它在其余国家的发展确实并不顺畅。譬如苏联的文学界就完全不接受,批评它是“现实主义的反动”,不具备成为一种文学思潮的能力。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我们是一个创作流派,这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倾向……”巴尔今天的精神很好,在讲台上讲述“新小说”的创作,一开口就是对文学流派的否认。
    倒是下面听讲座的几位苏联教授有些沉思。
    苏葵作为他的翻译就在他的旁边,几乎是他话音落下,苏葵就能接上翻译,将他的意思准确表达。
    “旧时的创作方法已经趋于僵化,我们期望能以完全创新的姿态,打破现有的创作方式……塑造人物并不是主要,而应该写出一个更加准确,直观的世界……”
    下面的老师同学全都带了纸笔,礼堂里除了他们两人的声音就是一片记录的声音。
    这种浓郁的向学气氛让巴尔非常惊讶且欣慰,让这位老人的精神都仿佛好了很多。从新小说的出现到发展,再到剖析自己的作品。
    书上学的和本人讲的是不同的角度看法,苏葵就觉得受益匪浅。
    他的讲座分为上下两场。
    始终是年纪大了,中场休息的时候苏葵就注意到他的精神有些不济,于是她说道:“巴尔先生,大家听了这么久也许会有一些疑问,下半场您不如考虑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
    巴尔知道苏葵是在为他着想,他的医生也看着他,最终他还是同意了。
    或许是因为有苏葵在上面,或许是因为他们“预习”过有了底气还有了兴趣,这会儿竟然真的有很多学生举手想要向他提问。
    本来想要探讨的老师们笑了笑,将这个机会给了孩子们。
    “巴尔先生,我读了您的小说《格雷夫人》的一部分,里面有一些情节我不太理解……”
    “淡化故事情节和人物,打破时空限制写作,巴尔先生,这几项完全和传统创作不同,就是您所说的创新吗?”
    “就算是为了表现真实世界,但是如果小说没有结构也没有细节,怎么才能让人产生代入感呢?”
    ……
    一个个问题从苏葵这里转向他,巴尔显得非常惊讶。
    他早就做好不被接受的准备,却没有想到京大的学生不仅没有表现出排斥的态度,反而还对此非常感兴趣。
    当然最让他惊讶的是他们提出的问题。
    有些是他讲过的,而有些总结性的话他根本就没有提过。
    他很愿意回答每一个学生的问题,不论有多么简单。这代表他们认可这样的创作倾向,对于巴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