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175节(2/3)
他们下一步如何应对,是继续谈判还是直接打?
这些消息全部被汇总到外交部经由他们翻译然后汇报给领导。
苏葵在检查文件的时候就有人向她抱怨:“组长,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多两个人啊!”
“我觉得多两个人不够,之后说不定更忙,起码得多五个人才行。”
“你说我们这里什么时候才能像人家英文组俄文组一样受重视啊。”
大家都是一个部门的,这两个部门却一枝独秀,翻译人员众多,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而他们这里人才都快要断档了。
苏葵放下一份翻译文件,思考了一下:“我觉得我们这里应该没有这么惨吧?”
他们人数其实不是最少的,翻译科人最少的是阿拉伯语组,总共才五个人。
组里一位女同志叫苗雨的立刻道:“不,组长,我是觉得我们应该受到重视!”
徐闻英理智地思考了一下:“其实我们已经在逐渐受到重视了,人数不算少,大学那边马上就会为我们输送一批人才,假如以后我们和……”
他忽然停了停,看向苏葵,苏葵也正好看向他。这人还挺敏锐。
苏葵合上英文组那边最后一份资料,对现在办公室的九个人说道:“徐同志说得对,大家根本不用担忧,至于重不重视——”
想起之后马上要到来的大事,苏葵笑了笑:“恐怕到时候有得你们忙,说不定你都不想要这个重视了。”
几人都面面相觑。
有人正想要问什么,就见苏葵微微皱了皱眉:“这份资料怎么回事?”
她手里正拿着他们交给她审核的翻译文件。
“怎么了?”别看苏葵年纪轻轻的平时又一副温和可亲的样子,但只要她一严肃起来,看起来就特别威严,硬是让他们几个年纪比她大的人都被震住了。
一听有问题就赶紧过来了。
苏葵指着文件上面的一处:“这里怎么出现了两个名字,是哪位同志翻译的?”
这是非洲某个国家的驻华大使的名字,被音译成了两个名字。
“是我。”两位组员站了出来。
鉴于他们翻译的文件很长,都是每个人负责一部分翻译,哪里有问题直接找对应的人。
两人一看脸就红了,把头埋得低低的:“抱歉,组长,是我们失误了,马上就改正。”
外交翻译是有规定和程序的,不能想怎么翻就怎么翻,人名地名必须固定下来。
别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苏葵为此严肃起来不值得。之前翻译科就有人犯过这个错误,两个不一样的人名直接被送到了首长手里,被首长亲自指出来,批示他们请注意这个问题。
当时给编译组(当时还没有翻译科,只有秘书处领导下的编译组)的所有翻译人员都敲响了一个警钟,大家都觉得自己犯了错误,痛定思痛保证改过,没想到今天又出现这个失误。
苏葵问:“之前华新社的同志不是编了一词典过来吗,大家有没有看过?”
为了解决人名地名不统一的问题,华新社那边专门编了一本词典,英文法文都有,能让大家对照翻译。
“看了的。”那两位组员声音都小了,看是看了,但是没有完全记住或者说是记错了,就按照自己的记忆翻译了,结果就出现了这个情况。
苏葵并不是要批评谁,相反她的语气依旧是和缓的:“各位同志,你们在这里工作的时间都比我长,是这里的老同志了。既然选择当翻译,严谨认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态度,大家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不能忘记这个道理。”
虽然她的语气和缓,不紧不慢,但仍旧让两人觉得压力很大,再听了她一番话,更觉得抬不起头来,是羞愧的。干了这么多年工作了,还出这个错误,要不是苏葵这里发现了,文件交上去再被指出,他们才真是没脸了。
其余几人也都低下了头认错,尤其是苗雨:“抱歉,组长,是我没有检查仔细。”
他们不是翻译好就直接交给苏葵的,还有人做初稿的审核工作,结果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首长同志曾经告诉过我们,外交无小事。”苏葵没有说什么,却提到了首长说过的一句话,“现在我也要告诉大家一句,翻译也无小事。将翻译这座桥梁搭好,搭稳,也是首长对我们的要求。”
何况他们做的还是外交翻译,一点点小的失误可能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这个道理大家不是不明白,因此才更觉得自己不应该,纷纷向苏葵保证:“组长,我们以后一定更加严谨认真,保证再也不犯任何错误。”
“这倒不用。”见气氛凝重严肃,苏葵就缓和了一下,“我并不要求大家什么错误都不能犯,是人就会犯错误,我们要做的只是尽量减少,让错误不要走出这个门。”
这话好像很有道理,大家也感受到了组长安慰他们的心情。
就是大家看着她的背影觉得欲言又止。
是人就会犯错误?那她咋就不犯?
“……也有可能,她不是凡人吧。”有人幽幽说道。
*
中午的会议苏葵也参加了,部里领导遵照首长的指示,坚决不同
这些消息全部被汇总到外交部经由他们翻译然后汇报给领导。
苏葵在检查文件的时候就有人向她抱怨:“组长,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多两个人啊!”
“我觉得多两个人不够,之后说不定更忙,起码得多五个人才行。”
“你说我们这里什么时候才能像人家英文组俄文组一样受重视啊。”
大家都是一个部门的,这两个部门却一枝独秀,翻译人员众多,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而他们这里人才都快要断档了。
苏葵放下一份翻译文件,思考了一下:“我觉得我们这里应该没有这么惨吧?”
他们人数其实不是最少的,翻译科人最少的是阿拉伯语组,总共才五个人。
组里一位女同志叫苗雨的立刻道:“不,组长,我是觉得我们应该受到重视!”
徐闻英理智地思考了一下:“其实我们已经在逐渐受到重视了,人数不算少,大学那边马上就会为我们输送一批人才,假如以后我们和……”
他忽然停了停,看向苏葵,苏葵也正好看向他。这人还挺敏锐。
苏葵合上英文组那边最后一份资料,对现在办公室的九个人说道:“徐同志说得对,大家根本不用担忧,至于重不重视——”
想起之后马上要到来的大事,苏葵笑了笑:“恐怕到时候有得你们忙,说不定你都不想要这个重视了。”
几人都面面相觑。
有人正想要问什么,就见苏葵微微皱了皱眉:“这份资料怎么回事?”
她手里正拿着他们交给她审核的翻译文件。
“怎么了?”别看苏葵年纪轻轻的平时又一副温和可亲的样子,但只要她一严肃起来,看起来就特别威严,硬是让他们几个年纪比她大的人都被震住了。
一听有问题就赶紧过来了。
苏葵指着文件上面的一处:“这里怎么出现了两个名字,是哪位同志翻译的?”
这是非洲某个国家的驻华大使的名字,被音译成了两个名字。
“是我。”两位组员站了出来。
鉴于他们翻译的文件很长,都是每个人负责一部分翻译,哪里有问题直接找对应的人。
两人一看脸就红了,把头埋得低低的:“抱歉,组长,是我们失误了,马上就改正。”
外交翻译是有规定和程序的,不能想怎么翻就怎么翻,人名地名必须固定下来。
别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苏葵为此严肃起来不值得。之前翻译科就有人犯过这个错误,两个不一样的人名直接被送到了首长手里,被首长亲自指出来,批示他们请注意这个问题。
当时给编译组(当时还没有翻译科,只有秘书处领导下的编译组)的所有翻译人员都敲响了一个警钟,大家都觉得自己犯了错误,痛定思痛保证改过,没想到今天又出现这个失误。
苏葵问:“之前华新社的同志不是编了一词典过来吗,大家有没有看过?”
为了解决人名地名不统一的问题,华新社那边专门编了一本词典,英文法文都有,能让大家对照翻译。
“看了的。”那两位组员声音都小了,看是看了,但是没有完全记住或者说是记错了,就按照自己的记忆翻译了,结果就出现了这个情况。
苏葵并不是要批评谁,相反她的语气依旧是和缓的:“各位同志,你们在这里工作的时间都比我长,是这里的老同志了。既然选择当翻译,严谨认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态度,大家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不能忘记这个道理。”
虽然她的语气和缓,不紧不慢,但仍旧让两人觉得压力很大,再听了她一番话,更觉得抬不起头来,是羞愧的。干了这么多年工作了,还出这个错误,要不是苏葵这里发现了,文件交上去再被指出,他们才真是没脸了。
其余几人也都低下了头认错,尤其是苗雨:“抱歉,组长,是我没有检查仔细。”
他们不是翻译好就直接交给苏葵的,还有人做初稿的审核工作,结果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首长同志曾经告诉过我们,外交无小事。”苏葵没有说什么,却提到了首长说过的一句话,“现在我也要告诉大家一句,翻译也无小事。将翻译这座桥梁搭好,搭稳,也是首长对我们的要求。”
何况他们做的还是外交翻译,一点点小的失误可能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这个道理大家不是不明白,因此才更觉得自己不应该,纷纷向苏葵保证:“组长,我们以后一定更加严谨认真,保证再也不犯任何错误。”
“这倒不用。”见气氛凝重严肃,苏葵就缓和了一下,“我并不要求大家什么错误都不能犯,是人就会犯错误,我们要做的只是尽量减少,让错误不要走出这个门。”
这话好像很有道理,大家也感受到了组长安慰他们的心情。
就是大家看着她的背影觉得欲言又止。
是人就会犯错误?那她咋就不犯?
“……也有可能,她不是凡人吧。”有人幽幽说道。
*
中午的会议苏葵也参加了,部里领导遵照首长的指示,坚决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