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造才得好使,萧安那一手弹弓杀鸟弹无虚发的绝技,就是那般练下来的。
    之后三人便没有再多说其他事,只专心看这昌源镇里的商铺。
    昌源镇盛产米粮,自也是米铺居多,当地农户多将种出米粮高价卖与商户,再低价购买粗粮为食,再换以麻布,盐铁之物,看似过得还不错,过往民众少有苦色。
    然而这般不算苦楚只是对久居边关条件更为艰苦的萧安而言,在太孙吴的眼里,自己每日里享受的锦衣玉食与之一相比,震撼也是有的。
    萧安以往常从六关与京中来回,对昌源镇颇为了解,就这几年不曾过往了,这些商户里上了年纪的却还是眼熟,便只给太孙吴道:“这家仁善堂开了有三代了,现在坐堂的郎中有三十来岁,他儿子跟女儿三年前都还在学抓药,也不知现在学得如何了。”
    太孙吴看了那仁善堂一眼,只见上面三个朱红的大字有些掉漆,想来那牌匾已有许多年,再往大字左下角一看,竟有当地县府某一县令用印,当是官府颁发与药堂的。
    萧安又跟太孙吴道:“小地方一般人家里规矩也不多,男女都是要干活的,也不讲究男女避嫌,倒是比京中要爽快。”
    京中高门大户里多了,规矩重到连一般民众都要比外面的要讲究一番,最让萧安这自由自在的人不习惯。
    第037章 公子愿与我共骑?
    离了昌源镇,下一处有人多聚居的便是孟陵县。
    从昌源到孟陵县慢行得需七日,好在途中也有村庄几多,小镇一二,虽是没再有客栈,然而却也能寻农家或大户里借宿一二。
    从昌源镇离开那一日起,天气多有转凉,太孙吴自也加了衣裳,就是坐在马车里也没那般闷热。
    然而比起当初在马背上的那半日,即便是马车里也能软卧,到底还是不如在马上视野开阔,令人神清气爽。
    可萧安却再没请自己骑过马,在马车里呆了两日的太孙吴总觉得心里特不得劲,虽有几次暗示,然而萧安就是个大瞎子看不懂,颇让自己郁闷不已。
    身边的小太监是自幼伺候太孙吴的,自也看出了太孙吴的一点子心思,然而要让他开口,说是让萧安带太孙吴再骑马游玩却也是不敢的。
    一来是太孙吴坐马车里行程要比骑马的要快,如今白龙鱼服,恐有不妥,还是要早些到仪仗所在的孟陵县才好;二是太孙吴的身子不好,别说是骑马,一个不小心闪了腰,别人倒霉不怎的,他这个贴身伺候的却是必然的要死罪的。
    想他如今不过十来岁,进宫也不过才几年,当初就冲着比在家里日子好过才进的宫,可不想年纪轻轻就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