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2/4)
妇人家又能如何?你既已与叛逆之家脱离关系,可见你也是深明大义的,我为何怪你?”
梅锦再次叩头谢恩。
王太后面上再次露出笑容,道:“皇太孙念旧,记着你曾救他,好。梅氏,你对我皇孙儿有大功,如今想要什么?只管道来,我必赏你。”
梅锦道:“多谢太后。民妇有自知之明,岂敢居功?且从前已经赏过了。不敢再领。”
太后道:“先前归先前,这回是我的赏。”想了想,扭头对边上的姜太监道,“去,把我对紫玉柄的如意拿来,再拿套我年轻时戴过的头面,加两套宫装,赏了梅氏。”
姜太监应了,转身飞快去了。片刻便回来,身后跟了两个手捧物件的小太监,笑容满面地道:“梅氏,还不快谢过太后的赏。”
梅锦不再推拒,跪谢领了赏。太后摆了摆手,又与她说了些别的话,最后叫她退了下去。
等她一走,王太后面上的笑意便消失了,问边上的姜太监:“你怎么看?”
姜太监道:“禀太后,奴婢看她似乎并未说谎。看她也像是知事的,不是不知深浅、不顾好歹的人。”
王太后微微皱了皱眉,“我看着倒也还好。不像是不知进退的。只是我不放心的,还是璇儿那边。这孩子自进宫来,我看了他些时日,什么都好,就是心思有些重,有话也不跟我说。前些时候我说立季家孙女为正妃,我看他并不很热心,甚至有些不愿的样子。不是我多心。你想,他年少正当情窦初开,这梅氏如今没了夫家,人年轻,容貌也好,且从前还跟他有那么一段生死缘分。叫我如何能不多心?”
姜太监道:“方才那梅氏自己不也说了,皇太孙原本是想让她给皇上看病的。”
王太后摇了摇头,“皇上的病,神仙来了也救不了,璇儿是知道的。这里头没这么简单。季家是朝廷肱骨,内阁重臣,皇太孙初来乍到,没有根基,如今正需借季家之力固势。他家孙女与皇太孙正是良配。虽说以后是三宫六院,只这会儿的立妃之事,我不想看到任何岔子。”
姜太监点头:“太后所想不无道理。既如此,为绝后患,何不尽快提醒梅家,叫梅家尽快将她改嫁了?这梅氏若远远改嫁了,皇太孙那里即便有牵绊,自然也断了。”
“这梅氏是由尚福带过来的吧?”王太后沉吟了片刻,问道。
“禀太后,正是尚公公云南传旨时带来的。”
“先叫他来,我听听他怎么看这事,说不定知道的比咱们要多些。”王太后缓缓道。
……
尚福太监入了德懿宫,向王太后问安,王太后含笑与他说了几句后,话锋一转,道:“尚福,那个梅氏,听说是你奉了皇太孙旨意接她入京的?”
尚福道:“正是。老奴先前奉旨在山南西道监军,忽然接到朝廷要老奴去云南李氏那里传旨的敕令,急着要办差,想着也不过是件小事,便没来得及告知太后,还望太后宽恕老奴疏忽。”
王太后笑道:“我才说了一句,你就说了这么多,把我要说的都给堵回来了。我且问你,你可知道皇太孙为何要将这梅氏召入京城,还留她在东宫住了下去?”
尚福看了眼王太后。见她面上依然含笑,看着自己的一双眼里却隐隐含了异样之色,以他精明,稍加一想,如何猜不到王太后的意思?微微吃了一惊,忙道:“禀太后,这梅氏在昆州有些医名,从前也替替皇太孙治过病,皇太孙殿下是要她进京为皇上看病的。”
王太后笑了笑,“若真这样,我也就放心了。不是我多心,皇太孙立妃在即,东宫里忽然进来这么一个女子,和皇太孙又是旧识,我总归要问一声的。”
尚福心知王太后这是起了疑心。
离开云南前,李东庭既对他坦言心迹,梅锦又曾救过他的命,无论是人情还是道义,总归想替梅锦在王太后面前洗脱嫌疑的,急忙道:“禀太后,关于这梅氏,老奴倒确实有一事还没向太后禀告。”
王太后眼风扫了过来,“说来听听。”
“太后,老奴奉旨去云南向李氏传旨,顺道接这梅氏入京时,李氏土司在老奴面前曾特意提到这梅氏,叫老奴一路照看着她些,直言有意娶她为妻。老奴想,这梅氏既与李氏土司两情相悦,就差婚嫁了,皇太孙殿下那里,想必绝无阴私。”
王太后面露讶色,道:“竟还有这么一说?”
尚福想到李东庭那日递来的信封,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索性又道:“太后,老奴倒有个想法。西南用兵,朝廷正需李氏出力,他既钟情于这女子,太后何不赐婚李氏土司与这梅氏?既成了人之美事,老奴料李氏那里,也必感激太后恩典,越发忠心效力朝廷。”
王太后沉吟片刻,面露笑容,点头道:“尚福,今日叫你来问话,果然是问对了人。你言之有理。成人之美结良缘,我何乐而不为?这事就交给你去办,记住,须办的好看,越快越好!”
尚福躬身应下,匆匆转身要出去,又被王太后叫住,听她道:“且慢。这梅氏只是梅家庶女,梅家也不是什么体面门庭,且听说亲情淡薄,既要赐婚彰显朝廷对李氏恩典,若从梅家出嫁,分位不够重。你且去将梅氏再接到我这里,以
梅锦再次叩头谢恩。
王太后面上再次露出笑容,道:“皇太孙念旧,记着你曾救他,好。梅氏,你对我皇孙儿有大功,如今想要什么?只管道来,我必赏你。”
梅锦道:“多谢太后。民妇有自知之明,岂敢居功?且从前已经赏过了。不敢再领。”
太后道:“先前归先前,这回是我的赏。”想了想,扭头对边上的姜太监道,“去,把我对紫玉柄的如意拿来,再拿套我年轻时戴过的头面,加两套宫装,赏了梅氏。”
姜太监应了,转身飞快去了。片刻便回来,身后跟了两个手捧物件的小太监,笑容满面地道:“梅氏,还不快谢过太后的赏。”
梅锦不再推拒,跪谢领了赏。太后摆了摆手,又与她说了些别的话,最后叫她退了下去。
等她一走,王太后面上的笑意便消失了,问边上的姜太监:“你怎么看?”
姜太监道:“禀太后,奴婢看她似乎并未说谎。看她也像是知事的,不是不知深浅、不顾好歹的人。”
王太后微微皱了皱眉,“我看着倒也还好。不像是不知进退的。只是我不放心的,还是璇儿那边。这孩子自进宫来,我看了他些时日,什么都好,就是心思有些重,有话也不跟我说。前些时候我说立季家孙女为正妃,我看他并不很热心,甚至有些不愿的样子。不是我多心。你想,他年少正当情窦初开,这梅氏如今没了夫家,人年轻,容貌也好,且从前还跟他有那么一段生死缘分。叫我如何能不多心?”
姜太监道:“方才那梅氏自己不也说了,皇太孙原本是想让她给皇上看病的。”
王太后摇了摇头,“皇上的病,神仙来了也救不了,璇儿是知道的。这里头没这么简单。季家是朝廷肱骨,内阁重臣,皇太孙初来乍到,没有根基,如今正需借季家之力固势。他家孙女与皇太孙正是良配。虽说以后是三宫六院,只这会儿的立妃之事,我不想看到任何岔子。”
姜太监点头:“太后所想不无道理。既如此,为绝后患,何不尽快提醒梅家,叫梅家尽快将她改嫁了?这梅氏若远远改嫁了,皇太孙那里即便有牵绊,自然也断了。”
“这梅氏是由尚福带过来的吧?”王太后沉吟了片刻,问道。
“禀太后,正是尚公公云南传旨时带来的。”
“先叫他来,我听听他怎么看这事,说不定知道的比咱们要多些。”王太后缓缓道。
……
尚福太监入了德懿宫,向王太后问安,王太后含笑与他说了几句后,话锋一转,道:“尚福,那个梅氏,听说是你奉了皇太孙旨意接她入京的?”
尚福道:“正是。老奴先前奉旨在山南西道监军,忽然接到朝廷要老奴去云南李氏那里传旨的敕令,急着要办差,想着也不过是件小事,便没来得及告知太后,还望太后宽恕老奴疏忽。”
王太后笑道:“我才说了一句,你就说了这么多,把我要说的都给堵回来了。我且问你,你可知道皇太孙为何要将这梅氏召入京城,还留她在东宫住了下去?”
尚福看了眼王太后。见她面上依然含笑,看着自己的一双眼里却隐隐含了异样之色,以他精明,稍加一想,如何猜不到王太后的意思?微微吃了一惊,忙道:“禀太后,这梅氏在昆州有些医名,从前也替替皇太孙治过病,皇太孙殿下是要她进京为皇上看病的。”
王太后笑了笑,“若真这样,我也就放心了。不是我多心,皇太孙立妃在即,东宫里忽然进来这么一个女子,和皇太孙又是旧识,我总归要问一声的。”
尚福心知王太后这是起了疑心。
离开云南前,李东庭既对他坦言心迹,梅锦又曾救过他的命,无论是人情还是道义,总归想替梅锦在王太后面前洗脱嫌疑的,急忙道:“禀太后,关于这梅氏,老奴倒确实有一事还没向太后禀告。”
王太后眼风扫了过来,“说来听听。”
“太后,老奴奉旨去云南向李氏传旨,顺道接这梅氏入京时,李氏土司在老奴面前曾特意提到这梅氏,叫老奴一路照看着她些,直言有意娶她为妻。老奴想,这梅氏既与李氏土司两情相悦,就差婚嫁了,皇太孙殿下那里,想必绝无阴私。”
王太后面露讶色,道:“竟还有这么一说?”
尚福想到李东庭那日递来的信封,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索性又道:“太后,老奴倒有个想法。西南用兵,朝廷正需李氏出力,他既钟情于这女子,太后何不赐婚李氏土司与这梅氏?既成了人之美事,老奴料李氏那里,也必感激太后恩典,越发忠心效力朝廷。”
王太后沉吟片刻,面露笑容,点头道:“尚福,今日叫你来问话,果然是问对了人。你言之有理。成人之美结良缘,我何乐而不为?这事就交给你去办,记住,须办的好看,越快越好!”
尚福躬身应下,匆匆转身要出去,又被王太后叫住,听她道:“且慢。这梅氏只是梅家庶女,梅家也不是什么体面门庭,且听说亲情淡薄,既要赐婚彰显朝廷对李氏恩典,若从梅家出嫁,分位不够重。你且去将梅氏再接到我这里,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