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59节(2/3)
十名好手一直在那与众人说,林立文曾经对他们说过,他所有的种田法子都会想办法传授出去的……可这些人却还是每日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们。
此时,那十亩高产水稻也开始成熟。
作为高产粮培育田,便是此刻种子性能还不算稳定,但其收获也委实让人惊喜了。
十亩地,此刻一共收获稻谷四千一百六十斤有余!
亩产第一次破四百斤的高产量,委实狠狠惊了一把在场的所有人。
崔刺史欢喜到不行了,连连对着林立文夸了又夸。
夸了好一番后,平静些许的崔刺史便开口问道:“大郎,你这般收割,可是也要试种那再生稻?”经过上次林立文细致的解说后,崔刺史瞧着地里收割时留下一大截的植株,立刻就联想到了再生稻。
“大人,此地正是也要试种再生稻。”林立文在府城生活好歹几个月了,又仔细观察过当地的气候,觉得本地所种植的中稻也有一定希望在此种植成功再生稻。
“甚好!”崔刺史很是高兴的还说道:“先前过来时,我瞧着早先那些田地里的作物,长势也很不错!”
再生稻且不说了,都已经抽穗出一大片。饶是崔刺史再不懂农事,也能看出来其成功性很大了。
至于稻稻套作与稻豆套作,以及后面再度插秧种植下来的第二季稻的那些稻田里,眼下全都是绿油油的一片,让人瞧见了心里便欢喜。
崔刺史更知晓,林立文这次种植成功后能带给他的是什么。因此崔刺史现在是越看林立文越喜欢,语气格外和蔼可亲的对林立文说道:“大郎,后面若是还有什么需要本官协助的,你只管来寻我!”
“多谢大人!”林立文笑着说道:“此次水稻两收试种,若非能得大人这般全力相助,委实难以成功。”
这话果然又哄得崔刺史哈哈大笑。
待到回到刺史府时,崔刺史面上仍能让人瞧出他此时的心情甚好:“士昭,如今你觉得林立文此人如何?”
“此人有才,且为人很是不错。”冯文书张嘴也夸道。
自打林立文来了牧州后,崔刺史只除了最开始的拨款银钱三百两,后面林立文完全未让崔刺史帮忙过。可是种植成功后,功绩对方却没少往崔刺史身上放。那么作为崔刺史的心腹幕僚,利益也是相关者,冯文书委实也很难不去喜欢这样的人。
“他这是聪明。”崔刺史笑着点了点头,很是认同了冯文书的话。然而他此刻脑海中,想到的却是去年林立文刚从吉州成功推广棉花种植回来一事。
那时候,林立文身上还带着朝中王党的标签。
作为朝中政敌,为了压制王党的崛起,崔氏派系委实没少反对永兴帝提拔林立文。尤其是林立文刚从吉州立了大功回来时,崔氏一党更是坚决反对林立文成为屯田司主官。
别小瞧了如今的屯田司,它已不再是前朝时期只有虚职的部门了。永兴帝从继位的那一年起,朝中百官便感受到了他对农事的重视度。
而作为掌管朝中户部的崔党还比旁人更清楚,永兴帝之所以这么对农事重视,不仅仅是为着民生,更是为着一项即将到来的有关于赋税征收的政令。
现如今皇朝所使用的税收政令是有点类似于秦朝时期的“户调法”,朝廷赋税是以户为单位对老百姓进行增收的。这就导致会出现一个现象,老百姓们为了能少上缴赋税,便尽可能的不去分家。
而百姓不肯分家,朝廷能增收上来的赋税便有限。因此,这项赋税增收的政策,在永兴帝看来是急需要改革的。
可如赋税征收这种大动作的政策改革,永兴帝必然是不能贸贸然便去改动的。
所以永兴帝才会格外的重视农事,这就跟朝廷之前鼓励老百姓开荒是一个道理,它不单单只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好。对统治者而言,多收来赋税从而增强国力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只要百姓生活一旦变好,朝廷所计划许久的赋税征收改革也就可以开始实施了。
所以在原书的剧情里,便是没有林立文的穿越,朝廷也还是对赋税征收进行了改革。而那时,正是原身嫉妒原男主林立泽,趁他即将参加科考时对其下药……
原身当时所有的心思全放在原男主抢了他念书的机会,放在对林家众人的怨恨上。便认为是自己下毒时不够小心被林杨氏发现了,才导致林家分家的。
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便是当时朝廷下达了一项政策。强制要求凡老百姓家中有两子或以上时,子满十八且成家者,必须分家另立户口……所以即便没有原主对原男主下毒那一出,林家分家也是必然的。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林立文在其中的重要性便可知了。
对上,林立文能帮助永兴帝减少赋税改革后,百姓们对朝廷的怨愤。
对下,林立文的种田本事能帮助老百姓们在朝廷下达赋税改革后,有承受得起的能力。并且按照林立文在农事上的天赋来看,便是赋税改革后,老百姓上缴完需要多缴纳的赋税后,余粮还能比过去更多。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他身上带有王党标签时,又怎能不让朝中崔党想要将其压制下去!
此时,那十亩高产水稻也开始成熟。
作为高产粮培育田,便是此刻种子性能还不算稳定,但其收获也委实让人惊喜了。
十亩地,此刻一共收获稻谷四千一百六十斤有余!
亩产第一次破四百斤的高产量,委实狠狠惊了一把在场的所有人。
崔刺史欢喜到不行了,连连对着林立文夸了又夸。
夸了好一番后,平静些许的崔刺史便开口问道:“大郎,你这般收割,可是也要试种那再生稻?”经过上次林立文细致的解说后,崔刺史瞧着地里收割时留下一大截的植株,立刻就联想到了再生稻。
“大人,此地正是也要试种再生稻。”林立文在府城生活好歹几个月了,又仔细观察过当地的气候,觉得本地所种植的中稻也有一定希望在此种植成功再生稻。
“甚好!”崔刺史很是高兴的还说道:“先前过来时,我瞧着早先那些田地里的作物,长势也很不错!”
再生稻且不说了,都已经抽穗出一大片。饶是崔刺史再不懂农事,也能看出来其成功性很大了。
至于稻稻套作与稻豆套作,以及后面再度插秧种植下来的第二季稻的那些稻田里,眼下全都是绿油油的一片,让人瞧见了心里便欢喜。
崔刺史更知晓,林立文这次种植成功后能带给他的是什么。因此崔刺史现在是越看林立文越喜欢,语气格外和蔼可亲的对林立文说道:“大郎,后面若是还有什么需要本官协助的,你只管来寻我!”
“多谢大人!”林立文笑着说道:“此次水稻两收试种,若非能得大人这般全力相助,委实难以成功。”
这话果然又哄得崔刺史哈哈大笑。
待到回到刺史府时,崔刺史面上仍能让人瞧出他此时的心情甚好:“士昭,如今你觉得林立文此人如何?”
“此人有才,且为人很是不错。”冯文书张嘴也夸道。
自打林立文来了牧州后,崔刺史只除了最开始的拨款银钱三百两,后面林立文完全未让崔刺史帮忙过。可是种植成功后,功绩对方却没少往崔刺史身上放。那么作为崔刺史的心腹幕僚,利益也是相关者,冯文书委实也很难不去喜欢这样的人。
“他这是聪明。”崔刺史笑着点了点头,很是认同了冯文书的话。然而他此刻脑海中,想到的却是去年林立文刚从吉州成功推广棉花种植回来一事。
那时候,林立文身上还带着朝中王党的标签。
作为朝中政敌,为了压制王党的崛起,崔氏派系委实没少反对永兴帝提拔林立文。尤其是林立文刚从吉州立了大功回来时,崔氏一党更是坚决反对林立文成为屯田司主官。
别小瞧了如今的屯田司,它已不再是前朝时期只有虚职的部门了。永兴帝从继位的那一年起,朝中百官便感受到了他对农事的重视度。
而作为掌管朝中户部的崔党还比旁人更清楚,永兴帝之所以这么对农事重视,不仅仅是为着民生,更是为着一项即将到来的有关于赋税征收的政令。
现如今皇朝所使用的税收政令是有点类似于秦朝时期的“户调法”,朝廷赋税是以户为单位对老百姓进行增收的。这就导致会出现一个现象,老百姓们为了能少上缴赋税,便尽可能的不去分家。
而百姓不肯分家,朝廷能增收上来的赋税便有限。因此,这项赋税增收的政策,在永兴帝看来是急需要改革的。
可如赋税征收这种大动作的政策改革,永兴帝必然是不能贸贸然便去改动的。
所以永兴帝才会格外的重视农事,这就跟朝廷之前鼓励老百姓开荒是一个道理,它不单单只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好。对统治者而言,多收来赋税从而增强国力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只要百姓生活一旦变好,朝廷所计划许久的赋税征收改革也就可以开始实施了。
所以在原书的剧情里,便是没有林立文的穿越,朝廷也还是对赋税征收进行了改革。而那时,正是原身嫉妒原男主林立泽,趁他即将参加科考时对其下药……
原身当时所有的心思全放在原男主抢了他念书的机会,放在对林家众人的怨恨上。便认为是自己下毒时不够小心被林杨氏发现了,才导致林家分家的。
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便是当时朝廷下达了一项政策。强制要求凡老百姓家中有两子或以上时,子满十八且成家者,必须分家另立户口……所以即便没有原主对原男主下毒那一出,林家分家也是必然的。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林立文在其中的重要性便可知了。
对上,林立文能帮助永兴帝减少赋税改革后,百姓们对朝廷的怨愤。
对下,林立文的种田本事能帮助老百姓们在朝廷下达赋税改革后,有承受得起的能力。并且按照林立文在农事上的天赋来看,便是赋税改革后,老百姓上缴完需要多缴纳的赋税后,余粮还能比过去更多。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他身上带有王党标签时,又怎能不让朝中崔党想要将其压制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