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168节(2/3)
上的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同时自己也在跟着这些人一起吸收大家的擅长处。
林立文还将这些人的擅长处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在临近过年时,林立文入宫请见永兴帝了。
李家和大皇子的事发生后,对永兴帝来讲,他心中也并不好过。因此也就那么短短时日没见,林立文瞧着永兴帝的精神状态便又差了些。
见着永兴帝这般,林立文心中也不由得暗叹了一口气。
不过能做君王者,心性也远非常人。
这段时日以来,永兴帝确实心中较为沉闷郁结。但瞧见林立文来了后,永兴帝还是给了他笑脸:“大郎今日入宫,可是有何要事?”
要说永兴帝,跟林立文做了近二十年的君臣了,对这个林大郎的品性和为人也算是看得十分透彻了。
一般情况下,若无要事的话,林立文几乎从不进宫。所以有时候,永兴帝也觉得林立文挺有自知之明的,最起码在做官这事上,他确实不大行。
不过许是瞧了太多的会做官的人,永兴帝反倒还挺喜欢林立文这般的。再者,林立文虽不会做官,在做事上,却一直都让永兴帝很满意。
也如永兴帝所预测的一样,接下来林立文便跟永兴帝说起了他这次进宫的目的。
林立文说道:“臣,恳求圣上一件事。”
永兴帝听了这话后,用着很平静的目光看向林立文。
林立文并没有直接说是什么事,他反倒先对永兴帝先说起了他这些年,在各府州外放,负责某种农作物种植时所看到的景象。
“早些年时,良种尚未得以培育……”那时候,皇朝各地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毕生的追求也莫过于吃饱这般最简单的心愿了。然而后来,良种得以培育了好些出来,《农学》一书也随着培育好的粮种,一起被朝廷推广至各府州。
如那良种尚且还好些,在朝廷推广下去后,大部分的老百姓也种植了起来。但那《农学》书里面所写的种植技术,寻常百姓依旧不知。
朝廷一直便看重教化百姓,因此各地主官的职责之一,便有教化百姓这一出。但要林立文看来,这种教化不单单是思想上的,也还应该有生活技能上的。
封建社会下,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最需要朝廷教授他们什么样的生活技能?
自然是跟种地相关的。
民富国强。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司稼寺的前身——司农寺出现。
最开始的司农:司农者,田官也(1),其主要职责便是“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2)
但后来,司农寺改为司稼寺,田官就变成了如今的“京官”。其过去主要负责的教授百姓稼穑农桑一事,也不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了。
当然,林立文此刻提起这些,也并非要改制司稼寺。对现有部门官职做改制一事牵扯太大,即便是永兴帝肯同意,只怕那些朝臣们也不会答应。
对于林立文来说,能通过司稼寺考核,进入到那官办农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善农事的好手。所以每一个这样的人才,林立文都想把他用起来。所谓的特制科考核,只是林立文根据朝廷当时的需求,先将一部分在茶树种植上出色的人选□□,去解决朝廷暂时最急需的部分。
之后的这一部分人,有擅长者去到擅长领域去做事。再剩余的那些,既然各地主官皆有征收赋税,教化百姓等职责,那么何不选拔一些善农事者作为下属,分配至各府州协助当地刺史,教导百姓稼穑农桑呢?
而这,也是林立文之前提议开设官办农学,增设特制科的最终目的。
事实上,面对永兴帝的老去,林立文也慌了。只是这种慌,林立文并非是在慌自己的前程。
林立文只是很清楚,如永兴帝这般看重农业,支持他做事的君主实难碰见了。所以林立文的慌,更多的是着急。
林立文着急有些事情,如果现在还不去做,将来他很可能便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
因此,林立文在说完那些话后,便朝着永兴帝行了一个大礼,躬身拜在地上。
这一拜,便是好长时间的安静。
久到林立文忍不住闭上眼,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了起来。
终于,上头传来了永兴帝的声音:“可。”
“臣,谢圣上。”这话喊出来后,林立文才发觉长久的等待下,自己的声音都跟变了。
第205章 再招
永兴三十六年冬,腊月初九。
眼见着马上便要过年了,然这一日的早朝上,众朝臣们再一次惊讶的发现,那位林大郎再次出现在了这朝堂之上。
说起来这位林大郎,官做的也很是有些与众不同。不敢说什么后无来者,但绝对可以称得上一句前无古人了。
虽是京官,可大多数的时间里,林立文都是被外放去了外地。少部分能留在京中的时候,林立文又多在庄子上忙那培育良种的事。
朝会林立文没来上过几次,便是永兴帝赏赐给他的京城坊内的那座上好的宅子,林立文也没去住过几回。
也就是上次林立文从益州回来后,因着永兴帝同意了他开设官
林立文还将这些人的擅长处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在临近过年时,林立文入宫请见永兴帝了。
李家和大皇子的事发生后,对永兴帝来讲,他心中也并不好过。因此也就那么短短时日没见,林立文瞧着永兴帝的精神状态便又差了些。
见着永兴帝这般,林立文心中也不由得暗叹了一口气。
不过能做君王者,心性也远非常人。
这段时日以来,永兴帝确实心中较为沉闷郁结。但瞧见林立文来了后,永兴帝还是给了他笑脸:“大郎今日入宫,可是有何要事?”
要说永兴帝,跟林立文做了近二十年的君臣了,对这个林大郎的品性和为人也算是看得十分透彻了。
一般情况下,若无要事的话,林立文几乎从不进宫。所以有时候,永兴帝也觉得林立文挺有自知之明的,最起码在做官这事上,他确实不大行。
不过许是瞧了太多的会做官的人,永兴帝反倒还挺喜欢林立文这般的。再者,林立文虽不会做官,在做事上,却一直都让永兴帝很满意。
也如永兴帝所预测的一样,接下来林立文便跟永兴帝说起了他这次进宫的目的。
林立文说道:“臣,恳求圣上一件事。”
永兴帝听了这话后,用着很平静的目光看向林立文。
林立文并没有直接说是什么事,他反倒先对永兴帝先说起了他这些年,在各府州外放,负责某种农作物种植时所看到的景象。
“早些年时,良种尚未得以培育……”那时候,皇朝各地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毕生的追求也莫过于吃饱这般最简单的心愿了。然而后来,良种得以培育了好些出来,《农学》一书也随着培育好的粮种,一起被朝廷推广至各府州。
如那良种尚且还好些,在朝廷推广下去后,大部分的老百姓也种植了起来。但那《农学》书里面所写的种植技术,寻常百姓依旧不知。
朝廷一直便看重教化百姓,因此各地主官的职责之一,便有教化百姓这一出。但要林立文看来,这种教化不单单是思想上的,也还应该有生活技能上的。
封建社会下,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最需要朝廷教授他们什么样的生活技能?
自然是跟种地相关的。
民富国强。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司稼寺的前身——司农寺出现。
最开始的司农:司农者,田官也(1),其主要职责便是“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2)
但后来,司农寺改为司稼寺,田官就变成了如今的“京官”。其过去主要负责的教授百姓稼穑农桑一事,也不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了。
当然,林立文此刻提起这些,也并非要改制司稼寺。对现有部门官职做改制一事牵扯太大,即便是永兴帝肯同意,只怕那些朝臣们也不会答应。
对于林立文来说,能通过司稼寺考核,进入到那官办农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善农事的好手。所以每一个这样的人才,林立文都想把他用起来。所谓的特制科考核,只是林立文根据朝廷当时的需求,先将一部分在茶树种植上出色的人选□□,去解决朝廷暂时最急需的部分。
之后的这一部分人,有擅长者去到擅长领域去做事。再剩余的那些,既然各地主官皆有征收赋税,教化百姓等职责,那么何不选拔一些善农事者作为下属,分配至各府州协助当地刺史,教导百姓稼穑农桑呢?
而这,也是林立文之前提议开设官办农学,增设特制科的最终目的。
事实上,面对永兴帝的老去,林立文也慌了。只是这种慌,林立文并非是在慌自己的前程。
林立文只是很清楚,如永兴帝这般看重农业,支持他做事的君主实难碰见了。所以林立文的慌,更多的是着急。
林立文着急有些事情,如果现在还不去做,将来他很可能便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
因此,林立文在说完那些话后,便朝着永兴帝行了一个大礼,躬身拜在地上。
这一拜,便是好长时间的安静。
久到林立文忍不住闭上眼,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了起来。
终于,上头传来了永兴帝的声音:“可。”
“臣,谢圣上。”这话喊出来后,林立文才发觉长久的等待下,自己的声音都跟变了。
第205章 再招
永兴三十六年冬,腊月初九。
眼见着马上便要过年了,然这一日的早朝上,众朝臣们再一次惊讶的发现,那位林大郎再次出现在了这朝堂之上。
说起来这位林大郎,官做的也很是有些与众不同。不敢说什么后无来者,但绝对可以称得上一句前无古人了。
虽是京官,可大多数的时间里,林立文都是被外放去了外地。少部分能留在京中的时候,林立文又多在庄子上忙那培育良种的事。
朝会林立文没来上过几次,便是永兴帝赏赐给他的京城坊内的那座上好的宅子,林立文也没去住过几回。
也就是上次林立文从益州回来后,因着永兴帝同意了他开设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