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7节(2/3)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田蓝作出茫然的模样,直接走进屋,漫不经心道:“连累啥呀?”
孔老师没说话,只倒了一杯水送到田蓝手边:“喝吧,温度刚刚好。”
田蓝笑眯眯的,接过水,一饮而尽,然后咂吧嘴巴感叹:“这水真甜。”
说着她从口袋里掏出用皮筋扎了的头发,直接推过去,“我不能白喝你的水,这个,就当是交换吧。”
孔老师这才盯着她剪得短短的头发看,焦急不已:“你这孩子!快,拿回去,我不需要。”
田蓝脸上笑容不变:“剪都剪了,我也接不上去。头发没了可以再长,人被冤枉了,总有一天可以洗刷冤屈。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反围剿时也曾被排挤,一直到后来才确定他的领导地位。人生的路,长着呢。活着,咬牙活下去,是非曲直终有一天会有明断。谁是铮铮君子,谁是魑魅魍魉,终将会在阳光下大白于天下。”
她笑着拍拍手,朝孔老师微微欠身,“您忙着,我得找曾技术员有事,再见。”
她推门出去时,迎头撞见了冯祥生。后者见到她,下意识地将手上的东西藏到了身后。
田蓝没询问对方的来意,反而先笑着解释:“我找曾老师呢,结果跑错屋了,讨了碗水喝。你也嘴巴渴了吗?”
冯祥生赶紧点头:“是啊,是啊,天太热了。咱们收完麦子可得赶紧下雨啊。”
田蓝反对:“那还有蚕豆没收呢?”
冯祥生不假思索:“蚕豆外头不还包着壳呢,你还怕在地里发芽啊?”
田蓝笑道:“这也是啊,那还是赶紧下雨吧。也好种庄稼。”
两人就像闲聊一样打完招呼,各自散开。
田蓝假装没看到冯祥生手上抓着的草帽,冯祥生也没追问怎么她会连曾技术员的家都找错了,就心照不宣。
哎呀呀,田蓝一边走一边感慨,自己做事还是不接地气。明明是女同志,居然对女同志的了解还不如男知青。
就说这个孔老师的阴阳头问题吧,她弄个辫子让人家想办法变成假发套在脑袋上,那技术难度该有多高啊,哪里是帮忙,简直就是给人添乱。
像冯祥生拿来了草帽,就合适得不行。宁甘的夏天太阳大,日照时间长,谁出门不带草帽不包头巾?太正常不过了。
她拍着自己的脑袋,一路走到转弯处,迎头又撞见了熟人。
杜忠江跟他弟弟站在电线杆子下,正伸长的脖子往前看。
田蓝心念微动,笑着打招呼:“乘凉啊,那你们可小心蚊子,我先回去了。”
宁甘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那么炎热,晚风吹在人身上,却带着徐徐凉意,还混杂着不知名的花香。
这样宁静的夏夜,实在值得一夜好眠。
因为我们都在爱与善意中长大。
第27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不知道是宁甘地方偏僻, 距离全国运动中心太过于遥远,革.命之火燃烧起来不容易;还是军垦农场的首要工作,是保证粮食丰收上下, 领导多一心扑在夏收夏种上, 使得革命运动缺少有力的支持,难以壮大;又或者这场运动早期的特点就是枪.杆子单方面碾压收割笔杆子, 普通民众的参与度其实不算高。
总之, 麦收时节田头发生的那出游.行闹剧, 就像是不合时宜的滑稽剧演员跑错了剧场, 在遭受了观众的奚落嘲笑之后, 不得不灰溜溜地赶紧夹着尾巴躲到了角落里, 没能再掀起大波澜。
唉, 实在是有心革.命, 无力回天。天时地利人和, 他们哪条都没站住。
就说停课闹革.命吧,你6月份才开始停课,那7月份都放暑假了, 你停不停不都是那么回事吗?
尤其是农场,哪年6月不放农忙假呀。校长老师一离开学校, 他们在想抓人就千辛万苦,因为所有人都是披星出戴月归,在农田里头忙活啊。
这麦子老高, 人人都戴着草帽,想找人哪有那么简单。
他们没办法, 想退而求其次, 再到文史研究部门去抓几个反.动学术权威。可惜军垦农场农忙时节的规矩就是, 除了一线工人保生产之外, 全体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得下田劳动,好抢天时。
再让他们去田里找人,那叫朱团长撞见了,不是现成的送人头吗?
所以一心想要在革.命中建功立业的干部二代们愣是没逮着机会,还被抓着一块儿下田干活。
什么,你说麦子收完了,不忙了?
你眼睛瞎啊,蚕豆长在那里你看不到?这么多蚕豆不赶紧收上来,趁着雨季上没做大酱料;你想烂在田里不成?崽卖爷田不心疼,一个个从哪儿学来的这些奢靡之风。
蚕豆收完了就想闹腾了?做梦!点夏玉米种谷子,秋天还想不想吃上饭?想的话赶紧动起来。
播种完了就算了事了?你们到底是不是农场子弟?忘了还有棉花要打顶土豆要挖油葵要收吗?一个个,不自己下地就搞不清楚东南西北了是不是?赶紧的,还不快去干活。
看,即便是席卷全国的运动,到了各个地方上,一把手的态度也很关键。
宁甘冬天长,所谓夏忙就是整个夏天一直忙。
孔老师没说话,只倒了一杯水送到田蓝手边:“喝吧,温度刚刚好。”
田蓝笑眯眯的,接过水,一饮而尽,然后咂吧嘴巴感叹:“这水真甜。”
说着她从口袋里掏出用皮筋扎了的头发,直接推过去,“我不能白喝你的水,这个,就当是交换吧。”
孔老师这才盯着她剪得短短的头发看,焦急不已:“你这孩子!快,拿回去,我不需要。”
田蓝脸上笑容不变:“剪都剪了,我也接不上去。头发没了可以再长,人被冤枉了,总有一天可以洗刷冤屈。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反围剿时也曾被排挤,一直到后来才确定他的领导地位。人生的路,长着呢。活着,咬牙活下去,是非曲直终有一天会有明断。谁是铮铮君子,谁是魑魅魍魉,终将会在阳光下大白于天下。”
她笑着拍拍手,朝孔老师微微欠身,“您忙着,我得找曾技术员有事,再见。”
她推门出去时,迎头撞见了冯祥生。后者见到她,下意识地将手上的东西藏到了身后。
田蓝没询问对方的来意,反而先笑着解释:“我找曾老师呢,结果跑错屋了,讨了碗水喝。你也嘴巴渴了吗?”
冯祥生赶紧点头:“是啊,是啊,天太热了。咱们收完麦子可得赶紧下雨啊。”
田蓝反对:“那还有蚕豆没收呢?”
冯祥生不假思索:“蚕豆外头不还包着壳呢,你还怕在地里发芽啊?”
田蓝笑道:“这也是啊,那还是赶紧下雨吧。也好种庄稼。”
两人就像闲聊一样打完招呼,各自散开。
田蓝假装没看到冯祥生手上抓着的草帽,冯祥生也没追问怎么她会连曾技术员的家都找错了,就心照不宣。
哎呀呀,田蓝一边走一边感慨,自己做事还是不接地气。明明是女同志,居然对女同志的了解还不如男知青。
就说这个孔老师的阴阳头问题吧,她弄个辫子让人家想办法变成假发套在脑袋上,那技术难度该有多高啊,哪里是帮忙,简直就是给人添乱。
像冯祥生拿来了草帽,就合适得不行。宁甘的夏天太阳大,日照时间长,谁出门不带草帽不包头巾?太正常不过了。
她拍着自己的脑袋,一路走到转弯处,迎头又撞见了熟人。
杜忠江跟他弟弟站在电线杆子下,正伸长的脖子往前看。
田蓝心念微动,笑着打招呼:“乘凉啊,那你们可小心蚊子,我先回去了。”
宁甘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那么炎热,晚风吹在人身上,却带着徐徐凉意,还混杂着不知名的花香。
这样宁静的夏夜,实在值得一夜好眠。
因为我们都在爱与善意中长大。
第27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不知道是宁甘地方偏僻, 距离全国运动中心太过于遥远,革.命之火燃烧起来不容易;还是军垦农场的首要工作,是保证粮食丰收上下, 领导多一心扑在夏收夏种上, 使得革命运动缺少有力的支持,难以壮大;又或者这场运动早期的特点就是枪.杆子单方面碾压收割笔杆子, 普通民众的参与度其实不算高。
总之, 麦收时节田头发生的那出游.行闹剧, 就像是不合时宜的滑稽剧演员跑错了剧场, 在遭受了观众的奚落嘲笑之后, 不得不灰溜溜地赶紧夹着尾巴躲到了角落里, 没能再掀起大波澜。
唉, 实在是有心革.命, 无力回天。天时地利人和, 他们哪条都没站住。
就说停课闹革.命吧,你6月份才开始停课,那7月份都放暑假了, 你停不停不都是那么回事吗?
尤其是农场,哪年6月不放农忙假呀。校长老师一离开学校, 他们在想抓人就千辛万苦,因为所有人都是披星出戴月归,在农田里头忙活啊。
这麦子老高, 人人都戴着草帽,想找人哪有那么简单。
他们没办法, 想退而求其次, 再到文史研究部门去抓几个反.动学术权威。可惜军垦农场农忙时节的规矩就是, 除了一线工人保生产之外, 全体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得下田劳动,好抢天时。
再让他们去田里找人,那叫朱团长撞见了,不是现成的送人头吗?
所以一心想要在革.命中建功立业的干部二代们愣是没逮着机会,还被抓着一块儿下田干活。
什么,你说麦子收完了,不忙了?
你眼睛瞎啊,蚕豆长在那里你看不到?这么多蚕豆不赶紧收上来,趁着雨季上没做大酱料;你想烂在田里不成?崽卖爷田不心疼,一个个从哪儿学来的这些奢靡之风。
蚕豆收完了就想闹腾了?做梦!点夏玉米种谷子,秋天还想不想吃上饭?想的话赶紧动起来。
播种完了就算了事了?你们到底是不是农场子弟?忘了还有棉花要打顶土豆要挖油葵要收吗?一个个,不自己下地就搞不清楚东南西北了是不是?赶紧的,还不快去干活。
看,即便是席卷全国的运动,到了各个地方上,一把手的态度也很关键。
宁甘冬天长,所谓夏忙就是整个夏天一直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