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146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定!把整个民宿都包下来!
    不把新剧本打磨好, 他们就住在这里不走了!
    鲁心然就这样一脸懵逼地接到了她担任店长后的第一个订单。
    人家导演特别财大气粗, 直接把她们民宿整个包下来了,而且客户只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民宿这几天不要准备什么精致的餐点,就做点本地的农家土菜,越土越好!
    这还不简单?
    郝帅灵机一动,直接找江小满借人,请他帮忙,从村里找一个会做饭的嫂子,饭菜味道也不强求了,毕竟“越土越好”嘛~
    江小满问了郎英,正好山樱嫂子最近没啥事,索性让她上山来帮忙做几天饭。民宿定价高,给的工钱也不低,住店厨师一天能赚三百块钱呢。
    梁导和姜元,外加他带来的编剧江月明,三个人就好像三条小尾巴,恨不得一天24小时缀在江有粮屁股后面,“听江老汉讲那过去的故事”。
    儿子在山下忙着盖厂房,江老汉也确实寂寞,正好这几个客人都爱听他讲古,梁导还是个老烟枪,动不动就给他递烟,可把江有粮给捧得飘飘欲仙,聊起当年那些往事,那叫一个知无不言——
    王宪老师跟村里人平时是怎么相处的?那可有得说了!
    一开始大家也挺拘谨的,毕竟人家是大教授,他们山民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嘛。
    可真正接触了才发现,王老师亲切又随和,就像自己家上了大学也没忘本的晚辈,睡在老乡家里,一睁眼发现墙角趴着只大老鼠,会淡定地拿起拖鞋,精准丢过去。
    跟着他们连吃好几天烧洋芋,会大声嚷嚷着肚子里一点油水没有,缠着老乡让人家割一条腊肉下来打牙祭。
    最好笑的是,发现这位大教授为人亲切长得又好,关键是还没结婚之后,郎山的乡亲们便蠢蠢欲动起来。
    家里有闺女待嫁的,三天两头在家里煮好了腊肉洋芋饭,让闺女去给在地里干活的王老师送饭。
    还有热情的妹子假装打猪草、掰笋子、挖野菜的,王宪去哪座山头,她们就往哪个山头跑,还给王宪唱山歌,唱的王老师一张老脸羞得通红,手里的锄头差点锄到脚上去。
    面对山妹子们的热情,王宪原本还有些逃避,可当他们引进的红皮洋芋推广受阻,害羞的王老师终于放下矜持,仗着自己受婶娘嫂子阿妹们的欢迎,带着他们的新品洋芋种,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推广。
    也不知道是被王老师的皮相所迷惑,还是觉得种了这新品种洋芋,万一中途遇到什么技术问题了,可以“顺便”把王老师请到家里来指导一下,总之,王宪跑过的村子,几乎每个村都有那么几家预定了一些新洋芋种。
    这些洋芋种,就好像星星点点的火苗,很快便在四里八乡蔓延开来。
    原因无他,尊敬的王老师,真的没有骗他们!
    新品种的洋芋不但产量更高,果实形状更好看,而且皮薄肉脆,刚挖出来的洋芋,洗干净之后连皮都能一起吃。
    最主要的是,这种洋芋蒸煮或者烤熟需要的时间似乎更短,这就意味着做饭的时候就能节省更多的柴火。
    在一根柴都要自己上山背回来的农村,能少去山里背几次柴,谁不愿意啊?
    就这样,王老师以自己的“美色”开道,成功推广了他们的新品种洋芋……
    导演和主角都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编剧江月明也听得心潮澎湃。
    她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她要塑造一个和以往新闻报道里灰头土脸的扶贫干部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形象!
    想想吧!一个高学历、高颜值,又很接地气的扶贫干部,谁不爱呢?
    再想想这么具有个人魅力的基层干部,却意外牺牲在了扶贫路上,编剧光是脑补一下,就忍不住替观众心梗了。
    呜呜呜~她真的不想虐的,这一切都是导演和影帝的锅!
    幽静的禅修民宿,给编剧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环境。
    导演和主角也没有来烦他,而是跟着江有粮到处跑,重新沿着王宪老师当年的扶贫路走了一遍。
    当年的扶贫路,在王宪牺牲的那一年,终于等到了上面的拨款。
    如今,这条路已经变成了县道的一部分,属于郎山镇的这一段,被命名为“富平路”,这也是当年王老师的心愿。
    站在这条路上,看着来往的车辆,导演和影帝眼底涌起一阵热流,情怀和使命感直接拉满!
    “该回去了……”导演喃喃道。
    “是啊,可以回去了……”影帝握紧了拳头。
    即便新版的剧本还没有创作出来,可是,俩人似乎都想到了,接下来要如何塑造王宪这样一个新时代扶贫干部的形象。
    离开郎山的前一夜,江小满亲自下厨,邀请导演和影帝一行,吃了一顿他自创的洋芋宴——
    主食依然是当年王宪老师百吃不厌的洋芋腊肉饭。
    中间一个不锈钢大盆,里面装了满满一盆洋芋烧鸡块,江有粮听说他们要把王宪老师的故事拍成电影,特意杀了家里最重的一只大公鸡!
    旁边稍小一点的不锈钢盆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