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143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应下后,助理没有离开,他咬咬牙,继续汇报最新得到的消息“您让投资部评估的京东电商,刚刚接受了嘉谷齐政的投资……”
    方荣轩眼里利芒闪过,“嗯……”
    助理连忙递上调查报告。
    方荣轩一目十行,随即“呵呵”笑了起来。
    “真有意思……”
    助理背脊更加发凉。
    方荣轩看好京东,刚指示投资部对其进行相关的价值评估,齐政就抢先下手了——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方荣轩不知道有齐政这种bug的存在,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公司里出了内鬼。
    他气极而笑,随手将报告扔在桌上,此时京东的投资已经不是重点。
    只是他不知道,齐政所拥有的这15的京东股份,就算经过各种风投稀释下去,也将会在未来京东达到最高700亿美元的市值后,博得多大的利润。
    他更不知道,自己因此错失了多少与顶尖投资机构相交的机会。
    他只知道,公司里有人吃里扒外。
    “很好,听着,给你十天时间,将公司里的小虫子揪出来,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不怕死……”
    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
    齐政的一步闲棋,将众盛资本搅得人心惶惶。
    而他在与京东签订投资协议后,才慢悠悠地回到公司总部。
    此时已是2005年年底,集团的各项年终运营数据总结陆续出台。
    集团大管家王昱业因此忙得连轴转,这不,齐政一回来,他就找上门来汇报今年的经营状况。
    “听说你个人投资了一家电商公司,这家公司的前景很好吗?”王昱业坐下后倒不急着进入正题了。
    因为是齐政个人投资而非集团项目,王昱业开始只当齐政是见猎心喜,但最终得知投资了几千万不过得到15的股份,才意识到齐政对京东的看好。
    “公司前景啊……”齐政喃喃道,点点头,“这次投资的公司,将成为电商业界数一数二的存在。”
    王昱业对齐政自信强大的话习以为常,没有任何质疑,不过这也是因为他根本想象不到,在互联网时代浩浩荡荡地到来之际,电商业务将是如何变革社会。
    但齐政知道并亲身体会过。
    因此,投资京东,某种意义上,也是为嘉谷集团未来的线上业务埋伏笔。
    齐政知道线上线下的结合,才是未来。但包括自己在内的嘉谷管理班子,都对互联网的打法不在行。
    很多时候,不是说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能做到相应的程度——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跟农业的生产管理完全是两个领域。嘉谷如果想拥抱未来,最好是组建一个专注于互联网+农业的专业团队。
    而京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国内电商界的两极之一,是电商界当之无愧的“黄埔军校”。
    譬如后世扛起“无界零售”的一面旗帜的盒马鲜生创始人,就是京东的前任高管,只是其提出盒马的雏形方案后,被刘强栋否决,才投身阿里并得到支持创立盒马鲜生。
    因此,投资京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股份价值的提升,更在于一脚踏进互联网的圈子后,能为嘉谷集团日后的战略转型找到合适的人才。
    当然,这些想法,齐政没有跟王昱业解释,未来一切自见分晓。
    简单聊了一下京东的投资,王昱业的话题拉回到嘉谷的本年度经营状况上。
    其中重点是嘉谷集团的两大大宗商品业务。
    “今年,我们启动主粮战略后,集团的水稻自有生产基地达到70万亩,水稻合作生产基地达到450万亩。其中仙茗大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左右,产量突破120万吨;‘嘉籼1号’种植面积合计340万亩,产量在170万吨以上;另外秋收后还收购了优质粳米200万吨;嘉谷粮油目前的稻谷年加工产能达到350万吨,剩余稻谷储存在我们的自有粮库和合作的基层粮库里面。”
    “总的来说,集团在国内的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在扩大,总产量持续提高。嘉谷粮油的大米销售量也保持快速增长,仙茗大米和嘉谷大米的价格总体保持稳中有涨的态势。”
    王昱业都不用看资料,一连串的数据就脱口而出,充分显示其对集团运营状况的掌握程度。
    齐政听得连连点头,今年是嘉谷启动主粮战略的第一年,集团自营的水稻产量能达到300万吨左右,再加上额外收购的优质粳米,近500万吨的水稻收储和加工,在国内已经属于数一数二的大米生产加工企业了。
    明年嘉谷的水稻生产和收储规模将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大米生产加工粮企。
    说完轻松的,王昱业语音一转“如果说集团的水稻业务可以自给自足的话,油料——主要是大豆业务,就大部分依赖进口了。”
    “集团的大豆年加工能力超过900万吨,但我们扶持的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仅为500万亩出头,产量不过100万吨,即使加上补充收购的其他优质国产大豆,也不过堪堪突破150万吨,而且,即使是集团扶持种植的国产大豆,成本也比进口大豆要高。”
    齐政略微皱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