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60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内农产品实施“成本狙击”和“价格催涨”,以从中取利,而这些炒家背后还有不少海外游资的影子。
    国家发改委压力也很大,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民生与经济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历来都对物价稳定高度重视。
    但要想对抗游资的炒作,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有充足的物资储备。
    为什么我国的粮价能一直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很简单,因为我国有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粮食储备量,当中国的粮食储备达到半年甚至一年的消耗量时,没人敢去炒。
    但具体到大蒜、生姜、绿豆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基本是国家调控空白的领域。
    当发改委展开激烈讨论的时候,不期然地,周蒙想起了齐政和他的嘉谷集团。
    时至今日,所有人都得承认嘉谷是国内拥有最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企业。而且,越是对嘉谷的农产品供应链深入了解,周蒙就越发意识到,嘉谷建立这条农产品供应链,是何等的不容易,又是何等的魄力。
    遍布全国的仓储冷库,深入田间地里的收购体系,以及直接控制的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无不让周蒙对齐政的布局佩服之至。
    尤其是,嘉谷还是国家战略储备代储企业的一员,在猪肉、大米、食用油储备上都尽心尽力,周蒙自然而然地将嘉谷视为“救星”了。
    他急切地追问道:“齐董,我知道嘉谷此前对大蒜、绿豆等农产品都有收购行为,就是不知道目前的储备量有多少?”
    至于为什么周蒙甚至整个发改委都不怀疑嘉谷是借此囤积居奇,那还用多说吗?以嘉谷现在的体量和地位,只要管理层不傻,就不会干这种作死的事。
    齐政哑然失笑:“事实上,就算你们不来,我们也准备主动联系了……”
    周蒙闻言大喜。
    他了解齐政,如果不是有充分的准备,嘉谷是不会当出头鸟的。
    “啧,看样子我们能干一大票啊!”
    ……
    第463章 炒作!炒作!
    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影响全国农业生产。
    在华南地区,入夏以来,暴雨不断,菜地里的菜已奄奄一息——生菜和芥菜叶子开始腐烂,另一些被大暴雨吹打过的叶菜东倒西歪地趴在地上。
    菜农们表示,遇到今年这样的雨天,起码有几个月是要亏本的。
    “卖菜20年,从没遇到过今年这样反常的天气,菜价也是历年波动最大的,蔬菜价格都普遍上涨,如大蒜、土豆、番茄等都创下高价。”
    大蒜、辣椒、药材、绿豆等不起眼的农产品,价格相继大幅抬升。
    这些农产品减产并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情,为何在以往的减产年份里,这些产品的价格没有高得离谱?
    因为恶劣的气候是农民们的大敌,却是另一些人的狂欢盛宴。
    “继续囤货,现在还远远不是价格顶峰,我们还能再炒作一波,将大蒜价格再推高一波……”曾让庆手舞足蹈地对侄儿说道。
    曾让庆之前一直是炒房团的一员,在国家和地方重拳打压之下,他被逼出股市和楼市,继而在实体经济到处兴风作浪。
    他觉得自己真的是运气爆棚,除了炒房外,居然又碰上了炒作农产品的绝佳良机,老天合该他发财的。
    从去年年底开始,他陆续投入了近一亿炒作大蒜,像炒股票一样,随着推高的农产品价格而获利不菲。
    但他觉得这不是终点,炒作大蒜等农产品就像击鼓传花游戏,当舆论关注其价格和通胀时,更多的游资会介入,他获利的空间就更大。
    他的侄儿倒是有些惴惴不安:“叔,我们已经囤了不少货了,现在出手的收益已经够丰厚了,再炒作下去,我怕政府……”
    曾让庆毫不以为然地一挥手,教育侄儿道:“放心吧,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他看着侄儿掩饰不住的担忧,笑了:“杞人忧天!你以为我们炒作农产品是蒙着头来的吗?”
    他的侄儿在心里默默道,难道不是吗?我们之前一直是炒房来着。
    曾让庆不管侄儿怎么想,他点上一根烟,继续说道:“大蒜这玩意吧,不容易招致政府价格干预。你看市场上被炒作的农产品,均不起眼,历年产量也没有统计数据。从监管来说,原油、铁矿石、大米等大宗商品受到国际炒家控制,政府也会专门价格干预。而大蒜、绿豆和八角等农产品不受国家调控,更不具战略储备意义。况且,政府手里没货,就算出手影响也不大。”
    “关键是这些农产品基本上都是干货,都有一定的存放期,这让我们有时间进行囤积和消化存货。像大蒜放入冷库,保存一年半载都没问题;而只要夏季不潮湿,喷洒驱虫药剂,绿豆放两年都可以……又不像青菜萝卜,怕烂在手里。”
    “再说了,这些农产品都具有刚性需求,即使价格翻数倍,因为难以替代,消费者依然要购买,所以说出手不难。”
    曾让庆喷出一大口烟,深感稳操胜券。
    他喜欢雷厉风行,就像他一看到有炒作大蒜的机会,就果断提前介入,提前控制产品源头,直接和当地大经销商签约;再租用冷库和卡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