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61节(2/3)
售,秋季新货很快又上市了,届时形势更不妙。
随着抛售的增多,供应增长,大蒜、绿豆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大幅回落,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也因此被遏制住了。
嘉谷也停止了抛售行为,转而将大蒜出口——国内有六成的大蒜销往美国市场,今年同样因供求不足价格上涨,嘉谷美滋滋地趁机赚一波美国的钱。
……
回到发改委的周蒙,想到是一家民营公司主导了这一切,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
你的企业大了,你跟民生有关了,你跟国家安全挂上关系了。
国家固然对嘉谷各种优待,包括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可真到了关键时候,嘉谷确实能拿得出手。
周蒙埋头起草:“……我们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涉及粮食、猪肉、菜篮子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市场调节价商品的价格异常波动监管预案,并将嘉谷集团纳入到预案中……”
……
第465章 粮商中的异类
正如国家领导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难以乐观……
但高层还是对发改委这一波物价调整赞赏不已——灵活借助民营企业之力,打压投机农产品行为,受此影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呈持续回落态势,短期内通胀压力有所减轻。
嘉谷在这一波行动中的表现更是亮眼,与此同时,嘉谷的战略储备能力让发改委也为之侧目。
所以,对于价格司副司长周蒙的“进一步将嘉谷集团纳入国家物价调节体系”的提案,发改委按捺不住了,专门为此展开了小范围的论证。
老实说,将一家民营企业纳入国家物价调节体系,还不是起补充作用,而是作为主力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
还是那句话,要想直接起到物价调节的作用,你首先得“手里有货”——政策不是万能的,过去多次物价上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要想马儿跑,马儿先吃草。总不能让嘉谷白白承担责任吧?但如果给钱给政策,对国家现有的收储体系和市场又会造成怎样的冲击?
发改委主任刷刷地翻着草案,呵呵笑道:“这个嘉谷,什么时候都能给人惊喜。说说吧,大家是什么意见?”
说起来,嘉谷绝对是粮商中的异类了!
——谁会像嘉谷这样,一边将主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一边还有余力大规模收储物资?
副主任胡其远同样笑呵呵道:“这么看来,将嘉谷当作民间的国储粮,倒也可以弥补国储粮的不足……”
对此,周蒙轻声道:“但嘉谷跟国储粮差别很大,而且,我们需要的,也不是再多一个国储粮吧?”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神色各异。
应该说,国储粮是国家物价调节体系的重要成员,但除了粮价调控,其他方面嘛……
——国储粮原本是为了“粮食安全”的目的而生。从2000年诞生始,这个国家的“大粮仓”就一直执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
要说达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国储粮不说完成了十分,但打七八分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但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市场现实,国储粮却陷入尴尬。
简单来说,国储粮多年执行托市政策之后,渐渐陷入一个粮食补贴越来越高、粮食从入库到出库难以形成循环体系的新困境。
这取决于其特殊性——何时收储、何时拍卖都是由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等部门报批国务院才能决定,也就是说,粮权并不属于国储粮。
这两年,国储粮上下也在谋求改变,他们希望能够像国粮集团一样,进入终端市场。为此向发改委打的报告多达几十份——对于国储粮而言最大的资源就是背靠着粮仓,他们希望借助这一优势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中低端产品。
但发改委对此持谨慎意见。毕竟,国储粮虽然表示“跨界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宏观调控以求稳定市场价格,但基于其特殊身份,业界难免会怀疑其是“与民争利”的不公平竞争。
同样,这也是对将嘉谷集团纳入国家物价调节体系的争议:“在体制内徘徊的国储粮尚且压力重重,我们如何相信完全市场化的嘉谷,能在执行政策性行为与市场化经营之间取得平衡?”
是引入嘉谷作为物价调节体系的新成员?还是放开国储粮的经营范围,让国储粮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周蒙嘟囔道:“单单看战绩,除了庞大的主粮储备体系,国储粮还能在哪些方面占优势?连调控食用油市场的能力都比不过嘉谷,说得好像随时能替代嘉谷一样?”
发改委主任轻咳一声,只当没听见周蒙这话,他思考了一下,做出了决定:“嘉谷能否承担更大的收储重任,我们先做个调研好了。既然大家说到了国储粮,那不妨比较一下两家的优劣,也能为国储粮的改革摸一下脉络。”
……
于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其远、价格司
随着抛售的增多,供应增长,大蒜、绿豆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大幅回落,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也因此被遏制住了。
嘉谷也停止了抛售行为,转而将大蒜出口——国内有六成的大蒜销往美国市场,今年同样因供求不足价格上涨,嘉谷美滋滋地趁机赚一波美国的钱。
……
回到发改委的周蒙,想到是一家民营公司主导了这一切,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
你的企业大了,你跟民生有关了,你跟国家安全挂上关系了。
国家固然对嘉谷各种优待,包括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可真到了关键时候,嘉谷确实能拿得出手。
周蒙埋头起草:“……我们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涉及粮食、猪肉、菜篮子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市场调节价商品的价格异常波动监管预案,并将嘉谷集团纳入到预案中……”
……
第465章 粮商中的异类
正如国家领导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难以乐观……
但高层还是对发改委这一波物价调整赞赏不已——灵活借助民营企业之力,打压投机农产品行为,受此影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呈持续回落态势,短期内通胀压力有所减轻。
嘉谷在这一波行动中的表现更是亮眼,与此同时,嘉谷的战略储备能力让发改委也为之侧目。
所以,对于价格司副司长周蒙的“进一步将嘉谷集团纳入国家物价调节体系”的提案,发改委按捺不住了,专门为此展开了小范围的论证。
老实说,将一家民营企业纳入国家物价调节体系,还不是起补充作用,而是作为主力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
还是那句话,要想直接起到物价调节的作用,你首先得“手里有货”——政策不是万能的,过去多次物价上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要想马儿跑,马儿先吃草。总不能让嘉谷白白承担责任吧?但如果给钱给政策,对国家现有的收储体系和市场又会造成怎样的冲击?
发改委主任刷刷地翻着草案,呵呵笑道:“这个嘉谷,什么时候都能给人惊喜。说说吧,大家是什么意见?”
说起来,嘉谷绝对是粮商中的异类了!
——谁会像嘉谷这样,一边将主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一边还有余力大规模收储物资?
副主任胡其远同样笑呵呵道:“这么看来,将嘉谷当作民间的国储粮,倒也可以弥补国储粮的不足……”
对此,周蒙轻声道:“但嘉谷跟国储粮差别很大,而且,我们需要的,也不是再多一个国储粮吧?”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神色各异。
应该说,国储粮是国家物价调节体系的重要成员,但除了粮价调控,其他方面嘛……
——国储粮原本是为了“粮食安全”的目的而生。从2000年诞生始,这个国家的“大粮仓”就一直执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
要说达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国储粮不说完成了十分,但打七八分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但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市场现实,国储粮却陷入尴尬。
简单来说,国储粮多年执行托市政策之后,渐渐陷入一个粮食补贴越来越高、粮食从入库到出库难以形成循环体系的新困境。
这取决于其特殊性——何时收储、何时拍卖都是由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等部门报批国务院才能决定,也就是说,粮权并不属于国储粮。
这两年,国储粮上下也在谋求改变,他们希望能够像国粮集团一样,进入终端市场。为此向发改委打的报告多达几十份——对于国储粮而言最大的资源就是背靠着粮仓,他们希望借助这一优势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中低端产品。
但发改委对此持谨慎意见。毕竟,国储粮虽然表示“跨界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宏观调控以求稳定市场价格,但基于其特殊身份,业界难免会怀疑其是“与民争利”的不公平竞争。
同样,这也是对将嘉谷集团纳入国家物价调节体系的争议:“在体制内徘徊的国储粮尚且压力重重,我们如何相信完全市场化的嘉谷,能在执行政策性行为与市场化经营之间取得平衡?”
是引入嘉谷作为物价调节体系的新成员?还是放开国储粮的经营范围,让国储粮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周蒙嘟囔道:“单单看战绩,除了庞大的主粮储备体系,国储粮还能在哪些方面占优势?连调控食用油市场的能力都比不过嘉谷,说得好像随时能替代嘉谷一样?”
发改委主任轻咳一声,只当没听见周蒙这话,他思考了一下,做出了决定:“嘉谷能否承担更大的收储重任,我们先做个调研好了。既然大家说到了国储粮,那不妨比较一下两家的优劣,也能为国储粮的改革摸一下脉络。”
……
于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其远、价格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