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98节(1/3)
无所谓了,所谓的谈判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谈的,嘉谷一向处于强势地位,产品供不应求,还谈判个球啊。
更何况,做高级餐饮的,本身面对的客户群体都是舍得花钱的大客户,不怕食材贵,就怕食材不出彩。
有了结论后,各家餐厅代表根本顾不上欣赏邳山岛上难得的美景,而是开始了一番激烈的争夺,结合自家餐厅的实际需求,总算和嘉谷签订了高级海鲜的供货协议。
当然了,大家都是意犹未尽。嘉谷只有一个渔场,产量还是太低了,大家一瓜分,也就剩下三瓜两枣了。更何况,嘉谷还留出了三分之一的份额以供邳山岛自用,更是让这些代表腹诽不已——你丫的都还没营业呢,就霸占了最好的资源,忒过分了。
但不管怎么说,能得到嘉谷渔场的第一批渔获,这21家餐厅都迫不及待地推出了“嘉谷海鲜”,进行试水。
这些高级餐厅,在海鲜烹饪技术上都各有各的绝活,配上嘉谷海鲜绝佳的品质,简直让食客们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了下去。
“嘉谷海鲜”的美味之名,顿时在美食爱好者的圈子内流传开来。
由于产量受限,各家餐厅拿到的份额并不多,不得不进行限售,不过这种措施更是激起了食客的追捧,每家餐厅预订嘉谷海鲜的订单,至少都排到了一个月之后。
消息一传开,嘉谷高级餐饮食材供应联盟的其他成员,纷纷向嘉谷表示了不满——凭什么他们没有资格采购嘉谷海鲜啊?
嘉谷高层赶紧表态,第一个嘉谷渔场只是试水,嘉谷农牧将扩大海产养殖规模,增加供应量,这才将各采购商安抚下来。
眼看效益这么好,嘉谷内部自然不会对扩大海产养殖规模有异议。于是,王昱业正式向齐政提出,集团要在海水养殖上加大投入了。
……
第529章 能见证水产养殖巨头的诞生吗
嘉谷要在海水养殖上进行扩军了?”在嘉谷渔场内,中科院海洋所的周院士听齐政一说,诧异地问道。
“对,毕竟,这么好的项目,没有人舍得放弃吧。”齐政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是啊,嘉谷这个渔场,简直就是一个黄金般的渔场!”周院士感叹不已。
齐政笑道:“事实上,这个渔场已经出产‘黄金’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嘉谷渔场每年能出产大黄鱼4500吨,牙鲆2100吨,黑鲪800吨……从第一次渔获的售价来看,单单是一个嘉谷渔场,每年就能产生超过100亿元的营收,说它是一个金矿,一点都不为过。
周院士自然不知道渔场产生的具体效益,但可以肯定的是,嘉谷渔场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富矿”——都不用投喂饵料,就能源源不断有产出,这不是“富矿”,什么才算“富矿”?
而他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邳山岛以及附属25平方公里海域的开发项目,既是江南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一个试点,又是中科院海洋所的一个海上试验场。
每隔几周,海洋所就会派技术人员到此处监测“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既为嘉谷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也在此开展海洋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
譬如此时,周院士率队携带自容式温盐探头和溶氧探头等设备,由潜水员布放到嘉谷渔场海底,可以自动采集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数据。
“一个月后我们来回收探头,获取的数据可以更加科学化、精确化地了解海区的变化,比如海水何时升温、持续多少天、昼夜变化是怎样的……从而逐步构建海洋牧场生态模型,保障海洋牧场的环境生态安全。”周院士介绍道。
建设海洋牧场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单单是作为渔场基础的海藻养殖,要考虑水流、风浪因素,还要检查透明度和营养盐情况……
“不得不说,嘉谷渔场的海藻密度估计是全世界海域中最合理的了,不至于多到要发生赤潮之类的情形,但又提供了充沛的氧气和食物,为我们构建海洋牧场生态模型提供了一个最佳参考样本……”说着说着,周院士情绪高昂起来。
齐政回以一个谦虚的微笑——灵阵在手,最佳渔场,你值得拥有。
“不过……”
所谓谈话最怕转折,齐政的笑容微微一顿。
“嘉谷是打算将这个渔场的养殖模式复制到其他海域吗?”周院士问道。
齐政认真想了想,反问道:“难道,不可以吗?”
“呃……”周院士欲言又止。
其实,过去两年,他越是对嘉谷渔场的研究越深,就越觉得这个渔场简直是一个奇迹。
周院士去过很多海洋,也考察过不少渔场,他发现各地相继消亡的传统渔场,不光是因为遭遇滥捕,更严重的是“海底荒漠化”。
“海底荒漠”是海洋生态中最可怕的环境,光秃秃的海底无法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无法为海洋生物的生存提供躲藏地方,无法为海洋生物的繁殖提供足够的栖息场所,那海洋生物怎么会在这里生长呢?
不像嘉谷渔场,海底几乎可以称为“草原”或“森林”了。
但这是因为嘉谷渔场所处的环境优越——邳山岛和上下
更何况,做高级餐饮的,本身面对的客户群体都是舍得花钱的大客户,不怕食材贵,就怕食材不出彩。
有了结论后,各家餐厅代表根本顾不上欣赏邳山岛上难得的美景,而是开始了一番激烈的争夺,结合自家餐厅的实际需求,总算和嘉谷签订了高级海鲜的供货协议。
当然了,大家都是意犹未尽。嘉谷只有一个渔场,产量还是太低了,大家一瓜分,也就剩下三瓜两枣了。更何况,嘉谷还留出了三分之一的份额以供邳山岛自用,更是让这些代表腹诽不已——你丫的都还没营业呢,就霸占了最好的资源,忒过分了。
但不管怎么说,能得到嘉谷渔场的第一批渔获,这21家餐厅都迫不及待地推出了“嘉谷海鲜”,进行试水。
这些高级餐厅,在海鲜烹饪技术上都各有各的绝活,配上嘉谷海鲜绝佳的品质,简直让食客们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了下去。
“嘉谷海鲜”的美味之名,顿时在美食爱好者的圈子内流传开来。
由于产量受限,各家餐厅拿到的份额并不多,不得不进行限售,不过这种措施更是激起了食客的追捧,每家餐厅预订嘉谷海鲜的订单,至少都排到了一个月之后。
消息一传开,嘉谷高级餐饮食材供应联盟的其他成员,纷纷向嘉谷表示了不满——凭什么他们没有资格采购嘉谷海鲜啊?
嘉谷高层赶紧表态,第一个嘉谷渔场只是试水,嘉谷农牧将扩大海产养殖规模,增加供应量,这才将各采购商安抚下来。
眼看效益这么好,嘉谷内部自然不会对扩大海产养殖规模有异议。于是,王昱业正式向齐政提出,集团要在海水养殖上加大投入了。
……
第529章 能见证水产养殖巨头的诞生吗
嘉谷要在海水养殖上进行扩军了?”在嘉谷渔场内,中科院海洋所的周院士听齐政一说,诧异地问道。
“对,毕竟,这么好的项目,没有人舍得放弃吧。”齐政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是啊,嘉谷这个渔场,简直就是一个黄金般的渔场!”周院士感叹不已。
齐政笑道:“事实上,这个渔场已经出产‘黄金’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嘉谷渔场每年能出产大黄鱼4500吨,牙鲆2100吨,黑鲪800吨……从第一次渔获的售价来看,单单是一个嘉谷渔场,每年就能产生超过100亿元的营收,说它是一个金矿,一点都不为过。
周院士自然不知道渔场产生的具体效益,但可以肯定的是,嘉谷渔场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富矿”——都不用投喂饵料,就能源源不断有产出,这不是“富矿”,什么才算“富矿”?
而他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邳山岛以及附属25平方公里海域的开发项目,既是江南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一个试点,又是中科院海洋所的一个海上试验场。
每隔几周,海洋所就会派技术人员到此处监测“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既为嘉谷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也在此开展海洋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
譬如此时,周院士率队携带自容式温盐探头和溶氧探头等设备,由潜水员布放到嘉谷渔场海底,可以自动采集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数据。
“一个月后我们来回收探头,获取的数据可以更加科学化、精确化地了解海区的变化,比如海水何时升温、持续多少天、昼夜变化是怎样的……从而逐步构建海洋牧场生态模型,保障海洋牧场的环境生态安全。”周院士介绍道。
建设海洋牧场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单单是作为渔场基础的海藻养殖,要考虑水流、风浪因素,还要检查透明度和营养盐情况……
“不得不说,嘉谷渔场的海藻密度估计是全世界海域中最合理的了,不至于多到要发生赤潮之类的情形,但又提供了充沛的氧气和食物,为我们构建海洋牧场生态模型提供了一个最佳参考样本……”说着说着,周院士情绪高昂起来。
齐政回以一个谦虚的微笑——灵阵在手,最佳渔场,你值得拥有。
“不过……”
所谓谈话最怕转折,齐政的笑容微微一顿。
“嘉谷是打算将这个渔场的养殖模式复制到其他海域吗?”周院士问道。
齐政认真想了想,反问道:“难道,不可以吗?”
“呃……”周院士欲言又止。
其实,过去两年,他越是对嘉谷渔场的研究越深,就越觉得这个渔场简直是一个奇迹。
周院士去过很多海洋,也考察过不少渔场,他发现各地相继消亡的传统渔场,不光是因为遭遇滥捕,更严重的是“海底荒漠化”。
“海底荒漠”是海洋生态中最可怕的环境,光秃秃的海底无法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无法为海洋生物的生存提供躲藏地方,无法为海洋生物的繁殖提供足够的栖息场所,那海洋生物怎么会在这里生长呢?
不像嘉谷渔场,海底几乎可以称为“草原”或“森林”了。
但这是因为嘉谷渔场所处的环境优越——邳山岛和上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