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428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会涉及分离病毒和存储病料,也就能理解了。
    看到实验室老大陈建章点头确认,齐政示意李东亮继续汇报。
    “对嘉谷养猪场周围的散养户进行规范的范围已经扩散到10公里。我们与政府协商好,派出专业小组监控猪场周边地区,与养殖户保持良好的关系……”
    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政府本身并不能每天去接触并观察生猪,而养殖户可以。但养殖户不一定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嘉谷农牧派出的专业小组可以。
    齐政颔首,补充道:“如果在我们的核心养猪场周边防控区,出现了因染病而蒙受损失的养殖户,嘉谷农牧也可考虑适当增加补偿,以尽快控制疫情。”
    政府当然是会出台补偿政策的,但能否落实,或者落实到什么程度,目前是个未知数。而如果没有补偿,养猪户反而可能瞒而不报,而这会带来更大的疫情传播风险。
    齐政宁愿自个多花点代价,也要确保核心猪场周边大环境安全。
    当然,以嘉谷养猪场的选址,这也不至于花太大代价。因为哪怕扩散到养猪场周边10公里之地,散养户也是有数的。
    “对了,农业部找我要了我们全套的防控措施,听说可能会写在非瘟的防控方法中。”李东亮汇报完具体工作后,顺口提起这一点。
    这件事齐政也是知道的。
    国内规模化养猪崛起不足20年,养猪理论也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面对非瘟,规模化养猪如何防控,“专家们”再牛逼呼呼的吹,都不如龙头的亲自实践。
    张泽宏这个公关部头子忍不住笑了:“谁才是养猪业老大,现在初显端倪了吧?”
    其他人听了,也都无奈笑了起来。
    去年,是国内生猪产能的最高峰,出栏头数达到了近7.5亿头。其中嘉谷农牧和温氏股份的出栏数相差无几,都占到全国生猪产能的2%左右。
    代表着“公司+农户”模式的温氏,以及代表着“自繁自养”模式的嘉谷农牧,谁才是中国养猪界的霸主,一直是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
    现在不至于说老大地位已定,但张泽宏就是有这种自信——让业界明白嘉谷农牧是行业老大的契机来了。
    非洲猪瘟肯定是养猪业灾难性的事件,但也可以说是对养猪业过去过度依赖疫苗药物、漠视生物安全的惩罚。
    有意思的是,生物安全体系却是嘉谷系养猪场的“标配”,而非应付动物疫病的权宜之计,所以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说提升安全等级就提升安全等级。
    所以,非洲猪瘟的阴影下,可能是“嘉谷模式”的一次大胜利。
    这对于被最近一段时间的舆论攻击恶心得不行的张泽宏来说,无异于闹瞌睡被递个枕头。
    只见这厮一副大佬坐姿,仰着脖子轻松道:“公关部现在都不用‘控评’了,很快大伙儿就会明白,在危机到来之时,老大才是真担当。”
    ……
    第752章 嘉谷系猪场命运共同体
    官方确认首例非洲猪瘟后的一两个月,是国内养猪业最昏暗的一段日子。
    一方面是确诊的非洲猪瘟疫情从北南下,来势汹汹,一个省接一个省宣布“沦陷”,传播速度之快、发病率之高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另一方面是“跌跌不休”的猪肉价格。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非瘟一出,猪肉价格会应声而涨,其实并不然。
    非洲猪瘟属于非人畜共患型疫情,对于猪肉需求的负面影响其实不明显,供给方面的变化才是影响价格变化的主导。
    在初期,养殖户面对这一来势汹汹的疫情,主动抛栏带来了猪肉阶段性供给暴增,甚至疫情的每一次明显扩散,都会导致养殖户开始新一轮恐慌性抛售。于是乎,在短期内,反复对猪价带来了明显压制效果。
    很多养殖户不是不知道在市场加速出清之后猪价会迎来涨价行情,但他们慌啊。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得起防疫的成本和风险的,与其提心吊胆,不如趁早出手了事。
    即使是部分上市猪企,在首例疫情发生后,也启动了提早出售的政策,将上市体重降低到105公斤-115公斤范围,以缓冲可能执行封锁令带来的销售风险。
    在这段“噩梦”时期,就是拼底气的时候了。你没有足够的防控底气,就只能在非瘟和价格暴跌的双重冲击下欲哭无泪。
    而有底气的人,就能淡定的坐着喝茶。
    在冀省某地的一个大型养猪场内,嘉谷农牧派来的生物安全官罗邦刚从猪舍排查出来,回到办公区,当他脱下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时,全身湿透,整个人像从水里出来一样。
    养猪场老板老周又是斟茶又是递水,恨不得将罗邦奉为座上宾。
    这并不过分。在非瘟风暴中,任何一个能帮助养猪场将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得滴水不漏的防疫专家,都能成为猪场老板的座上宾,更不要说是一位技术过硬且工作认真、总是冲锋在防控第一线的“高手”。
    等罗邦一口气喝了两杯茶,缓过神来,老周才坐下来闲聊。
    “听说非瘟已经蔓延至岷省了,这是第几例了?第十一还是第十二例来着?唉,南方猪市也彻底危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