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养崽手册 第3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些稻谷跟麦子,哪怕兑换一些玉米也好。”
    孔秋露听了,觉得有道理,她知道唐晚吟时不时请知青吃饭就是为了消耗红薯的——人家也不会好意思空着手来吃饭,这个带俩鸡蛋,就着辣椒一炒,就是一盘菜,那个带点儿面粉,能烙饼吃。
    上回徐立恩还在芦苇荡里抓到了一只野鸭子,也是带到唐晚吟家里来做的。
    反正唐晚吟肯定不会让他吃亏,他出鸭子,其他辣椒土豆白菜南瓜,甚至红薯干饭全都是唐晚吟出的,至少够他空手来吃三顿的。
    孔秋露唯一担心的就是:“那个谁快回来了吧?到时候还能上你家蹭饭去吗?”
    唐晚吟心里也没底,说:“陈东跟付月梅的房子有眉目了吗?要不以后去他俩那儿开火?”
    孔秋露挠了挠头,最后还是决定:“算了,不管怎么样,反正我是不想再吃红薯了,你都不知道,男生那边天天吃了红薯放屁震天响,一晚上能被对面嘣醒好几回。”
    唐晚吟:“?”
    随即反应过来了更是爆笑不已:“哈哈哈哈哈——”
    说话间,就轮到她俩了,孔秋露兑换了两百五十斤玉米,五十斤红薯,剩下的就全兑了麦子跟稻谷,一样有个三十五斤。
    唐晚吟也差不多,她是一点儿红薯都没兑换,一半换了玉米,这玉米都是晒得半干了的,现在还能勉强蒸煮着吃。
    但分回去之后就得晒了,到时候全晒干了,煮来吃就不好吃了,只能磨成棒子面。
    粗的能煮粥,细的可以掺着做二合面三合面的馒头。
    然后剩下的全都兑换了稻谷跟麦子,这些都是晒干了能放很久的,到时候现吃现磨,生产队养的驴就是干这个的,大队有个磨房,交一两角钱就能磨一回。
    带着壳的稻谷,如果不怕陈谷子的味道,放个一两年根本没问题。
    当然了,以唐晚吟对白米饭的喜爱程度来说,只怕根本放不了那么久就能吃完。
    面粉没那么能放,麦子稍微潮一点就容易发芽,所以要尽快去磨。
    当天就有不少人去磨房了,村小的老大爷牵着小毛驴过去,十几斤的收一毛钱,多的就收两毛钱。
    这钱一半交给生产队,一半老大爷自己收着,也算是给老人的补贴——老人下不了地,看着村小,喂着驴,草料大半都要自己弄,一天才给五个工分,分的粮食根本吃不饱。
    所以这零零碎碎脱壳磨粉的事儿,也就交给他了,也算是给他找个补贴生活的机会。
    唐晚吟当天就磨了一袋三十斤的小麦跟五十斤的稻谷,出了不到二十斤的面粉,三十五六斤的大米。
    而且看着都还很粗糙,里面夹杂着不少壳子、麸皮什么的,不知道是前头谁家留下来的,白面看着都灰扑扑的。
    这还是老大爷看在唐晚吟隔三差五去看小毛驴的份上给特地磨的“细面粉”,要是正常磨,比这个还难。
    唐晚吟也知道不能强求,村里的手动脱壳机跟磨子能磨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要是想吃真正的白面粉,还得去供销社买富强粉、建设粉,不过要粮票,她买不起……
    第67章 偷偷养鸡
    刚分了粮食,柴永兵他们就兴奋地带着粮食过来找是唐晚吟了:“今天在你们家蹭饭吃,行不?”
    唐晚吟笑道:“行是行,不过家里没有肉,就剩下三个鸡蛋,是给子清子敏他们的,我这里没有菜了。”
    正说着呢,陈东跟付月梅就来了,手里还拎着两块豆腐:“谁说没有菜?我们带豆腐来了。”
    原来陈东这阵子东奔西跑地帮别人忙,那家人前两天分粮食要了豆子,昨天晚上泡好了,今天一早就开始磨豆腐。
    陈东帮了两天忙,人家给了两块豆腐。
    豆腐在这会儿的人眼里那也算是半个好菜了,仅次于鸡鸭鱼肉跟鸡蛋之下。
    唐晚吟哭笑不得:“那还是让孔秋露掌勺吧,一块煎着吃,一块凉拌。”
    孔秋露掂量了下豆腐,一块有一斤多重了,很是满意,他们跟唐晚吟不一样,是真的觉得豆腐是好菜。
    就是有点儿惋惜:“今天才磨好的面粉,要是有鸡蛋跟小葱,摊葱花鸡蛋饼就好了。”
    她这一说,大家都有些忍不了了:“咱们想想办法?”
    “这两天分粮食,大家伙食都好,有人杀鸡,咱们买点儿去?”
    然后陈东就提议:“让唐晚吟去买吧,村里养鸡的人都跟她熟,说不定能便宜点。”
    就算不便宜,肯定也会有点儿搭头,鸡脚鸡脖子什么的。
    而且这年头家里养鸡都是有数的,除非帮队里养鸡,不然正常人家只能按人头控制数量,一个人头能够养一只鸡,养多了是要被罚的。
    而且杀鸡也是要经过大队允许的,不能没事在家养了杀,杀了养,这么小资,只有婚丧嫁娶生病这些事儿才能够申请杀鸡。
    所以现在分粮杀鸡也是偷着杀的。
    柴永兵最老实,他弄不太明白:“既然有数,那杀了之后不会被人发现吗?”
    唐晚吟就笑:“我也是才知道的,咱们村里有人在地窖里养鸡。”
    地窖里养的鸡,自然就是不放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