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了未婚夫他叔 第99节(2/2)
条理竟然这般清晰。
她刚才便猜到了裴闲泼姜娇那杯茶的用意,但真听了他这段话,她也当真对这小小孩童刮目相看了。
姜窈在暗中夸赞裴闲,姜娇的脸色却是变了又变。
原来这小郎君竟然是镇国公府的人,难怪气焰如此嚣张。
而姜娇也清楚,镇国公府的小郎君,不是她可以随意处置的。
那镇国公裴崇兖如今还在北境给皇帝、给大齐卖命呢,她若是处置这裴家小郎君,恐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可要让姜娇咽下这口气,她又觉得太过憋屈了。
她便把气撒在姜窈身上,冷笑着道:“大姐姐当真是好手段,从前在建宁府,那左都御史能为了大姐姐为难我爹娘,如今这裴家的小郎君竟然也维护大姐姐得紧。”
姜窈听了姜娇这话,是半点都不气的。
她很是坦然地道:“二妹妹说得极是,想来是因着我与裴家的渊源吧。”
姜窈的嘴角翘起,笑着问姜娇:“二妹妹可知道怀礼为何如此维护我么?”
姜娇看了眼还在啃手指甲的裴闲,眼角又是一阵抽搐。好么,就是这么个孩童泼了她一身的茶水。
至于姜窈的问题,姜娇懒得回应。
她如何能知道?!
姜窈却不在意姜娇的态度,笑得比方才更加开怀,颇为愉悦地道:“因为我要与你方才说的左都御史成亲了,怀礼是晚辈,自然要护着长辈的。”
姜娇登时愣在了原地。
姜窈要嫁给裴珏了?
这,这怎么可能?依着姜窈的身份,怎么可能嫁给裴珏的?
姜娇不信。
偏生裴闲还在一旁蹦哒,不停地说要孝敬六婶之类的话。
姜娇听着裴闲的童言稚语,脑海里忽地浮现出赵王盛怒的模样。
难怪赵王要让她来赔罪呢,原来姜窈竟然要嫁给裴珏了。
姜娇又不蠢,她知道赵王一直想要拉拢镇国公府。
所以,他才会因为她与姜窈关系差而恼怒。
姜娇眼神复杂地看向姜窈,既恨又妒。
姜窈如何看不懂她的意思?姜娇固然觉得能跟在赵王身边很是不错,但也艳羡姜窈能嫁进高门显贵做正妻。
更何况,姜窈嫁的那人,是她姜娇曾经肖想过的人。
姜娇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开清远侯府的。
明明姜窈没有借此奚落她,可她仍觉得灰头土脸。
待她离开后,姜窈便也牵着裴闲离开了花厅。
裴闲还很是洋洋得意,在姜窈跟前邀功,“六婶,方才怀礼做得不错吧?”
姜窈当然觉得他做得不错,那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说得还很像那么回事。
但有时候做事并不需要如此直接,可以迂回一下的。
姜窈想了想,对裴闲道:“怀礼方才维护我,我很高兴,也很感激。你说的那些话,我也觉得甚有道理。你不过才五六岁的年纪,能够知礼明理,已经很是不易,比许多人都强。但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非什么时候都能行得通的。譬如方才,若你不是裴家的人,她便可以抓着你无礼这话头,胡搅蛮缠,最后你有理便也成没理了。”
姜窈顿了顿,又道:“总之,咱们说话行事,不能授人以柄。你明白了吗?”
裴闲似懂非懂。
他从前只知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哪里知道什么不能授人以柄?
但小六婶的话,似乎还是有些道理的。
裴闲苦着个小脸,不知不觉便与姜窈一道走到了二门处。
他颇为认真地道:“六婶的话,怀礼记下了。”
姜窈遂笑了起来。
一大一小正要离开此地,竟迎面碰上了姜窈的三舅父陶守识、表弟陶浔,还有与他们一道的裴珏。
几人相互见礼后,裴珏过去拍了拍裴闲的小肩膀,又熟稔地问姜窈:“你们方才在说什么?”
她刚才便猜到了裴闲泼姜娇那杯茶的用意,但真听了他这段话,她也当真对这小小孩童刮目相看了。
姜窈在暗中夸赞裴闲,姜娇的脸色却是变了又变。
原来这小郎君竟然是镇国公府的人,难怪气焰如此嚣张。
而姜娇也清楚,镇国公府的小郎君,不是她可以随意处置的。
那镇国公裴崇兖如今还在北境给皇帝、给大齐卖命呢,她若是处置这裴家小郎君,恐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可要让姜娇咽下这口气,她又觉得太过憋屈了。
她便把气撒在姜窈身上,冷笑着道:“大姐姐当真是好手段,从前在建宁府,那左都御史能为了大姐姐为难我爹娘,如今这裴家的小郎君竟然也维护大姐姐得紧。”
姜窈听了姜娇这话,是半点都不气的。
她很是坦然地道:“二妹妹说得极是,想来是因着我与裴家的渊源吧。”
姜窈的嘴角翘起,笑着问姜娇:“二妹妹可知道怀礼为何如此维护我么?”
姜娇看了眼还在啃手指甲的裴闲,眼角又是一阵抽搐。好么,就是这么个孩童泼了她一身的茶水。
至于姜窈的问题,姜娇懒得回应。
她如何能知道?!
姜窈却不在意姜娇的态度,笑得比方才更加开怀,颇为愉悦地道:“因为我要与你方才说的左都御史成亲了,怀礼是晚辈,自然要护着长辈的。”
姜娇登时愣在了原地。
姜窈要嫁给裴珏了?
这,这怎么可能?依着姜窈的身份,怎么可能嫁给裴珏的?
姜娇不信。
偏生裴闲还在一旁蹦哒,不停地说要孝敬六婶之类的话。
姜娇听着裴闲的童言稚语,脑海里忽地浮现出赵王盛怒的模样。
难怪赵王要让她来赔罪呢,原来姜窈竟然要嫁给裴珏了。
姜娇又不蠢,她知道赵王一直想要拉拢镇国公府。
所以,他才会因为她与姜窈关系差而恼怒。
姜娇眼神复杂地看向姜窈,既恨又妒。
姜窈如何看不懂她的意思?姜娇固然觉得能跟在赵王身边很是不错,但也艳羡姜窈能嫁进高门显贵做正妻。
更何况,姜窈嫁的那人,是她姜娇曾经肖想过的人。
姜娇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开清远侯府的。
明明姜窈没有借此奚落她,可她仍觉得灰头土脸。
待她离开后,姜窈便也牵着裴闲离开了花厅。
裴闲还很是洋洋得意,在姜窈跟前邀功,“六婶,方才怀礼做得不错吧?”
姜窈当然觉得他做得不错,那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说得还很像那么回事。
但有时候做事并不需要如此直接,可以迂回一下的。
姜窈想了想,对裴闲道:“怀礼方才维护我,我很高兴,也很感激。你说的那些话,我也觉得甚有道理。你不过才五六岁的年纪,能够知礼明理,已经很是不易,比许多人都强。但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非什么时候都能行得通的。譬如方才,若你不是裴家的人,她便可以抓着你无礼这话头,胡搅蛮缠,最后你有理便也成没理了。”
姜窈顿了顿,又道:“总之,咱们说话行事,不能授人以柄。你明白了吗?”
裴闲似懂非懂。
他从前只知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哪里知道什么不能授人以柄?
但小六婶的话,似乎还是有些道理的。
裴闲苦着个小脸,不知不觉便与姜窈一道走到了二门处。
他颇为认真地道:“六婶的话,怀礼记下了。”
姜窈遂笑了起来。
一大一小正要离开此地,竟迎面碰上了姜窈的三舅父陶守识、表弟陶浔,还有与他们一道的裴珏。
几人相互见礼后,裴珏过去拍了拍裴闲的小肩膀,又熟稔地问姜窈:“你们方才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