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169节(1/3)
“便依郭都点检所言。”符金盏忽然用舒缓的节奏说道,转头看向符二妹,“你学一遍。”
符二妹依言跟着模仿了一句。金盏仔细听,便纠正了一些细微之处,又道,“你在帘子里面,外面只能看个大概,人都看不清。主要是声音和口气……话不能多说,就算是常说的话,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可以向帘子外的宦官曹泰目视,他知道怎么办。还有郭绍说什么,你照他所言下旨便是;他在这等场合一般都不会说错话,必有所周全考虑。”
金盏又说了几句经常要说的话,叫符二妹反复模仿。
符二妹道:“大姐身边那些人会看出来罢?要不要先告诉他们一声?”
符金盏道:“不必了,离我近的内侍主要就是曹泰、穆尚宫以及北国彩面那些人。他们看出来也不要紧,绝对不会说的。也不必告诉他们,既然我就在你身边,他们应该知趣,会当成什么都没发生……何况就算是近侍,按照礼仪谁也不能盯着我看,我给你妆扮一番,一次两次他们也不一定就瞧出来;上回不是没人发现么?”
……
礼馆的李煜要是知道,周朝皇室把他的大事当作儿戏在把玩,恐怕要气得吐血。
“难道周朝这次突然接见,是要把我送给金陵派来的使节?”李煜已经穿戴整齐,却没有动身,在房间里来回疾走。
周宪看他惊慌失措的样子,心里也没底,跟着陷入惶恐不安的情绪中。
而李煜着急时,目光仍在周宪脸上,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周宪坐在那里各种情绪交加,浑身都很不自在。就在这时,李煜问道:“上次你不是说周家有个人在郭绍手下为官?他有没有去说服郭绍?”
“那人叫周端,我已经派人送过信了。他回信言,一个多月前就见过郭绍。”周宪轻轻说道,“夫君,我觉得郭绍不像是言而无信的人,他应该会帮你。就算出了什么差错,也不会是他从中作梗。”
李煜无奈,眼看午时已过,便道:“只有先见了太后再说,不能去得迟了。”
……李煜夫妇被带到了金祥殿正殿西侧的一处宫殿内,太后在此专程召见南唐国的人、处理此事。这里不是正殿,被召见的人也只是少数,政事堂本来就在皇城里,四个宰相过来不远;两个枢密使同理。因是外交事务,参与的武将只有郭绍一个。
周宪跟着李煜进宫,头上还戴着帷帽遮着脸。饶是如此,也引得几个大臣纷纷侧目,有的人故作目不斜视,却仍旧悄悄打量周宪,反而对李煜有些漠视。
(大臣们在这里已经有好一会儿了,刚刚才在太后面前商议了一番;现在太后暂时离席,等着南唐国的人到来。)
周宪进了宫殿之后,看了一番官员们的打扮,目光从郭绍身上扫过,脸上一阵发烫。她最后把注意力放到了后面一个文官身上……那人应该是南唐国的使节,只不过周宪不认识,在金陵没见过的人。
不多时,只见周朝太后在前呼后拥下重新坐到了薄帘子后面的御塌上。众人跪伏在地,大呼:“叩见太后。”
上面的人用轻缓而有韵律的语气说道:“平身。”
“谢太后。”众人这才爬了起来,恭恭敬敬地站在两边。
周宪见此场面,心里颇有些感概。她本来是个对权力毫不热衷的人,但现在觉得权势也有它的好处,起码能保有自己的尊严脸面,不用担心被人逼迫;有时候还可以为所欲为……如果她像大周太后一般有权势,现在何至于命运掌于别人之手、沦落至斯?
上面的妇人却是一言不发。
就在这时,南唐使节叩拜道:“我国主敬仰大周太后之威,满怀敬意,每日恭候大周圣旨,请太后开恩。”
“太后”照样不说话。
郭绍出列拜道:“臣请太后三思。南唐国国主(李璟)向先帝称臣,尽释前嫌,南唐国名义上已为我大周藩属;国主称臣后并无过错。今李弘骥兵变夺国主之位,实乃不忠不孝之徒;我大周上邦岂能为了一点小利,而不顾大义?”
他转过身来,对南唐使节道:“你回去告诉南唐国诸臣,仍迎李璟为国主,以明大义。李弘骥夺位,未经大周许可,其位绝不合法!”
“太后……”使节忙望向上方。
上面的人毫无情绪波动,缓缓说道:“便依郭都点检所言。”
郭绍顿时一脸威怒,指着使节道:“南唐国诸臣奉逆子为主,如同谋反!你们如不复李璟之位,来日我请旨率大军压境,叫你等后悔莫及!”
使节一脸苍白,忙道:“我国主欲奉献一百二十万贯……”
宰相们顿时小声说了几句话。
这时郭绍恼道:“李璟复辟后仍要给钱,他不给,咱们就带兵打过长江去自己拿!难道还敢赖账?”
周宪刚才觉得郭绍说得还有礼有节,听到这里便感到一股蛮横无理……李璟又没答应给钱,郭绍却非要让人复位后再给进贡。不过这等事也不稀奇,周朝本来就是这样的国家,南唐国内无论怎么争、谁也别想从周朝白白拿到好处。
使节又欲开口,那郭绍却喝道:“太后已下旨,若不遵诏,李重进、李继勋就是你们的下场!”
周宪见他发
符二妹依言跟着模仿了一句。金盏仔细听,便纠正了一些细微之处,又道,“你在帘子里面,外面只能看个大概,人都看不清。主要是声音和口气……话不能多说,就算是常说的话,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可以向帘子外的宦官曹泰目视,他知道怎么办。还有郭绍说什么,你照他所言下旨便是;他在这等场合一般都不会说错话,必有所周全考虑。”
金盏又说了几句经常要说的话,叫符二妹反复模仿。
符二妹道:“大姐身边那些人会看出来罢?要不要先告诉他们一声?”
符金盏道:“不必了,离我近的内侍主要就是曹泰、穆尚宫以及北国彩面那些人。他们看出来也不要紧,绝对不会说的。也不必告诉他们,既然我就在你身边,他们应该知趣,会当成什么都没发生……何况就算是近侍,按照礼仪谁也不能盯着我看,我给你妆扮一番,一次两次他们也不一定就瞧出来;上回不是没人发现么?”
……
礼馆的李煜要是知道,周朝皇室把他的大事当作儿戏在把玩,恐怕要气得吐血。
“难道周朝这次突然接见,是要把我送给金陵派来的使节?”李煜已经穿戴整齐,却没有动身,在房间里来回疾走。
周宪看他惊慌失措的样子,心里也没底,跟着陷入惶恐不安的情绪中。
而李煜着急时,目光仍在周宪脸上,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周宪坐在那里各种情绪交加,浑身都很不自在。就在这时,李煜问道:“上次你不是说周家有个人在郭绍手下为官?他有没有去说服郭绍?”
“那人叫周端,我已经派人送过信了。他回信言,一个多月前就见过郭绍。”周宪轻轻说道,“夫君,我觉得郭绍不像是言而无信的人,他应该会帮你。就算出了什么差错,也不会是他从中作梗。”
李煜无奈,眼看午时已过,便道:“只有先见了太后再说,不能去得迟了。”
……李煜夫妇被带到了金祥殿正殿西侧的一处宫殿内,太后在此专程召见南唐国的人、处理此事。这里不是正殿,被召见的人也只是少数,政事堂本来就在皇城里,四个宰相过来不远;两个枢密使同理。因是外交事务,参与的武将只有郭绍一个。
周宪跟着李煜进宫,头上还戴着帷帽遮着脸。饶是如此,也引得几个大臣纷纷侧目,有的人故作目不斜视,却仍旧悄悄打量周宪,反而对李煜有些漠视。
(大臣们在这里已经有好一会儿了,刚刚才在太后面前商议了一番;现在太后暂时离席,等着南唐国的人到来。)
周宪进了宫殿之后,看了一番官员们的打扮,目光从郭绍身上扫过,脸上一阵发烫。她最后把注意力放到了后面一个文官身上……那人应该是南唐国的使节,只不过周宪不认识,在金陵没见过的人。
不多时,只见周朝太后在前呼后拥下重新坐到了薄帘子后面的御塌上。众人跪伏在地,大呼:“叩见太后。”
上面的人用轻缓而有韵律的语气说道:“平身。”
“谢太后。”众人这才爬了起来,恭恭敬敬地站在两边。
周宪见此场面,心里颇有些感概。她本来是个对权力毫不热衷的人,但现在觉得权势也有它的好处,起码能保有自己的尊严脸面,不用担心被人逼迫;有时候还可以为所欲为……如果她像大周太后一般有权势,现在何至于命运掌于别人之手、沦落至斯?
上面的妇人却是一言不发。
就在这时,南唐使节叩拜道:“我国主敬仰大周太后之威,满怀敬意,每日恭候大周圣旨,请太后开恩。”
“太后”照样不说话。
郭绍出列拜道:“臣请太后三思。南唐国国主(李璟)向先帝称臣,尽释前嫌,南唐国名义上已为我大周藩属;国主称臣后并无过错。今李弘骥兵变夺国主之位,实乃不忠不孝之徒;我大周上邦岂能为了一点小利,而不顾大义?”
他转过身来,对南唐使节道:“你回去告诉南唐国诸臣,仍迎李璟为国主,以明大义。李弘骥夺位,未经大周许可,其位绝不合法!”
“太后……”使节忙望向上方。
上面的人毫无情绪波动,缓缓说道:“便依郭都点检所言。”
郭绍顿时一脸威怒,指着使节道:“南唐国诸臣奉逆子为主,如同谋反!你们如不复李璟之位,来日我请旨率大军压境,叫你等后悔莫及!”
使节一脸苍白,忙道:“我国主欲奉献一百二十万贯……”
宰相们顿时小声说了几句话。
这时郭绍恼道:“李璟复辟后仍要给钱,他不给,咱们就带兵打过长江去自己拿!难道还敢赖账?”
周宪刚才觉得郭绍说得还有礼有节,听到这里便感到一股蛮横无理……李璟又没答应给钱,郭绍却非要让人复位后再给进贡。不过这等事也不稀奇,周朝本来就是这样的国家,南唐国内无论怎么争、谁也别想从周朝白白拿到好处。
使节又欲开口,那郭绍却喝道:“太后已下旨,若不遵诏,李重进、李继勋就是你们的下场!”
周宪见他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