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322节(2/3)
的人有多少人马!李处耘和罗延环面对的辽军又有多少?”
王朴马上转身对一个文官沉声交代了几句,拱手面对郭绍道:“陛下,现在幽州城外诸部应立刻停止攻城,即刻布防。”
郭绍这时说道:“部署步兵方阵在各处炮营和辎重营,准备列阵防备袭扰。”
“喏。”
郭绍故意缓了一口气:“战场形势不可能完全按照咱们预定的情况进行,这事不能全怪李处耘部。温渝河在这一段连绵数百里,李处耘等几万人又不能分散,他们本来就不是完全为了河防;辽军只要铁了心想突破温渝河,并不算困难……但过来了的辽军,便是孤军,风险很大。诸位不必惊慌。”
就一会儿工夫,近处的炮声已经变小,炮营已经按照中军的意图做出了反应……这给郭绍一个感觉,一切还是在掌控之内。
他渐渐镇定下来,辽军的动静着实叫郭绍有点惊讶……但辽军孤军深入也不是什么高招、就是个高风险的赌博,而且他看不出来辽军高风险之下、能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王朴正色道:“老臣认为,围城工事的风险不大;因辽军没有足够的时间破坏围城布局。若辽军北路主力欺骗性地孤军深入,李处耘和罗延环就能腾出手从后方追击;若辽军只是偏师,兵力不足以对幽州十几万大周军造成威胁,反可能陷入重围。”
郭绍不假思索,立刻赞同王朴。至少这样说能稳定中军的人心。
王朴道:“反倒是陛下的行辕需要严密护卫。幽州城四面,大周军有十几万精兵,但为了围攻城池比较分散,留在幽州城的人马也大多是步兵,调动缓慢,不利于抓住战机快速进攻,得提前部署。”
郭绍道:“中军有杨彪率领的虎贲军骑马步兵将近二万。”
王朴道:“现在不知道辽军过河的人有多少,更不清楚他们的目的。老臣猜测,辽军突然袭击,目标不是幽州城大片的围城工事,却是我大周的皇帝行辕……只有这里,才值得辽军冒险。”
郭绍点点头,踱了两步:“杨彪部有机动力,可以作为预备队。调虎捷军、龙捷军步兵到中军大营四面接替防务,杨彪部调动到侧面,等候调遣。”
众人没有提出质疑,郭绍的意思当即就传达到两侧的前营军府办公大帐,安排军队调动。
这时郭绍有些怒意:“咱们先稳住阵脚,等清楚了辽军的具体兵力,便反击围剿!”
第六百一十三章 风急
郭绍等人在焦急中等待军情,等了半天。这时一个文官终于急匆匆地走进中军大帐,双手捧起一份奏报:“李都点检急报,辽军约两万余骑率先进攻右路;罗副都(罗延环)部尚在北面,正在南下追逐辽军侧翼。因辽军主动进攻,李都点检不得不率先与辽军交战。”
文官把奏报放到侍从手里,又道:“李都点检请旨,抽调右路骑兵救驾。”
大帐中的文武听罢个个脸色凝重。
郭绍听了文官的转述,也不急着看奏报,他低头看铺在桌面的图。原来的情况是……大周骑兵位于西面,罗延环部在北、李处耘部在南,成呼应之势;辽军整体在东北面。李处耘的意图,罗延环突然从北面长驱直入,率先发动对辽军的进攻,李处耘再从南部夹击,两路进攻辽军。
但此时的消息越来越明朗。辽军提早主动进攻,及时抓住了主动权,主力兵锋忽然南指。大部进攻李处耘,一部从南面涉水过温渝河,迂回直趋幽州城。
现在的情况是……在温渝河东岸,李处耘与辽军大部西东接敌;罗延环还在北边,有少许时间差赶到温渝河战场;辽军一部在南边,已经接近幽州。
郭绍摸清了情况,心道:李处耘请旨救驾,不过是表个态度,他上奏的时候,根本抽不开身;李处耘两万多骑,辽军也是两万多骑,周军骑兵不见得比辽军宫帐军战力强,李处耘要是临阵抽走大部,处境会十分危险,他必须等罗延环赶到后才有机会。何况,等请奏、回复军令一个过程来回耽搁,时机又不一样了。
郭绍沉住气,不动声色道:“回复李处耘,首要稳住东线战局。幽州城有大周军十几万,辽军不足两万骑偷袭,能奈我如何?”
王朴道:“等右路李处耘和罗延环击退辽军,便可抽身渡过温渝河,从后方包抄辽军南路,瓮中捉鳖!”
就在这时,中军营中鼓号声齐作,那鼓声敲得十分急,无形中让郭绍的心绪也紧张急迫起来。
……
天边“隆隆隆……”的闷响响成一片,仿佛远方云层里酝酿的闷雷!视线尽头,地平线上一条粗粗的黑线,大片马群向这边蔓延过来。
周军这边同样人山人海,赵虎抬头望去,全是铁盔,人群上方的长枪如同树林一般。
他紧握着手里的青铜铳,一声不吭地在队列里等待着。等待了漫长的时间,今日终于见到辽国契丹人了!赵虎属于虎贲军,他所在的周围全是装备精良的周军步兵精锐;神火都也算是骑马步兵,但此时真正的骑马步兵是当作机动的骑军用,他们的火绳枪没法在马上作战,只好与步兵为列。
辽军的马蹄声已经听得清清楚楚,但等他们靠近的过程仿佛分外漫长。
王朴马上转身对一个文官沉声交代了几句,拱手面对郭绍道:“陛下,现在幽州城外诸部应立刻停止攻城,即刻布防。”
郭绍这时说道:“部署步兵方阵在各处炮营和辎重营,准备列阵防备袭扰。”
“喏。”
郭绍故意缓了一口气:“战场形势不可能完全按照咱们预定的情况进行,这事不能全怪李处耘部。温渝河在这一段连绵数百里,李处耘等几万人又不能分散,他们本来就不是完全为了河防;辽军只要铁了心想突破温渝河,并不算困难……但过来了的辽军,便是孤军,风险很大。诸位不必惊慌。”
就一会儿工夫,近处的炮声已经变小,炮营已经按照中军的意图做出了反应……这给郭绍一个感觉,一切还是在掌控之内。
他渐渐镇定下来,辽军的动静着实叫郭绍有点惊讶……但辽军孤军深入也不是什么高招、就是个高风险的赌博,而且他看不出来辽军高风险之下、能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王朴正色道:“老臣认为,围城工事的风险不大;因辽军没有足够的时间破坏围城布局。若辽军北路主力欺骗性地孤军深入,李处耘和罗延环就能腾出手从后方追击;若辽军只是偏师,兵力不足以对幽州十几万大周军造成威胁,反可能陷入重围。”
郭绍不假思索,立刻赞同王朴。至少这样说能稳定中军的人心。
王朴道:“反倒是陛下的行辕需要严密护卫。幽州城四面,大周军有十几万精兵,但为了围攻城池比较分散,留在幽州城的人马也大多是步兵,调动缓慢,不利于抓住战机快速进攻,得提前部署。”
郭绍道:“中军有杨彪率领的虎贲军骑马步兵将近二万。”
王朴道:“现在不知道辽军过河的人有多少,更不清楚他们的目的。老臣猜测,辽军突然袭击,目标不是幽州城大片的围城工事,却是我大周的皇帝行辕……只有这里,才值得辽军冒险。”
郭绍点点头,踱了两步:“杨彪部有机动力,可以作为预备队。调虎捷军、龙捷军步兵到中军大营四面接替防务,杨彪部调动到侧面,等候调遣。”
众人没有提出质疑,郭绍的意思当即就传达到两侧的前营军府办公大帐,安排军队调动。
这时郭绍有些怒意:“咱们先稳住阵脚,等清楚了辽军的具体兵力,便反击围剿!”
第六百一十三章 风急
郭绍等人在焦急中等待军情,等了半天。这时一个文官终于急匆匆地走进中军大帐,双手捧起一份奏报:“李都点检急报,辽军约两万余骑率先进攻右路;罗副都(罗延环)部尚在北面,正在南下追逐辽军侧翼。因辽军主动进攻,李都点检不得不率先与辽军交战。”
文官把奏报放到侍从手里,又道:“李都点检请旨,抽调右路骑兵救驾。”
大帐中的文武听罢个个脸色凝重。
郭绍听了文官的转述,也不急着看奏报,他低头看铺在桌面的图。原来的情况是……大周骑兵位于西面,罗延环部在北、李处耘部在南,成呼应之势;辽军整体在东北面。李处耘的意图,罗延环突然从北面长驱直入,率先发动对辽军的进攻,李处耘再从南部夹击,两路进攻辽军。
但此时的消息越来越明朗。辽军提早主动进攻,及时抓住了主动权,主力兵锋忽然南指。大部进攻李处耘,一部从南面涉水过温渝河,迂回直趋幽州城。
现在的情况是……在温渝河东岸,李处耘与辽军大部西东接敌;罗延环还在北边,有少许时间差赶到温渝河战场;辽军一部在南边,已经接近幽州。
郭绍摸清了情况,心道:李处耘请旨救驾,不过是表个态度,他上奏的时候,根本抽不开身;李处耘两万多骑,辽军也是两万多骑,周军骑兵不见得比辽军宫帐军战力强,李处耘要是临阵抽走大部,处境会十分危险,他必须等罗延环赶到后才有机会。何况,等请奏、回复军令一个过程来回耽搁,时机又不一样了。
郭绍沉住气,不动声色道:“回复李处耘,首要稳住东线战局。幽州城有大周军十几万,辽军不足两万骑偷袭,能奈我如何?”
王朴道:“等右路李处耘和罗延环击退辽军,便可抽身渡过温渝河,从后方包抄辽军南路,瓮中捉鳖!”
就在这时,中军营中鼓号声齐作,那鼓声敲得十分急,无形中让郭绍的心绪也紧张急迫起来。
……
天边“隆隆隆……”的闷响响成一片,仿佛远方云层里酝酿的闷雷!视线尽头,地平线上一条粗粗的黑线,大片马群向这边蔓延过来。
周军这边同样人山人海,赵虎抬头望去,全是铁盔,人群上方的长枪如同树林一般。
他紧握着手里的青铜铳,一声不吭地在队列里等待着。等待了漫长的时间,今日终于见到辽国契丹人了!赵虎属于虎贲军,他所在的周围全是装备精良的周军步兵精锐;神火都也算是骑马步兵,但此时真正的骑马步兵是当作机动的骑军用,他们的火绳枪没法在马上作战,只好与步兵为列。
辽军的马蹄声已经听得清清楚楚,但等他们靠近的过程仿佛分外漫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