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423节(1/3)
虽听不懂那人说什么,但杨衮能从表情情绪中感受到不是什么好话,他沉吟片刻,道:“至少训练战马不能停下来。”
这时远处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几个人循声望去,骑兵行军营帐刚扎下来,又开始杨衮力主的“训练”了。
临时对党项战马的训练,比较缩水。杨衮也没办法,一时弄不来足够的火药,随军携带的火药已经在之前那些天用完了。
在唐朝时,契丹人就知道“伏火药”。当年中原二李造反,赵氏大量造火药,意图炸开晋州城,虽然没有成功破城(因为郭绍进奉的方子没有提纯的方法和分类试验比例的方法,也没有告诉朝廷密封对火药爆炸的重要性),却把更好的火药配方泄露给了北汉国。
北汉国当时是大辽的属臣国,契丹人因此得到了方子。
契丹人学会配制火药后还没在战阵上派上用场,不过用来训练战马适应火炮和火铳了。密封的硬竹筒盛装火药能模仿火炮爆响,地上挖坑夯实埋火药爆炸能模仿火炮。
杨衮道:“许国人的炮用来攻城,也能吓唬战马;火铳虽不如弓弩甚远,没多大用,但也能吓唬冲近的马匹。若是从未听见过爆炸的马匹,会惊慌,好在马匹有灵性,听惯就好多了。”
中原两次在幽州大战都使用了火器,辽人已经有经验了。第一次北伐时火铳极少,加上战马轰鸣战鼓嘈杂,只有靠近那小股火铳兵的骑兵很不适应,被惊吓混乱。第二次中原人已在邬堡中大量使用火铳,不过辽人已经有所防备了……
因此杨衮才说:“火铳没什么威力,只是马惧怕而已。”
他说罢有些担忧地看着营地外的训练方式。因为辽军携带的火药用完,在平夏一时间找不齐火药所需原料,现在的法子是不得已为之。
只见那些士卒在地上放着横山砍来的低矮竹子,拿铁锤猛敲得“噼里啪啦”爆响,又点火放烟,把战马聚在附近听。另一处的党项人则一边生火放烟,一边拿大鼓擂得“咚咚咚……”响。
而更多的党项人却在一旁嘻嘻哈哈,许多人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在空地跳起舞来,把那玩意当作戏耍和伴奏了,十分高兴地载歌载舞。
杨衮看在眼里,表情严肃,他真的不是为了好玩,是觉得这事很重要。
及至天黑,杨衮已经回辽军营帐歇息,却忽然被李彝殷的人请过去。
李彝殷在火堆旁边,见到杨衮便站了起来:“刚得到斥候禀报,许军在无定河流进黄河的地方,开始筑城了。”
杨衮眉头一皱,却没有多少惊讶,说道:“许国故技重施!他们在幽州也是这般,筑了大城小堡数百座!”
李彝殷:“……”
杨衮骂道:“许国人最喜耍赖偷奸,每次都这样筑城,没机会就耗着,有机会才会出动。”
李彝殷道:“他们若要在平夏这么耗,粮草军需远道送来,怕也不轻巧。”
杨衮听罢点头道:“正是,平夏不比幽州,在河北平原,水陆畅通。许国人也耗不住……只不过李将军有足够的粮秣?”他忍不住专门强调道,“大辽也不宽裕,且从大辽运粮过来,也是山高路远。”
李彝殷一脸难色,这回几乎聚集了所有能帮上忙的青壮。
李彝殷道:“若许军筑城固守,咱们就将主力往西进攻灵州,占领灵州河套肥美之地,与河西党项连作一片。”
杨衮点头道:“如此甚好。不过折德扆这厮在灵州,估计早已嗅到不对劲,坐立不安了,可能早有提防,会死守。”
李彝殷道:“总比许国禁军守的城好打……我本来也纳闷,许军既然进攻,兵力却只有咱们一半多,原来是用这招返攻为守!”
……
黄河与无定河交汇处,七万多大军和数万民夫都到了,十几万开始了建筑工作。
郭绍摇身一变,变成了建筑设计师。他先把这座堡垒命名“无定堡”,后来又增加名字“永不陷落之堡”,打算把这里作为后方大本营,然后开始设计简陋的图纸……古人在筑城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冬季筑城也有法子,原不需他操刀。但郭绍认为许军装备了大量火器,原来的城池模型已不适应战术需要。
郭绍对现代工事一无所知,对古代城池建造也仅限于实战中的见识。但他用自己的脑子稍微一想,也想得到古代城池是应冷兵器而生……动辄高达八米的墙体(相当于三层楼高)、十几里的周长!
郭绍琢磨的是两个原因,一则,目的是为了防备大量冷兵器士兵攀爬,高墙增加攀越难度;而且守城方的火力也有限,墙越高防守越容易,而且丢土石的重力大杀伤也越大。二则,中国一直是经济强国,大周长能把城镇居民和经济也保护在内;城越大,也给围城方增加围合的兵力人数门槛。
但时过境迁,再抱着旧观念不放筑无定城就没意思了。
首先,无定城是荒芜之地筑城,没有百姓居住。野战铜炮的一里射程也变相地增大了古代军队围城的周长。
所以体量可以大大减小,极大地缩小建筑成本。只需要满足驻军营房、仓库等地盘就行。完全的军事堡垒。
其次,不需要那么高,再次减少筑
这时远处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几个人循声望去,骑兵行军营帐刚扎下来,又开始杨衮力主的“训练”了。
临时对党项战马的训练,比较缩水。杨衮也没办法,一时弄不来足够的火药,随军携带的火药已经在之前那些天用完了。
在唐朝时,契丹人就知道“伏火药”。当年中原二李造反,赵氏大量造火药,意图炸开晋州城,虽然没有成功破城(因为郭绍进奉的方子没有提纯的方法和分类试验比例的方法,也没有告诉朝廷密封对火药爆炸的重要性),却把更好的火药配方泄露给了北汉国。
北汉国当时是大辽的属臣国,契丹人因此得到了方子。
契丹人学会配制火药后还没在战阵上派上用场,不过用来训练战马适应火炮和火铳了。密封的硬竹筒盛装火药能模仿火炮爆响,地上挖坑夯实埋火药爆炸能模仿火炮。
杨衮道:“许国人的炮用来攻城,也能吓唬战马;火铳虽不如弓弩甚远,没多大用,但也能吓唬冲近的马匹。若是从未听见过爆炸的马匹,会惊慌,好在马匹有灵性,听惯就好多了。”
中原两次在幽州大战都使用了火器,辽人已经有经验了。第一次北伐时火铳极少,加上战马轰鸣战鼓嘈杂,只有靠近那小股火铳兵的骑兵很不适应,被惊吓混乱。第二次中原人已在邬堡中大量使用火铳,不过辽人已经有所防备了……
因此杨衮才说:“火铳没什么威力,只是马惧怕而已。”
他说罢有些担忧地看着营地外的训练方式。因为辽军携带的火药用完,在平夏一时间找不齐火药所需原料,现在的法子是不得已为之。
只见那些士卒在地上放着横山砍来的低矮竹子,拿铁锤猛敲得“噼里啪啦”爆响,又点火放烟,把战马聚在附近听。另一处的党项人则一边生火放烟,一边拿大鼓擂得“咚咚咚……”响。
而更多的党项人却在一旁嘻嘻哈哈,许多人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在空地跳起舞来,把那玩意当作戏耍和伴奏了,十分高兴地载歌载舞。
杨衮看在眼里,表情严肃,他真的不是为了好玩,是觉得这事很重要。
及至天黑,杨衮已经回辽军营帐歇息,却忽然被李彝殷的人请过去。
李彝殷在火堆旁边,见到杨衮便站了起来:“刚得到斥候禀报,许军在无定河流进黄河的地方,开始筑城了。”
杨衮眉头一皱,却没有多少惊讶,说道:“许国故技重施!他们在幽州也是这般,筑了大城小堡数百座!”
李彝殷:“……”
杨衮骂道:“许国人最喜耍赖偷奸,每次都这样筑城,没机会就耗着,有机会才会出动。”
李彝殷道:“他们若要在平夏这么耗,粮草军需远道送来,怕也不轻巧。”
杨衮听罢点头道:“正是,平夏不比幽州,在河北平原,水陆畅通。许国人也耗不住……只不过李将军有足够的粮秣?”他忍不住专门强调道,“大辽也不宽裕,且从大辽运粮过来,也是山高路远。”
李彝殷一脸难色,这回几乎聚集了所有能帮上忙的青壮。
李彝殷道:“若许军筑城固守,咱们就将主力往西进攻灵州,占领灵州河套肥美之地,与河西党项连作一片。”
杨衮点头道:“如此甚好。不过折德扆这厮在灵州,估计早已嗅到不对劲,坐立不安了,可能早有提防,会死守。”
李彝殷道:“总比许国禁军守的城好打……我本来也纳闷,许军既然进攻,兵力却只有咱们一半多,原来是用这招返攻为守!”
……
黄河与无定河交汇处,七万多大军和数万民夫都到了,十几万开始了建筑工作。
郭绍摇身一变,变成了建筑设计师。他先把这座堡垒命名“无定堡”,后来又增加名字“永不陷落之堡”,打算把这里作为后方大本营,然后开始设计简陋的图纸……古人在筑城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冬季筑城也有法子,原不需他操刀。但郭绍认为许军装备了大量火器,原来的城池模型已不适应战术需要。
郭绍对现代工事一无所知,对古代城池建造也仅限于实战中的见识。但他用自己的脑子稍微一想,也想得到古代城池是应冷兵器而生……动辄高达八米的墙体(相当于三层楼高)、十几里的周长!
郭绍琢磨的是两个原因,一则,目的是为了防备大量冷兵器士兵攀爬,高墙增加攀越难度;而且守城方的火力也有限,墙越高防守越容易,而且丢土石的重力大杀伤也越大。二则,中国一直是经济强国,大周长能把城镇居民和经济也保护在内;城越大,也给围城方增加围合的兵力人数门槛。
但时过境迁,再抱着旧观念不放筑无定城就没意思了。
首先,无定城是荒芜之地筑城,没有百姓居住。野战铜炮的一里射程也变相地增大了古代军队围城的周长。
所以体量可以大大减小,极大地缩小建筑成本。只需要满足驻军营房、仓库等地盘就行。完全的军事堡垒。
其次,不需要那么高,再次减少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