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393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师写一句。
    一部老子五千言,便是天下修行之总纲,为诸子百家之中,毫无疑问第一之存在,胜过一切经典。
    这对李郸道的诱惑是无与伦比的,这经书,谁都能扯两句。
    但如果是真本,原本,传承有序,那麻姑山玄真道,便有更高层次的法脉源流,如同许多帝王,认祖宗为三皇五帝。
    “能否让我一观?”李郸道觉得还是要看看。
    “有何不可,请随贫道来。”
    只见绕到后面,宗圣宫中,那个几乎有三四丈高的老君像后面,自老君像脚下,开了一个小门,自门而入,有螺旋的阶梯,一面向上,一面向下,向下乃是地宫,向上乃是藏象之处。
    只见夜明珠照亮,幽幽如同月光。
    老君像中一密室,一册如玉石一般的简书,悬浮在石台上。
    简书明显是竹子材质,但已经玉化了,上面还可见刀刻痕迹。
    玉简静静悬浮在那里,却又散发着无穷无尽的道韵,似乎就能悟道,但仔细一体味,又陷入了虚无和广大之中。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监能无疵乎
    爱民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李郸道就见到这么一句。
    “玄德?”
    营便是魂,这句话讲的就是性命合一,达到先天婴儿,心灵无欲无求的状态。
    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而不干预人为,这便叫做“玄德”
    似乎是将修行,和治国之道结合到了一起。
    李郸道似乎有所感悟,又似乎没有。
    只有耳边,隐约似乎有一个老者在诵念经文。
    “如何?此为真迹耶?”岐晖子问道。
    “确实是真迹,只是借我参悟三个月,掌门不怕我借了不还吗?”
    “哈哈哈,大可一试。”
    “果然上法。”李郸道打算在玉书上也拓印一份下来。
    “好,此事我应下来了,这次佛道大会在什么时候?”
    “明年九月。”岐晖子开口道。
    那不是离着武德八年吗?离着九年就不远了,只怕都已经齐聚长安城了吧,那不是基本上就要爆炸了吧。
    这两个事情结合到一起,那还真是凶险万分啊。
    “好。”李郸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同时开口问向岐晖子:“如今二龙争太子,楼观站哪一方?”
    “楼观只断在武德皇帝处,二世皇帝,我们不掺和。”岐晖子道。
    “只怕不成。”李郸道开口道:“此次佛道辩论,其实就是太子之辨,未来皇帝之争,佛门支持青龙,我道门就要支持玄武。”
    青龙指东,为东宫。
    玄武指北,为秦王。
    岐晖子道:“贫道也知道,不过胜算难分,不如守中。”
    李郸道叹息一声:“武德皇帝天命已削,楼观要撒手,只怕也不成,劫后有劫,难后有难,不可轻视。”
    “秦王凶残,只怕非仁德之君。”岐晖子道:“武德皇帝每每要屠杀,吾劝之,总会停止暴行,但秦王不同。”
    “秦王破夏县之后,命士卒屠城,可怜城中无辜百姓尽遭屠戮,鲜有人生还。”
    “后每破一城,便多闻有此事发生,甚至已经投降之人,也要坑杀,如秦之白起。”
    李郸道也是知道这段公案的,历史上也有记载,不过李世民登基之后说,是武德皇帝指使他干的。
    因此多有两面声音。
    而玄武门之变史书上也是多有美化,说是太子逼迫,李渊偏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