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859节(1/3)
王允知道刘协的一贯行事风格,自然是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
司空张喜在朝议和东明殿内向来都是少有说话,沉默寡言。
只有一次,在刘协宣布变法之时站了出来,为天子站队,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知道,原来张喜是站在天子一方。
作为司空,张喜的影响力虽然不如刘宠和王允,但是在朝中也有一定的份量。
刘宠自从变法一事之后,一直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刘协的一方。
朝议开始之后,三人对于御驾亲征之事闭口不提,而剩余的九卿也是对此没有任何的言语。
三公九卿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其余的朝臣又如何敢站出来开口反对?
朝议的时间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之下一点一滴的过去。
最终朝议的主题还是不可避免的转移到了御驾亲征之上。
司空张喜首先站了出来,简单的阐述了一下目前的局势,这些局势虽然人尽皆知,但是从张喜的口中听到之后,还是使得殿内的气氛更为沉闷了一些。
随后,张喜在殿内宣读一份措辞极为激烈的檄文。
指责许安慢侮天地,悖道逆理,同时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妄议朝政。
檄文颁布,诏书已经传达四方,御驾亲征之事已经定下。
“以司徒王允,暂代监国……”
王允眼观鼻鼻观心,躬身应诺,对于这个结果他早有预料。
他侧目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刘宠,刘宠此时神色如常,并没有丝毫的异样。
王允心中冷然,刘宠不是一个可以瞒得住事的人,这样的神情多半是已经得到了刘协的授意,司空张喜也是同样,只有他被排除了在外。
无错
朝议结束,众臣退朝。
王允行走在人流之中,神色平常,但是心中却是无比的沉重。
一切彷佛又回到了当初在长安之时的情况,天下倾覆就在瞬间。
只是当时是董卓操控朝政,掌控司隶,而眼下却是明军虎视眈眈,欲要一统天下。
“王司徒留步……”
就在王允将要走出皇宫之时,一名宦官匆匆赶来及时叫住了他。
“何事?”
那宦官王允认识,正是刘协身旁的近侍之一。
一路跑来,那宦官显得气喘吁吁,平复了些许气息之后,才说道。
“陛下召王司徒前往东明殿叙事。”
王允眉毛微挑,这个时候刘协才召见他前去东明殿议事,让他感到有些古怪。
不过疑惑归疑惑,王允自然不会抗命,他跟随着那传信的宦官一路向着东明殿的方向走去。
等到王允到达东明殿之后,走入其中,东明殿内的人数并不多,除了刘协之外只有五人,而且全是王允熟悉的面孔。
五人分别是司空张喜、太尉刘宠、五官中郎将卢毓、中垒将军伏德、讨虏将军黄忠。
五官中郎将卢毓、中垒将军伏德两人统领禁军,而讨虏将军黄忠则是统领北援的荆州军,听说这一次带领着部分兖州军南下的,是袁术麾下的大将纪灵。
后将军孙静并不在殿内,王允此前受到的消息,似乎孙静已经先行前往彭城,前去稳定军心。
王允这一次被任命为监国,张喜协从理政,而刘宠则是随军前往。
虽然如今新募豫州军兵权是掌握在刘协的手中,但是刘宠在豫州仍然广有声望,这一次豫州兵也是被交由给了刘宠管辖。
见到王允走入东明殿内,刘协没有怠慢,而是亲自前去迎接。
“此次亲征之事,未有同司徒商议,还请司徒勿要心怀芥蒂,朕明白司徒忠心为国,只是朕清楚,若是与司徒商议,必定会遭到阻止,因此才未有同司徒商议。”
王允没有想到刘协竟然亲自过来和他道歉,一时间甚至忘记了该如何奏对。
王允心中百转千回,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他自认为熟悉刘协,却不想刘协也对他了如指掌。
“陛下无需介怀,诚如陛下所言,若是陛下提前找臣商议,臣确实会阻止亲征之事。”
“眼下事情已成定局,亲征之事已经决定,但是有些话不管陛下是否愿意听,但是身为臣子,臣还是不得不说。”
木已成舟,王允也是无可奈何。
“司徒请讲。”
“陛下此番亲征,虽然可以鼓舞前线军兵之士气,但是就算如此,若是与许安相对,赢面只怕是不足两成,臣以为……”
“我清楚。”
王允本来还准备继续说下去,但是却看到了刘协点头,并且也听到了刘协的那句话。
“陈都有禁军三万人,豫州兵两万人,兖州援军有一万两千人,荆州兵有一万三千人,彭城守军有两千人,共计七万七千人。”
“明军此番攻占青徐两地,伤亡共计只有六千余人,而这些伤亡都是产生在进攻祝阿、历城,以及玉泉亭之战,还有一开始的漯水攻防战中伤亡的青州兵。”
攻防战中伤亡的明军多是麹义麾下的降兵,实际上明军根本没有损失多少的精锐。
“按照此前明军的情况推算,明军如今武卒营、锐士营、陷阵营、黄天使
司空张喜在朝议和东明殿内向来都是少有说话,沉默寡言。
只有一次,在刘协宣布变法之时站了出来,为天子站队,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知道,原来张喜是站在天子一方。
作为司空,张喜的影响力虽然不如刘宠和王允,但是在朝中也有一定的份量。
刘宠自从变法一事之后,一直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刘协的一方。
朝议开始之后,三人对于御驾亲征之事闭口不提,而剩余的九卿也是对此没有任何的言语。
三公九卿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其余的朝臣又如何敢站出来开口反对?
朝议的时间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之下一点一滴的过去。
最终朝议的主题还是不可避免的转移到了御驾亲征之上。
司空张喜首先站了出来,简单的阐述了一下目前的局势,这些局势虽然人尽皆知,但是从张喜的口中听到之后,还是使得殿内的气氛更为沉闷了一些。
随后,张喜在殿内宣读一份措辞极为激烈的檄文。
指责许安慢侮天地,悖道逆理,同时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妄议朝政。
檄文颁布,诏书已经传达四方,御驾亲征之事已经定下。
“以司徒王允,暂代监国……”
王允眼观鼻鼻观心,躬身应诺,对于这个结果他早有预料。
他侧目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刘宠,刘宠此时神色如常,并没有丝毫的异样。
王允心中冷然,刘宠不是一个可以瞒得住事的人,这样的神情多半是已经得到了刘协的授意,司空张喜也是同样,只有他被排除了在外。
无错
朝议结束,众臣退朝。
王允行走在人流之中,神色平常,但是心中却是无比的沉重。
一切彷佛又回到了当初在长安之时的情况,天下倾覆就在瞬间。
只是当时是董卓操控朝政,掌控司隶,而眼下却是明军虎视眈眈,欲要一统天下。
“王司徒留步……”
就在王允将要走出皇宫之时,一名宦官匆匆赶来及时叫住了他。
“何事?”
那宦官王允认识,正是刘协身旁的近侍之一。
一路跑来,那宦官显得气喘吁吁,平复了些许气息之后,才说道。
“陛下召王司徒前往东明殿叙事。”
王允眉毛微挑,这个时候刘协才召见他前去东明殿议事,让他感到有些古怪。
不过疑惑归疑惑,王允自然不会抗命,他跟随着那传信的宦官一路向着东明殿的方向走去。
等到王允到达东明殿之后,走入其中,东明殿内的人数并不多,除了刘协之外只有五人,而且全是王允熟悉的面孔。
五人分别是司空张喜、太尉刘宠、五官中郎将卢毓、中垒将军伏德、讨虏将军黄忠。
五官中郎将卢毓、中垒将军伏德两人统领禁军,而讨虏将军黄忠则是统领北援的荆州军,听说这一次带领着部分兖州军南下的,是袁术麾下的大将纪灵。
后将军孙静并不在殿内,王允此前受到的消息,似乎孙静已经先行前往彭城,前去稳定军心。
王允这一次被任命为监国,张喜协从理政,而刘宠则是随军前往。
虽然如今新募豫州军兵权是掌握在刘协的手中,但是刘宠在豫州仍然广有声望,这一次豫州兵也是被交由给了刘宠管辖。
见到王允走入东明殿内,刘协没有怠慢,而是亲自前去迎接。
“此次亲征之事,未有同司徒商议,还请司徒勿要心怀芥蒂,朕明白司徒忠心为国,只是朕清楚,若是与司徒商议,必定会遭到阻止,因此才未有同司徒商议。”
王允没有想到刘协竟然亲自过来和他道歉,一时间甚至忘记了该如何奏对。
王允心中百转千回,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他自认为熟悉刘协,却不想刘协也对他了如指掌。
“陛下无需介怀,诚如陛下所言,若是陛下提前找臣商议,臣确实会阻止亲征之事。”
“眼下事情已成定局,亲征之事已经决定,但是有些话不管陛下是否愿意听,但是身为臣子,臣还是不得不说。”
木已成舟,王允也是无可奈何。
“司徒请讲。”
“陛下此番亲征,虽然可以鼓舞前线军兵之士气,但是就算如此,若是与许安相对,赢面只怕是不足两成,臣以为……”
“我清楚。”
王允本来还准备继续说下去,但是却看到了刘协点头,并且也听到了刘协的那句话。
“陈都有禁军三万人,豫州兵两万人,兖州援军有一万两千人,荆州兵有一万三千人,彭城守军有两千人,共计七万七千人。”
“明军此番攻占青徐两地,伤亡共计只有六千余人,而这些伤亡都是产生在进攻祝阿、历城,以及玉泉亭之战,还有一开始的漯水攻防战中伤亡的青州兵。”
攻防战中伤亡的明军多是麹义麾下的降兵,实际上明军根本没有损失多少的精锐。
“按照此前明军的情况推算,明军如今武卒营、锐士营、陷阵营、黄天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