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锦绣江山 第四百二十四章 安加拉河大(1/3)
“我们的情报人员用生命完成了他们的使命,现在该轮到我们了!”吴佩孚的目光从部下的身上一个个扫过:“今天开始侦察飞机全天候起飞,严密监视布拉吉克及附近区域!”
中国军队的飞机开始频繁的从简易机场起飞,来回在布拉吉克上空盘旋。而一进入了黑夜,地面上的侦察部队也开始大量的神出鬼没出现在布拉吉克一线,有的突进过深的侦察小组甚至直接和俄国军队展开了交火,其中不乏整支侦察小组全部壮烈牺牲的例子。
俄国人在这几天对中国阵地进行过几次骚扰性的攻击,但都被防守严密的中国军队打了回去。到1917年2月1日这天,俄军150万人,6000门大炮;中国军队80万人,11000门火炮,350辆各型装甲车在安加拉河一线都完成了集结,大战一触即发。
虽然在人数上中国军队只占俄军的一半,但火炮数量却大大超过俄国人,而在从中国境内到安加拉河这一线,中国以200万人、5000辆卡车组成了一条生命输送线。中国军队不想和俄军打一场人数上的消耗战,他们要靠着全新的作战理念来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全世界的眼光都投向了安加拉河,这对于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来说,无论哪一方的胜利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曾经在亚洲证明过自己的强大,但面对几百万人的大军团会战还是第一次,他们能否取得胜利是同盟国最关心的事,这也将为中国远征军团取得第一手的资料。而协约国在企求上帝能垂青俄罗斯,让在欧洲战场屡战屡败的俄国军队在如此优势的兵力下能够争气的取得一场胜利。
中俄两国的战争机器全速开动了。民众对于军队的支持是狂热的,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俄罗斯国内也是一样,俄罗斯国内的矛盾被即将到来的大战所掩盖,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声望似乎在一夜间又回到了昔日的巅峰时期。
“俄军在布拉吉克的隐蔽工作做得非常好。”张作霖在新的军事会议上说道:“我们为了弄清楚它们的布防,侦察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从天空和地面侦察到的情况来看,布拉吉克地区的确只有十万俄军,而附近却隐藏着大量的俄国士兵,只要战争打响第一枪,随时可以开拔上来三十到四十万的敌人,如果按照当初情报制定的战略,负责主攻布拉吉克的第9集团军将面对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敌人,遭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总指挥将第8集团军也配属到布拉吉克是完全正确的!”
“布拉吉克将是战场争夺的重点。”吴佩孚看着一份份不断送上来的情报,只是偶尔抬一下头说道:“在叶塞尼亚克的敌人根据侦察枪支和大炮的拥有数量非常低,他们甚至连如何扎营房都还没有学会,这是一个幌子。”
终于看完情报的吴佩孚站了起来:“命令空军部队,只要还有一点能见度,就必须对布拉吉克和附近二十公里处进行不间断轰炸,把飞机上携带的每一发炸弹,每一颗子弹都给我打光才能返航,命令后勤部队加紧运输!”
在后勤部队向前线源源不断运送物资的时候,不时的出现了一些武装人员的袭击。这些武装人员都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人数众多,往往是几千人的集体行动。出手快捷而且凶狠,一般在袭击成功之后不留活口,连劫掠到的物资也一概不要,全部烧毁。
这样的袭击让中国后勤部门头疼不已,为了对付这些武装人员,运输物资的车队开始大量配备重武器,并且不断从兵工厂流水线上出来的轻机枪和冲锋枪也开始分发到了后勤部队手中。为次确保运输生命线的安全,总后勤部甚至下达了任何敢于靠近运输车队一百米之内的可疑份子,押运人员可以不经警告即开枪射击。这些措施还是得力的,运输队一连打退了几次偷袭的武装人员。虽然这些负责运输的成员都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绝大部分由大中华联邦的劳工组成,但靠着疯狂的火力和源源不断的子弹,竟然让那些久经战场的武装分子面对他们时一筹莫展。
在中国情报人员的努力下,他们发现组织这些袭击的就是那个朱可夫,不过让他们头疼的是,始终无法摸清楚朱可夫的具体方位。
而在前线阵地,中国的飞机开始不知疲倦的起飞,将一颗颗重磅炸弹投到布拉吉克的俄军阵地,巨大的爆炸声从早到晚就从来没有停息过。
俄军阵地在中国空军轰炸的这几天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些阵地上的俄国士兵竟然整排整班的阵亡,迫于无奈的加坦达基上将被迫在战争还没有真正爆发的时候就动员了预备队补充那些阵地上的损失。
但这些还并不是最主要的,加坦达基上将沮丧的发现中国军队根本就不象沙皇所说的那样选择左翼为突破口,而是将大量兵力配属到了布拉吉克一线。原来情报上所说的中国人在布拉吉克的进攻部队只有一个集团军不到十万人现在看来完全是不真实的。
加坦达基再次将调往左翼的八个师重新派到了布拉吉克,这一来疲于奔命的俄军士兵怨声载道,原本高涨的士气也出现了一点低沉,加上这些日子中国飞机发疯一样的轰炸,让俄国士兵开始对战争的胜利产生了一点隐隐的担忧。
1917年2
中国军队的飞机开始频繁的从简易机场起飞,来回在布拉吉克上空盘旋。而一进入了黑夜,地面上的侦察部队也开始大量的神出鬼没出现在布拉吉克一线,有的突进过深的侦察小组甚至直接和俄国军队展开了交火,其中不乏整支侦察小组全部壮烈牺牲的例子。
俄国人在这几天对中国阵地进行过几次骚扰性的攻击,但都被防守严密的中国军队打了回去。到1917年2月1日这天,俄军150万人,6000门大炮;中国军队80万人,11000门火炮,350辆各型装甲车在安加拉河一线都完成了集结,大战一触即发。
虽然在人数上中国军队只占俄军的一半,但火炮数量却大大超过俄国人,而在从中国境内到安加拉河这一线,中国以200万人、5000辆卡车组成了一条生命输送线。中国军队不想和俄军打一场人数上的消耗战,他们要靠着全新的作战理念来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全世界的眼光都投向了安加拉河,这对于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来说,无论哪一方的胜利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曾经在亚洲证明过自己的强大,但面对几百万人的大军团会战还是第一次,他们能否取得胜利是同盟国最关心的事,这也将为中国远征军团取得第一手的资料。而协约国在企求上帝能垂青俄罗斯,让在欧洲战场屡战屡败的俄国军队在如此优势的兵力下能够争气的取得一场胜利。
中俄两国的战争机器全速开动了。民众对于军队的支持是狂热的,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俄罗斯国内也是一样,俄罗斯国内的矛盾被即将到来的大战所掩盖,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声望似乎在一夜间又回到了昔日的巅峰时期。
“俄军在布拉吉克的隐蔽工作做得非常好。”张作霖在新的军事会议上说道:“我们为了弄清楚它们的布防,侦察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从天空和地面侦察到的情况来看,布拉吉克地区的确只有十万俄军,而附近却隐藏着大量的俄国士兵,只要战争打响第一枪,随时可以开拔上来三十到四十万的敌人,如果按照当初情报制定的战略,负责主攻布拉吉克的第9集团军将面对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敌人,遭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总指挥将第8集团军也配属到布拉吉克是完全正确的!”
“布拉吉克将是战场争夺的重点。”吴佩孚看着一份份不断送上来的情报,只是偶尔抬一下头说道:“在叶塞尼亚克的敌人根据侦察枪支和大炮的拥有数量非常低,他们甚至连如何扎营房都还没有学会,这是一个幌子。”
终于看完情报的吴佩孚站了起来:“命令空军部队,只要还有一点能见度,就必须对布拉吉克和附近二十公里处进行不间断轰炸,把飞机上携带的每一发炸弹,每一颗子弹都给我打光才能返航,命令后勤部队加紧运输!”
在后勤部队向前线源源不断运送物资的时候,不时的出现了一些武装人员的袭击。这些武装人员都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人数众多,往往是几千人的集体行动。出手快捷而且凶狠,一般在袭击成功之后不留活口,连劫掠到的物资也一概不要,全部烧毁。
这样的袭击让中国后勤部门头疼不已,为了对付这些武装人员,运输物资的车队开始大量配备重武器,并且不断从兵工厂流水线上出来的轻机枪和冲锋枪也开始分发到了后勤部队手中。为次确保运输生命线的安全,总后勤部甚至下达了任何敢于靠近运输车队一百米之内的可疑份子,押运人员可以不经警告即开枪射击。这些措施还是得力的,运输队一连打退了几次偷袭的武装人员。虽然这些负责运输的成员都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绝大部分由大中华联邦的劳工组成,但靠着疯狂的火力和源源不断的子弹,竟然让那些久经战场的武装分子面对他们时一筹莫展。
在中国情报人员的努力下,他们发现组织这些袭击的就是那个朱可夫,不过让他们头疼的是,始终无法摸清楚朱可夫的具体方位。
而在前线阵地,中国的飞机开始不知疲倦的起飞,将一颗颗重磅炸弹投到布拉吉克的俄军阵地,巨大的爆炸声从早到晚就从来没有停息过。
俄军阵地在中国空军轰炸的这几天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些阵地上的俄国士兵竟然整排整班的阵亡,迫于无奈的加坦达基上将被迫在战争还没有真正爆发的时候就动员了预备队补充那些阵地上的损失。
但这些还并不是最主要的,加坦达基上将沮丧的发现中国军队根本就不象沙皇所说的那样选择左翼为突破口,而是将大量兵力配属到了布拉吉克一线。原来情报上所说的中国人在布拉吉克的进攻部队只有一个集团军不到十万人现在看来完全是不真实的。
加坦达基再次将调往左翼的八个师重新派到了布拉吉克,这一来疲于奔命的俄军士兵怨声载道,原本高涨的士气也出现了一点低沉,加上这些日子中国飞机发疯一样的轰炸,让俄国士兵开始对战争的胜利产生了一点隐隐的担忧。
1917年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