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 第58节(3/3)
围在周围的捕快抓个正着。
江着原本是想让这些捕快早点来救少爷的,哪知对方就是不肯,还说既然有了内应,那自然是以逸待劳,完全就是不负责任。
谢良臣他们脱了险,捕快们又在原地埋伏几日,等之前那些离开的山贼回转大本营,再次故技重施,将其团团围住,然后困了个结结实实。
此案甚大,而且是跨地方办案,把本县的知县也惊动了,但是因为这齐大原本就是流寇,也在邻县杀过人,并不非得在本县审理,所以邻县捕快来抓人也没问题。
这边武徇浑身狼狈,他看县令脸都吓绿了,知道他这是怕事情败露,连累自己,冷笑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谢良臣在一旁瞧着,这人眼中时不时有寒光闪现,恐怕是要狗急跳墙,只是碍于现在还有邻县公差在,因此才不敢动手,可是若他与对方勾兑好了利益,再把几个知情人灭口,那他不仅小命保住了,乌纱同样保住了。
只是此事也有个漏洞,那就是谢良臣跟武徇活着。
只要他们活着,那么那些受害的村民他们就不敢灭口,邻县县官也不敢轻易与之勾连,这个纵容土匪作恶的县令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所以谢良臣坚持与前来抓人的官差们一起离开,而等到了邻县,又道苦主是村民,他们不过略施援手,在写了证词之后,很快就启程了。
离开前,谢良臣与武徇弃了原来的马车,四人赶路也尤其小心身后有没有跟踪的人,等终于离了相关地界,这才终于松口气。
武徇也是后怕不已,同时更气愤身为地方父母官,对方竟然如此无法无天。
谢良臣也觉得这治安着实乱了点,那地方出了这样大事,可这么些年朝廷竟一无所觉,可见王朝已现衰败之像,相关职能部门已经不怎么起作用了。
听他这么说,武徇也无言。每个朝代总是开国时政清民和,之后便愈发糜烂,也不知到底何时是个头,若是再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哪天大融也要亡国了。
因着在西平发生的事,两人在赶往渝州的途中皆沉默寡言,不过等踏进渝州地界,之前沉郁的气氛倒是一扫而空。
“贤弟,这里的东西可真好吃。”武徇一便走还一边回味着刚才吃的凉糕。
若说有什么东西能让人心情瞬间愉悦,美食肯定要算其一,而渝州城大,美食种类更是丰富多样,瞬间就让两人心情转换了过来。
“确实不错。”谢良臣也跟着点头,“尤其他们还用井水湃过,在这时节吃上一碗当真解暑。”
两人就这么沿街逛着,时不时好奇打量周围建筑,碰到好玩好看的摆件,两人也会买上些,全当做特产。
等到中午,两人寻了个酒楼坐下吃饭,然后就向小二打听了下此地的名胜古迹,亦或是盛会活动什么的。
结果名胜都道寻常,盛会小二还真说出一个来。
城外十里处有一座青山书院,是渝州城最大的书院,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每月都会举行文会,凡城内有名的士子文人都会去一展才艺,要是拔得头筹了,名声大作不说,还能将诗文题在书院后的石壁上,那可是大大长脸的事情。
听说还有这样的文会,谢良臣与武徇对视一眼,都有点心动,等问清楚了时间和地点,两人便也打算跟去瞧瞧热闹。
一大早,谢良臣便被街边小贩的吆喝声吵醒。
他想着今日既是文会,便换了长衫,武徇也特地收拾了一下,俩人吃过早饭,便朝青山书院去。
去青山书院的路程其实不算远,两人便弃车步行,一边赏景一边赶路。
沿途遇到好些渝州学子,听说他们是外地人,皆十分热情的打招呼,只是每每到最后都要上下扫视他们一眼,然后道一句,“若无把握,二位兄台最好不要轻易与人争执。”
什么把握?
谢良臣跟武徇都听得一头雾水,可要再细问,对方又不答了,只说到时就明白。
两人被这话激得越发好奇,脚步加快,片刻便到了书院外。
然后他们就惊了。
这青山书院竟建在半山腰上,底下是长长的石阶,从山脚一路蜿蜒至书院大门口,少说也得有上千阶,看得人一阵眼晕。
不过其他人好像已经习惯了,到了山脚后便将长衫袍子前摆掖在腰带上,然后开始爬石阶。
如此不羁的动作看得武徇一愣,不禁发出感慨:“渝州的学子当真豪迈得很。”
谢良臣瞅了瞅自己身上的长衫,又看看这好似看不到尽头的石阶,没办法,也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将袍角掖好,开始爬山。
爬了半个时辰,两人总算站到了书院前,谢良臣还好,只是又点微喘,武徇却是两腿都有些打颤。
江着原本是想让这些捕快早点来救少爷的,哪知对方就是不肯,还说既然有了内应,那自然是以逸待劳,完全就是不负责任。
谢良臣他们脱了险,捕快们又在原地埋伏几日,等之前那些离开的山贼回转大本营,再次故技重施,将其团团围住,然后困了个结结实实。
此案甚大,而且是跨地方办案,把本县的知县也惊动了,但是因为这齐大原本就是流寇,也在邻县杀过人,并不非得在本县审理,所以邻县捕快来抓人也没问题。
这边武徇浑身狼狈,他看县令脸都吓绿了,知道他这是怕事情败露,连累自己,冷笑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谢良臣在一旁瞧着,这人眼中时不时有寒光闪现,恐怕是要狗急跳墙,只是碍于现在还有邻县公差在,因此才不敢动手,可是若他与对方勾兑好了利益,再把几个知情人灭口,那他不仅小命保住了,乌纱同样保住了。
只是此事也有个漏洞,那就是谢良臣跟武徇活着。
只要他们活着,那么那些受害的村民他们就不敢灭口,邻县县官也不敢轻易与之勾连,这个纵容土匪作恶的县令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所以谢良臣坚持与前来抓人的官差们一起离开,而等到了邻县,又道苦主是村民,他们不过略施援手,在写了证词之后,很快就启程了。
离开前,谢良臣与武徇弃了原来的马车,四人赶路也尤其小心身后有没有跟踪的人,等终于离了相关地界,这才终于松口气。
武徇也是后怕不已,同时更气愤身为地方父母官,对方竟然如此无法无天。
谢良臣也觉得这治安着实乱了点,那地方出了这样大事,可这么些年朝廷竟一无所觉,可见王朝已现衰败之像,相关职能部门已经不怎么起作用了。
听他这么说,武徇也无言。每个朝代总是开国时政清民和,之后便愈发糜烂,也不知到底何时是个头,若是再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哪天大融也要亡国了。
因着在西平发生的事,两人在赶往渝州的途中皆沉默寡言,不过等踏进渝州地界,之前沉郁的气氛倒是一扫而空。
“贤弟,这里的东西可真好吃。”武徇一便走还一边回味着刚才吃的凉糕。
若说有什么东西能让人心情瞬间愉悦,美食肯定要算其一,而渝州城大,美食种类更是丰富多样,瞬间就让两人心情转换了过来。
“确实不错。”谢良臣也跟着点头,“尤其他们还用井水湃过,在这时节吃上一碗当真解暑。”
两人就这么沿街逛着,时不时好奇打量周围建筑,碰到好玩好看的摆件,两人也会买上些,全当做特产。
等到中午,两人寻了个酒楼坐下吃饭,然后就向小二打听了下此地的名胜古迹,亦或是盛会活动什么的。
结果名胜都道寻常,盛会小二还真说出一个来。
城外十里处有一座青山书院,是渝州城最大的书院,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每月都会举行文会,凡城内有名的士子文人都会去一展才艺,要是拔得头筹了,名声大作不说,还能将诗文题在书院后的石壁上,那可是大大长脸的事情。
听说还有这样的文会,谢良臣与武徇对视一眼,都有点心动,等问清楚了时间和地点,两人便也打算跟去瞧瞧热闹。
一大早,谢良臣便被街边小贩的吆喝声吵醒。
他想着今日既是文会,便换了长衫,武徇也特地收拾了一下,俩人吃过早饭,便朝青山书院去。
去青山书院的路程其实不算远,两人便弃车步行,一边赏景一边赶路。
沿途遇到好些渝州学子,听说他们是外地人,皆十分热情的打招呼,只是每每到最后都要上下扫视他们一眼,然后道一句,“若无把握,二位兄台最好不要轻易与人争执。”
什么把握?
谢良臣跟武徇都听得一头雾水,可要再细问,对方又不答了,只说到时就明白。
两人被这话激得越发好奇,脚步加快,片刻便到了书院外。
然后他们就惊了。
这青山书院竟建在半山腰上,底下是长长的石阶,从山脚一路蜿蜒至书院大门口,少说也得有上千阶,看得人一阵眼晕。
不过其他人好像已经习惯了,到了山脚后便将长衫袍子前摆掖在腰带上,然后开始爬石阶。
如此不羁的动作看得武徇一愣,不禁发出感慨:“渝州的学子当真豪迈得很。”
谢良臣瞅了瞅自己身上的长衫,又看看这好似看不到尽头的石阶,没办法,也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将袍角掖好,开始爬山。
爬了半个时辰,两人总算站到了书院前,谢良臣还好,只是又点微喘,武徇却是两腿都有些打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