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 第125节(1/3)
所以谢良臣便以前世初等、中等、高等学府学历为参照,再辅之以部门特考,制定了一套人才选拔模式。
且因为如今新学推广尚未完全普及,国中只学儒学的书生仍旧不少,所以谢良臣也特地让学部官员们分了文科、理科。
所谓文科即只学四书五经的学生,至于理科就不用说了,那便是各个专业都有细类化分的新学毕业生。
从小学到大学起,学部改往日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甚至会试等,全都称之为升学考试。
凡学生就读各年级,经考试合格,即可升上高年级就读,同时从初级到高级,每阶段考试难度也依次增加,如此便能筛选出合格的人才。
当然,若有人天资不凡,也可跳级,只要考试通过即可。
这次选拔考试,便是文科学院与理工科学院的学生们在取得学历证明之后,首次参加朝廷组织的选拔考试。
这次出缺的部门不少,因为谢良臣降低原本官员致仕的年纪,由原本的七十岁,下调到了六十五,再加上官员考核法的实施,每年都有不少官员会因为懈怠工作而被撸掉官职,所以朝中官员如今也开始呈年轻化。
各部门要招什么样的人,考试的卷子上便出什么题,不过虽是有差别,试卷内容有些地方也是差不多的,比如公文写作,逻辑思考能力,常识问答等等。
因为是第一届考试,所以地点选在了京城,若是举办成功,以后再由各部门甚至各地方自己组织人员选拔考试。
谢良臣巡视了文、理两处考场,发现两边考生的气氛全不一样。
文科那边,几乎与谢良臣当初参加乡试与会试差不多,书生个个都身穿儒衫长袍,头戴纶巾,写字的文具也仍是用毛笔、砚台。
而理科学生这边,因为经常涉及到验算、草图、作画等等各种解题步骤,因此大多学生所用的都是硬笔,也就是那种需要蘸墨水写的简易版钢笔。
这种笔据是由徐州一位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造出来,最开始他也只是觉得毛笔在以尺校直时画图不方便,于是便造出来自己用。
哪知同院的学生们见到了,纷纷表示愿意出钱来买,后来这位学生看到商机,便一边读书,一边对此原有的笔进行改良,最后推出市场的便是如今这些学生们在用的这种。
那名学生谢良臣知道,因为他这笔销量不错,所以赚了不少钱,加上他本来就醉心手工机械,所以并未来参加官府选拔考试,而是当他的工厂主去了。
谢良臣听说消息,还特地命工部发了奖励的通告下去,另还有一个纯金的小锤子,上头刻着“巧夺天工”四个字。
那学生得到了这把金色的小锤,引以为傲,据说常在人前炫耀,还道要引为传家之宝,让不少人嫉妒不已。
自此之后,凡是民间有谁人造出惊奇独特之物,谢良臣便让工部考核之后,发下金色小锤,数年下来,总数已过百余件。
后来户部对此项开支提出异议,表示若是以后民间发明愈多,恐怕财政不支,谢良臣思考过后深以为然,便以自己的名义设立了此奖励,且规定,每年只选出最为优秀的十人发此金锤。
对于这些新鲜事物,国中抵触的人有,接受的却更多,且一般接触了新学,或是打算让自家孩子入新学读书的人家多是持接受态度。
至于抵触的,则一般为累世儒学之家,他们只让族中子弟学四书五经,依旧以数理为旁门左道,各种机械制造为奇淫巧技。
只是即便这些人再是抵触,他们的生活还是一日一日的开始发生改变。
首先是门前屋后的道路,除了青石板之外,便宜好用的水泥逐渐代替了原有的土路、泥路,再后来有些人家还开始用此物建房子。
后来日常生活之中,有人觉得用吊桶打水实在太慢且费劲,于是发明出了手压版的引水装置。
同时因为熟悉压力的作用原理,造出此物的人还顺便造出了简易版的抽水马桶,为什么说是简易版?因为马桶的水要自己打来放在旁边一个更大的装水器物里,而不是自动灌满,同时秽物排出之地也得先从地下凿出管道来,最后再排去特定的地方。
谢良臣不知此人是怎么从井水想到粪水的,不过对于这东西,他是期盼已久,在第一时间就让人上门安装了。
有他带头,京中不少人家也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上了此物,然后就真香了。
同时那些顽固不化,拒绝认知新事物的人家,也开始逐渐被周围的种种变化所侵染,只他们还未发觉,仍抱着最后的四书五经,做最后一丝挣扎。
谢良臣巡完两处考场,再看各处报考人数,文科学院参考一百二十人,新学毕业生报考四百六十人,相差近四倍之数,其中三十名女子皆来自新学,发展势头相当不错。
有他巡场监考,不管是哪边的主考官和阅卷人员都不敢徇私舞弊,最后考试结果出来,本次共取中官员一百一十人,其中女子十人。
谢良臣看过她们的卷子,发现其中有几人十分具有数理科学大佬的潜质,于是便在欢迎宴上请了这十位女子上前答话,哪知却引出一阵不小的骚乱来。
“夫人?!你怎么
且因为如今新学推广尚未完全普及,国中只学儒学的书生仍旧不少,所以谢良臣也特地让学部官员们分了文科、理科。
所谓文科即只学四书五经的学生,至于理科就不用说了,那便是各个专业都有细类化分的新学毕业生。
从小学到大学起,学部改往日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甚至会试等,全都称之为升学考试。
凡学生就读各年级,经考试合格,即可升上高年级就读,同时从初级到高级,每阶段考试难度也依次增加,如此便能筛选出合格的人才。
当然,若有人天资不凡,也可跳级,只要考试通过即可。
这次选拔考试,便是文科学院与理工科学院的学生们在取得学历证明之后,首次参加朝廷组织的选拔考试。
这次出缺的部门不少,因为谢良臣降低原本官员致仕的年纪,由原本的七十岁,下调到了六十五,再加上官员考核法的实施,每年都有不少官员会因为懈怠工作而被撸掉官职,所以朝中官员如今也开始呈年轻化。
各部门要招什么样的人,考试的卷子上便出什么题,不过虽是有差别,试卷内容有些地方也是差不多的,比如公文写作,逻辑思考能力,常识问答等等。
因为是第一届考试,所以地点选在了京城,若是举办成功,以后再由各部门甚至各地方自己组织人员选拔考试。
谢良臣巡视了文、理两处考场,发现两边考生的气氛全不一样。
文科那边,几乎与谢良臣当初参加乡试与会试差不多,书生个个都身穿儒衫长袍,头戴纶巾,写字的文具也仍是用毛笔、砚台。
而理科学生这边,因为经常涉及到验算、草图、作画等等各种解题步骤,因此大多学生所用的都是硬笔,也就是那种需要蘸墨水写的简易版钢笔。
这种笔据是由徐州一位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造出来,最开始他也只是觉得毛笔在以尺校直时画图不方便,于是便造出来自己用。
哪知同院的学生们见到了,纷纷表示愿意出钱来买,后来这位学生看到商机,便一边读书,一边对此原有的笔进行改良,最后推出市场的便是如今这些学生们在用的这种。
那名学生谢良臣知道,因为他这笔销量不错,所以赚了不少钱,加上他本来就醉心手工机械,所以并未来参加官府选拔考试,而是当他的工厂主去了。
谢良臣听说消息,还特地命工部发了奖励的通告下去,另还有一个纯金的小锤子,上头刻着“巧夺天工”四个字。
那学生得到了这把金色的小锤,引以为傲,据说常在人前炫耀,还道要引为传家之宝,让不少人嫉妒不已。
自此之后,凡是民间有谁人造出惊奇独特之物,谢良臣便让工部考核之后,发下金色小锤,数年下来,总数已过百余件。
后来户部对此项开支提出异议,表示若是以后民间发明愈多,恐怕财政不支,谢良臣思考过后深以为然,便以自己的名义设立了此奖励,且规定,每年只选出最为优秀的十人发此金锤。
对于这些新鲜事物,国中抵触的人有,接受的却更多,且一般接触了新学,或是打算让自家孩子入新学读书的人家多是持接受态度。
至于抵触的,则一般为累世儒学之家,他们只让族中子弟学四书五经,依旧以数理为旁门左道,各种机械制造为奇淫巧技。
只是即便这些人再是抵触,他们的生活还是一日一日的开始发生改变。
首先是门前屋后的道路,除了青石板之外,便宜好用的水泥逐渐代替了原有的土路、泥路,再后来有些人家还开始用此物建房子。
后来日常生活之中,有人觉得用吊桶打水实在太慢且费劲,于是发明出了手压版的引水装置。
同时因为熟悉压力的作用原理,造出此物的人还顺便造出了简易版的抽水马桶,为什么说是简易版?因为马桶的水要自己打来放在旁边一个更大的装水器物里,而不是自动灌满,同时秽物排出之地也得先从地下凿出管道来,最后再排去特定的地方。
谢良臣不知此人是怎么从井水想到粪水的,不过对于这东西,他是期盼已久,在第一时间就让人上门安装了。
有他带头,京中不少人家也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上了此物,然后就真香了。
同时那些顽固不化,拒绝认知新事物的人家,也开始逐渐被周围的种种变化所侵染,只他们还未发觉,仍抱着最后的四书五经,做最后一丝挣扎。
谢良臣巡完两处考场,再看各处报考人数,文科学院参考一百二十人,新学毕业生报考四百六十人,相差近四倍之数,其中三十名女子皆来自新学,发展势头相当不错。
有他巡场监考,不管是哪边的主考官和阅卷人员都不敢徇私舞弊,最后考试结果出来,本次共取中官员一百一十人,其中女子十人。
谢良臣看过她们的卷子,发现其中有几人十分具有数理科学大佬的潜质,于是便在欢迎宴上请了这十位女子上前答话,哪知却引出一阵不小的骚乱来。
“夫人?!你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