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819节(1/2)
两口子吃了饭,荣裕愓就来了,荣裕愓手里拿着纸,“书仁啊,你快过来看看,这是我找护国寺大师选的名字,你看哪个好?”
周书仁和竹兰见到满满一页的名字,这也太多了,护国寺的大师还真给舅舅面子,这么多名字没撵舅舅离开。
周书仁道:“孩子刚确诊,现在就选名字会不会太早了?”
荣裕愓叹气,“我这也是高兴的,荣氏一族终于有后了。”
竹兰听着,荣恩卿这一支依旧没算在内啊,四舅的心里流着姚瑶血的孩子都不是荣氏一族的子嗣。
第1534章 无风不起浪
时间飞快,秋收好像才开始,一转眼就结束了,秋收的喜悦没有,百姓交过税收后,百姓心里沉甸甸的,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
唯一让人高兴的是,去年减产严重,今年怕继续饿肚子,一半的田地种的都是高产红薯。
竹兰在秋收期间时不时会去孤儿院的庄子看看,孤儿院的田地是不用交税收的,收获入库,最多的是红薯和土豆。
红薯太多了,挖的时候再小心也难免有坏的,最近竹兰找了会做红薯粉的妇人,教孩子们做红薯粉等,尽量将坏的红薯处理了。
天气越发凉了,竹兰带着老大两口子来庄子看看养的猪,周老大不愿意娘去看猪,因为太脏了,可娘想亲自去看看孩子们养的猪,没办法,周老大只能听娘的。
到了庄子,周老大扶着娘,“娘,您小心些。”
竹兰,“我听说孩子们每日都会清扫猪圈,嗯,没什么味道。”
周老大时常过来,他最有发言权,“每日都会清扫,夏天最勤快,几日会消毒一次,粪便都会清理出去。”
“所以哪里有你说的脏。”
周老大噎了下,“娘,哪怕清理了,猪圈也是脏的。”
竹兰,“我们也是从村子出来的。”
周老大嘟囔着,“那也不一样。”
很快到了猪圈,竹兰皱了下眉头,哎,精心养大的猪长的也不大,一百三十多斤的样子,一百五十斤都没到。
周老大见娘皱眉头,“娘,已经养的不错了,咱家庄子的猪也差不多这么大。”
竹兰嗯了一声,“等天气冷了,杀一半换炭火,剩下的留着慢慢杀着吃,孩子们辛苦一年了,冬日养养身子添些荤腥。”
周老大记下道:“娘,咱们出去吧。”
“好。”
李氏插话,“现在气温降了,鸡下蛋还勤快吗?”
管事的忙回着,“还算勤快,每日能捡到百来个鸡蛋,每日留存十个备用,剩下的都打了蛋花汤分给孩子们喝。”
竹兰点头,百来个鸡蛋不错了,孩子们养的鸡,中途死的,还有秋收杀了一批,现在剩下二百只左右的鸡,秋收后虫子少了,产蛋也就不勤快了。
竹兰又带着老大两口子去看孩子们上课,又去地窖看了看,里面满满的粮食,这些都是孩子们未来的口粮。
回城的路上,李氏问,“娘,今年孤儿院还需要募捐粮食吗?”
竹兰摇头,“如果孩子不增加,粮食够了,这些孩子很会存粮食,春日和夏日晒干菜,晒山货,光风干的鱼就不少,加上秋收的粮食,不仅能满足八份饱,还是有营养的。”
李氏,“八分饱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周老大接着道:“这些孩子一年多变化十分大,鸡能下蛋后就没断了鸡蛋吃,男孩子的个子长了起来,女孩子也长了力气。”
竹兰笑着,“都是好孩子,学习也十分的认真。”
心里想着,等回头开库房将一些捐得的旧棉被重新弹了,尽量给孩子们填一些被子,今年天气有些冷。
户部,周书仁十分意外宁绪来找他,“侯爷怎么来了?”
“可打扰周侯办差?”
“并无,只是意外你会过来。”
宁绪全部的心思都在遐儿身上,每日最关心就是遐儿的身体情况,竟然分了注意力给他,有些受宠若惊?
宁绪清了清嗓子,“我来寻你为了私事。”
“请讲。”
宁绪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组织了一会语言,“哎,我那个身子不好的侄子,他连续求了我多日,我这心里看着不忍,这不就厚着脸皮来了。”
周书仁知道什么事了,淡淡的道:“既然知道厚脸皮,那就喝茶不谈如何?”
宁绪堵了下,干巴巴的,“别啊,我既然来了,哪怕不要脸也要说几句的。”
周书仁眼皮子都不抬,低头泡着茶,这天气冷了,喝热茶暖身子最好。
宁绪心里叹气,他也不想管,可没办法,宁家就他这个长辈能管事了,“我那侄媳妇心思多,这不心思多将自己的福气折腾没了,太医的话没几日可活了,宁暝这孩子也是可怜。”
周书仁抬手,“宁暝要是可怜,天下就没有不可怜的。”
宁绪抽了下嘴角,“好,好,不说他可怜,咱就说当娘的心,俞氏千不好万不好,为孩子的心是真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惦记就是宁暝的亲事,咱要说实话,如果不是俞氏要死了,俞氏也不敢想侯爷的孙女,这不是要死了,她也管不了儿媳妇了,日后
周书仁和竹兰见到满满一页的名字,这也太多了,护国寺的大师还真给舅舅面子,这么多名字没撵舅舅离开。
周书仁道:“孩子刚确诊,现在就选名字会不会太早了?”
荣裕愓叹气,“我这也是高兴的,荣氏一族终于有后了。”
竹兰听着,荣恩卿这一支依旧没算在内啊,四舅的心里流着姚瑶血的孩子都不是荣氏一族的子嗣。
第1534章 无风不起浪
时间飞快,秋收好像才开始,一转眼就结束了,秋收的喜悦没有,百姓交过税收后,百姓心里沉甸甸的,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
唯一让人高兴的是,去年减产严重,今年怕继续饿肚子,一半的田地种的都是高产红薯。
竹兰在秋收期间时不时会去孤儿院的庄子看看,孤儿院的田地是不用交税收的,收获入库,最多的是红薯和土豆。
红薯太多了,挖的时候再小心也难免有坏的,最近竹兰找了会做红薯粉的妇人,教孩子们做红薯粉等,尽量将坏的红薯处理了。
天气越发凉了,竹兰带着老大两口子来庄子看看养的猪,周老大不愿意娘去看猪,因为太脏了,可娘想亲自去看看孩子们养的猪,没办法,周老大只能听娘的。
到了庄子,周老大扶着娘,“娘,您小心些。”
竹兰,“我听说孩子们每日都会清扫猪圈,嗯,没什么味道。”
周老大时常过来,他最有发言权,“每日都会清扫,夏天最勤快,几日会消毒一次,粪便都会清理出去。”
“所以哪里有你说的脏。”
周老大噎了下,“娘,哪怕清理了,猪圈也是脏的。”
竹兰,“我们也是从村子出来的。”
周老大嘟囔着,“那也不一样。”
很快到了猪圈,竹兰皱了下眉头,哎,精心养大的猪长的也不大,一百三十多斤的样子,一百五十斤都没到。
周老大见娘皱眉头,“娘,已经养的不错了,咱家庄子的猪也差不多这么大。”
竹兰嗯了一声,“等天气冷了,杀一半换炭火,剩下的留着慢慢杀着吃,孩子们辛苦一年了,冬日养养身子添些荤腥。”
周老大记下道:“娘,咱们出去吧。”
“好。”
李氏插话,“现在气温降了,鸡下蛋还勤快吗?”
管事的忙回着,“还算勤快,每日能捡到百来个鸡蛋,每日留存十个备用,剩下的都打了蛋花汤分给孩子们喝。”
竹兰点头,百来个鸡蛋不错了,孩子们养的鸡,中途死的,还有秋收杀了一批,现在剩下二百只左右的鸡,秋收后虫子少了,产蛋也就不勤快了。
竹兰又带着老大两口子去看孩子们上课,又去地窖看了看,里面满满的粮食,这些都是孩子们未来的口粮。
回城的路上,李氏问,“娘,今年孤儿院还需要募捐粮食吗?”
竹兰摇头,“如果孩子不增加,粮食够了,这些孩子很会存粮食,春日和夏日晒干菜,晒山货,光风干的鱼就不少,加上秋收的粮食,不仅能满足八份饱,还是有营养的。”
李氏,“八分饱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周老大接着道:“这些孩子一年多变化十分大,鸡能下蛋后就没断了鸡蛋吃,男孩子的个子长了起来,女孩子也长了力气。”
竹兰笑着,“都是好孩子,学习也十分的认真。”
心里想着,等回头开库房将一些捐得的旧棉被重新弹了,尽量给孩子们填一些被子,今年天气有些冷。
户部,周书仁十分意外宁绪来找他,“侯爷怎么来了?”
“可打扰周侯办差?”
“并无,只是意外你会过来。”
宁绪全部的心思都在遐儿身上,每日最关心就是遐儿的身体情况,竟然分了注意力给他,有些受宠若惊?
宁绪清了清嗓子,“我来寻你为了私事。”
“请讲。”
宁绪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组织了一会语言,“哎,我那个身子不好的侄子,他连续求了我多日,我这心里看着不忍,这不就厚着脸皮来了。”
周书仁知道什么事了,淡淡的道:“既然知道厚脸皮,那就喝茶不谈如何?”
宁绪堵了下,干巴巴的,“别啊,我既然来了,哪怕不要脸也要说几句的。”
周书仁眼皮子都不抬,低头泡着茶,这天气冷了,喝热茶暖身子最好。
宁绪心里叹气,他也不想管,可没办法,宁家就他这个长辈能管事了,“我那侄媳妇心思多,这不心思多将自己的福气折腾没了,太医的话没几日可活了,宁暝这孩子也是可怜。”
周书仁抬手,“宁暝要是可怜,天下就没有不可怜的。”
宁绪抽了下嘴角,“好,好,不说他可怜,咱就说当娘的心,俞氏千不好万不好,为孩子的心是真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惦记就是宁暝的亲事,咱要说实话,如果不是俞氏要死了,俞氏也不敢想侯爷的孙女,这不是要死了,她也管不了儿媳妇了,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