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科举题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华帝国的首场科举虽然因为要加考算学、格物等实务之学而引起了士子阶层中的议论,甚至不少人极为反对从而宣言不去参考这登极恩科。
    不过中华帝国毕竟和太平天国不同,太平天国也是办过科举,不过太平天国天生就和读书人阶层作对,传统儒家的读书人恨不得把毁孔庙,删改经书的太平天国给灭掉呢,那里会去参加什么太平天国的科举啊,1854年的天京科举,报名者不足十人,后来强行把读书人压进去考试才勉强完成了这一次的科举考试。
    但是中华帝国却不是这样,总体而言,尽管中华帝国的崛起让诸多愚忠满清的不满,但是支持中华帝国的人也有不少。
    为何?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华帝国可没有大规模废除儒家,毁孔庙,改经书,同时对传统儒家学子也并不排斥,甚至是大规模接纳,要知道如今整个帝国的官员阶层中,绝大部分都是前清降官出身,而这些前清降官又都是传统科举出身的。
    此外,中华帝国虽然在官制上进行了革新,但总体上还是采取了传统的儒家封建王朝的一些体制,这从当初林哲的登基大典、定都大典就可以看得出来,基本都是采用古制,进行了比如说‘祭天’这种极为重要的传统活动。
    林哲登基是合乎传统礼制的,而对认死理的那些传统读书人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时候,名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如果年初林哲没有选择直接登基,那么他直接用一个所谓的‘中华元帅’称呼就是名不言不顺,是不可能得到广大士绅阶层的支持的,是不可能让诸多前清官员那么干脆的投诚的。
    所以这才有了当时的林哲占据不过弹丸之地就登基称帝,所为的并不是什么过一把皇帝的瘾头,而是为了让新生的中华政权取得一个合乎古制的大义名分,从而让控制区内的士绅百姓支持自己,让军政官员们看到希望。
    因此在诸多人看来,尤其是在浙江、苏南等这些中华军掌控去内的民众、士绅们看来,新生的中华帝国虽然刚崛起,但是已经是一个正统的王朝,只要继续发展下去他日彻底取代清朝成为神州大地的主人是有希望的。
    除了这些名义上的东西外,还和一些利益关系有关。
    那些士绅官僚们支持林哲?是因为可以获得继续当官的机会。
    那些普通百姓支持林哲,是因为林哲保证了浙江和苏松太等地的安定,而不用和安徽、湖北等省份一样惨遭战争的破坏。
    工商业的商人们支持林哲,是因为林哲保证了他们的商业利润,所以这些商人们也就成为了中华军的最主要支持群体。
    中华帝国的起家根基是哪里?是上海商贸区!
    中华帝国的最大支持群体是谁?商贸区的各大商行!
    商贸区中从工商业收取的税收,采购的军械物资几乎完全支持了中华军的扩大发展,而作为回报,中华军不但把极大的扩充了商贸区内的地区,同时还施行了诸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过去数年扶持的生丝业、茶、瓷器等行业就是明证,在商贸区政策的推动下,大量缫丝厂如同春笋一般冒了出来,短短几年时间厂丝就是彻底击溃了传统的土丝,出口量连年增加。
    这不仅仅让那些投资缫丝厂的生丝商行高兴,同样也让收购生丝的那些洋行们高兴,也让上海周边的养蚕茧的农民高兴,也让那些种植桑叶的农民高兴,同时也让提供贷款给缫丝厂、农民的钱庄等金融机构高兴,行业利润的提高,对于整个生丝产业都是形成有利的促进作用。
    而江南一地,什么产业规模最大?
    毫无疑问就是生丝。
    帝国促进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也不仅仅体现在生丝行业上,其他行业也同样大力扶持,帝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部法令,就是‘帝国公司法’,有利的支持了工商业的正规化,推动了大量的传统商业行会转化为现代化的企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润。
    综合上述,也就造成了中华帝国的最大支持群体并不是社会底层的农民,也不是那些封建官僚,而是工商阶层!
    如果采用历史教科书的说法,中华帝国的举旗造反,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资本主义革命’为民族的崛起带来了希望……
    而采用务实的说法,那就是中华帝国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实际的利益!
    因此在中华帝国辖区内,虽然也有些读书人对新生的帝国不屑甚至反对,但是支持的人也同样不少。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宣武登极恩科也是隆重召开了,按照传统,科举一般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不过由于登极恩科的会试在九月就要举行,时间紧迫,所以这一次的考试有些颠覆传统,略过以录取生员为目的的县试、府试、院试这三级考试,留待后续再进行,直接从乡进行,只要生员功名就可以直接参加。
    同时为了照顾以前的那些举人,所以举人可以不参加乡试,可以直接到南京参加会试。
    由于科举考试要考除了八股文章之外的其他内容,而且布告上也是说明了到时候考试的详细科目:
    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