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四章 死守不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很显然额尔金伯爵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这停下驻扎的地方就在三公里外,远在中华军炮兵的有效射程之内,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中华军架设在城头上炮位上的火炮可以打那么远,但命中率基本是别指望了。
    这年头的十二磅口径以下的前装滑膛跑如果要攻击三公里外的目标,其性质就跟用滑膛步枪打三四百米外的目标一样,除了浪费弹药就没有任何效果了。
    位置较远,而且他们的安营扎营可以说得上是教科书上的标准流程,甚至曲攀云自问自家部队都很难做到和那些英法联军这样标准。
    既然夜袭没机会,而那些英法联军一时间也没来攻城,一门心思想要依托城池进行严防死守的曲攀云也是懒得继续看下去了。
    反正不敢怎么样,他都是打定了主意就守住广州城不出去,你英法联军爱打不打,要来主动进攻的话他就以逸待劳,如果不进攻只在城外呆着的虎啊,那就大家耗着呗,看谁耗得过谁。
    不过很显然额尔金伯爵不打算跟曲攀云耗下去,当天晚间,外头的英法联军派遣了一个洋人外交人员以及一名华人翻译一起进城,向曲攀云递交了一份文书,文书上说鉴于广州局势混乱,为了保障英法侨民的安全,他们要进入广州城保护侨民,并要求中华军不得阻拦。
    曲攀云看罢文书呵呵一笑,好嘛,这借口也太烂了点,这摆明要相互开打了,你还用保护侨民的借口这不得笑掉别人大牙吗?
    当即曲攀云就是回了一封文书,称广州乃至整个广东都是中华帝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你们英法联军现在已经入侵了我们的国土,限令尔等满意六个时辰离开中华帝国的领土范围内,而且广州城内外国侨民的人身安全自然由中华军来负责,用不着你们来指手画脚。
    其实广州城内的洋人并不是很多,只有十三行那边有少许洋人,虽然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好多年了, 当初的南京条约里也是把广州定位了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但实际上广州方面从来就没有履行过南京条约的相关条款。
    从南京条约签订后开始到现在,都十几年了,每一次洋人想要进入广州城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极大的阻挠,英国驻华公使包令都在华任职好几年了,数次想要去拜访兼署五口通商事务两广总督,但是都没见着。
    而美国驻华公使更倒霉,来华十几年就没和两广总督这个通商大臣见过面。
    连这些公使们都进不了城,见不到清廷的广东官员,那些普通洋人就更加进不来了,每次洋人想要进城,让广州方面履行南京条约进行通商的时候,广州方面的地方官员总会以挟裹民意之类的手段进行阻挠,成功的把洋人的势力挡在门外。
    所以到目前来说,其实广州城内的洋人数量相当有限,远远不如其他几个通商口岸,尤其是上海那么多。
    上海商贸区发展那么多年,里头的洋人可是多的很,很多到远东来发财的洋人们都会选择到上海来,如今的上海街头上充斥着各国洋人,有些是腰缠万贯的洋商,他们是来做做生意的,有些则是一些技术性的人才,大多是在家乡混的不如意,听闻远东这边急缺续技术人才而且开出了高昂的薪资,这才冒险过来。
    基本上商贸区内的各企业的洋人技术人员以及那些学校的教官或者老师都是这一类人。
    不过更多的还是那些在欧洲活不下去试图到远东寻求生活的移民,又或者是社会底层的残渣,带着一颗冒险的心跑到远东上海来寻求发财的机会。
    这些人包括他们的家眷,就是构成了上海的洋人群体,也不止是洋人,实际上各个通商口岸或者说远东的其他地方也都是这几类洋人为主。
    这种人群构成带有非常浓厚的大航海时代风格,乃是各国在海外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主要移民构成。
    但是广州周边却是要特殊一些,因为地方官府的不配合所以广州城内目前的洋人数量是非常少的,而且自从前几天战争爆发后,这些洋人也没有作死留在广州,而是一个个都是跑出了城,然后直接乘船离开了,至少留下来的极少数人,也都是躲在商馆了不敢出来。
    对于这些洋人中华军也没有说把他们拉出来吊死之类的,而是放任自由,想要出城就滚蛋,不想走就老老实实的呆着。
    如今额尔金伯爵竟然要说进城保护侨民,开什么玩笑,他曲攀云要是允许了额尔金这么做的话,他这个第三军军长之位也就坐到头了。
    曲攀云很干脆的拒绝了额尔金的要求,这个情况也在额尔金的预料之内,本来就是借口嘛,他也没指望着城内的中华军一枪不放就让自己进城了。
    之所以彼此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但是双方还是正儿八经的互发了几份公文,最后额尔金还正儿八经的拿个一个最后通牒来,说明日早上七点之前,城内守军必须让英法联军入城,不然就会主动攻打云云。
    曲攀云也不示弱,同样给额尔金回了一个最后通牒,称额尔金必须在明日六点之前撤离广州,然后乘坐离开中华帝国的国土范围之内,要不然的话也会发起战争云云。
    这往来几篇公文,彼此发了最后通牒后,已经彼此获得了借口的双方不约而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