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赵大黑闯关东(1/3)
山东青州府的某个村庄里,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看着自家破破烂烂的房屋,抽着旱烟的他一动不动。
房屋是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他的老婆正在一旁的灶台上忙碌着,但是赵大黑却是知道,他的婆娘煮着的米饭只有小小的一把米,他家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吃光了粮食,过去一个月里,全靠他婆娘的娘家接济的一点米粮。
今夏的一场洪涝,把他家仅有的一亩地和向村里的一个小地主租界的两亩地都给淹了,种下的粮食还没有成长就彻底毁了,不仅仅是他家,这一片整个村子里的人家的田地都是被水淹了。
等洪水退去后虽说抢种了其他杂粮,但是依旧让他们无法撑过这个冬天。
虽说发生洪涝后,官府也是进行了救济,但是官府的救济无疑是杯水车薪,要知道发生洪涝的不仅仅是他一条村子,据说附近好几个县都是发生了不小的洪涝,整个山东省甚至中央财政都是拨款进行救灾,但是平分到每个人的头上,却是没有多少。
这几年山东这边算不上风调雨顺,每年不是洪涝就是干旱,粮食产量是大幅度减少,以至于原本人多地少的山东更加雪上加霜了。
而农民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是非常低下的,如果一年两年还能承受,但是连续几年都这样,那么就会导致了大量的农民破产,进而发生大规模的饥荒。
尽管新生的中华帝国对赈灾救济一事上算得上是颇有作为,但是也只能是让灾民勉强活下去而已,但是这日子一年比一年坏却是不争的事实。
赵大黑前些年积攒下来的些许家当,都在这几年里一一耗了进去。
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灶台,赵大黑心里很不好受,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赵大黑没有什么见识,也没有读过书懂得不多,但是他却是知道继续这么下去的话,自家的未来肯定好不到那里去。
一杆旱烟抽到一般,赵大黑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在村头听见村里的几个年轻人说什么闯关东的事。
那几个年轻人前些时候跑到了府里,听说了官府正在组织移民去辽阳。
听说只要去了辽阳,那么每人至少能够分十亩以上的土地,半大的孩子就能够分五亩的土地,如果自家也去的话,至少能够分到三十亩的土地,这些土地虽然也要钱,但是可以以后用种地所出的粮食来偿还,而且价格非常的便宜。
以前赵大黑虽然也听过这些,但是以前的时候他自家好歹也有一亩薄田,再租种几亩地,平日里赵大黑还会去给几个大户人家里当长工,这一年下来也是能够吃得上饭,还能略微存下一些积蓄。
但是现在,情况却是变了。
而且赵大黑的两个孩子也不小了,十二岁的老大估计是没有什么读书的指望了,但是赵大黑却是想要让八岁的老二去读书,但是这读书的花销不小,现在自家吃都吃不饱了,谈何供应老二读书?
也许,自家也去辽阳搏一把,其他的不敢奢求,只要官府说的土地能够分到手,那么赵大黑就不怕辛苦,有了这土地他就能够养活家人。
抽完旱烟后,赵大黑深吸了口气,然后转身就出了门,他要去找那几个去过府里的年轻人再问问。
他婆娘看见他出去,喊了两声,不过赵大黑走的快,一时间却是没有听见了。
赵大黑一直到午后时分才回来,他婆娘看见他回来后,上前问:“去那了?馒头锅里热着呢!”
赵大黑拿起了依旧冒着热气的粗粮馒头,咬了一口后道:“孩子他娘,我们去辽阳!”
“辽阳?去那地方做什么?”
当下赵大黑就是把听说的事说给了妻子听。
他的妻子同样是一个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农妇,连辽阳在那里都不知道。
自然是免不了担心的:“如果我们去了,官府不给我们土地一样?”
“那我就去挖矿,修路,听说那边缺人的厉害,只要有一把力气,就不愁找不到工做!”赵大黑虽然是和他妻子商量,但是内心里却是早已经决定了,老家这地方是过不下去了,他要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去辽阳搏一把。
如果能够分到土地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分不到土地,那么就去做工,总之要让一家人吃饱饭。
赵大黑的妻子虽然心中有着对未来的恐惧,但是依旧听从了丈夫的话!
第二天,赵大黑就是走了十几里的路去到了县城,然后问了好几个人后,才是找到了一个叫什么移民办的官员。
赵大黑虽然人高马大,但是在这个只有二十一二岁,长的皮白脸嫩的移民办官员面前却是连大话都不敢说。
看见赵大黑畏畏缩缩,苏贤光却是没有和那些地方政府里的那些官员们一样摆什么架子,反而是很详细的向赵大黑解说了辽阳省的移民政策。
苏贤光之所以客气,自然不是因为他性格好,而是因为身为一名辽阳省移民办派驻到山东这边的办事员,他最主要的工作和政绩,就是招募移民。
而且作为一名官场新丁,自然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对未来保持了一定的期待,希望着这一趟出差能够招募到足够的新移民,这样才能够
房屋是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他的老婆正在一旁的灶台上忙碌着,但是赵大黑却是知道,他的婆娘煮着的米饭只有小小的一把米,他家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吃光了粮食,过去一个月里,全靠他婆娘的娘家接济的一点米粮。
今夏的一场洪涝,把他家仅有的一亩地和向村里的一个小地主租界的两亩地都给淹了,种下的粮食还没有成长就彻底毁了,不仅仅是他家,这一片整个村子里的人家的田地都是被水淹了。
等洪水退去后虽说抢种了其他杂粮,但是依旧让他们无法撑过这个冬天。
虽说发生洪涝后,官府也是进行了救济,但是官府的救济无疑是杯水车薪,要知道发生洪涝的不仅仅是他一条村子,据说附近好几个县都是发生了不小的洪涝,整个山东省甚至中央财政都是拨款进行救灾,但是平分到每个人的头上,却是没有多少。
这几年山东这边算不上风调雨顺,每年不是洪涝就是干旱,粮食产量是大幅度减少,以至于原本人多地少的山东更加雪上加霜了。
而农民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是非常低下的,如果一年两年还能承受,但是连续几年都这样,那么就会导致了大量的农民破产,进而发生大规模的饥荒。
尽管新生的中华帝国对赈灾救济一事上算得上是颇有作为,但是也只能是让灾民勉强活下去而已,但是这日子一年比一年坏却是不争的事实。
赵大黑前些年积攒下来的些许家当,都在这几年里一一耗了进去。
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灶台,赵大黑心里很不好受,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赵大黑没有什么见识,也没有读过书懂得不多,但是他却是知道继续这么下去的话,自家的未来肯定好不到那里去。
一杆旱烟抽到一般,赵大黑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在村头听见村里的几个年轻人说什么闯关东的事。
那几个年轻人前些时候跑到了府里,听说了官府正在组织移民去辽阳。
听说只要去了辽阳,那么每人至少能够分十亩以上的土地,半大的孩子就能够分五亩的土地,如果自家也去的话,至少能够分到三十亩的土地,这些土地虽然也要钱,但是可以以后用种地所出的粮食来偿还,而且价格非常的便宜。
以前赵大黑虽然也听过这些,但是以前的时候他自家好歹也有一亩薄田,再租种几亩地,平日里赵大黑还会去给几个大户人家里当长工,这一年下来也是能够吃得上饭,还能略微存下一些积蓄。
但是现在,情况却是变了。
而且赵大黑的两个孩子也不小了,十二岁的老大估计是没有什么读书的指望了,但是赵大黑却是想要让八岁的老二去读书,但是这读书的花销不小,现在自家吃都吃不饱了,谈何供应老二读书?
也许,自家也去辽阳搏一把,其他的不敢奢求,只要官府说的土地能够分到手,那么赵大黑就不怕辛苦,有了这土地他就能够养活家人。
抽完旱烟后,赵大黑深吸了口气,然后转身就出了门,他要去找那几个去过府里的年轻人再问问。
他婆娘看见他出去,喊了两声,不过赵大黑走的快,一时间却是没有听见了。
赵大黑一直到午后时分才回来,他婆娘看见他回来后,上前问:“去那了?馒头锅里热着呢!”
赵大黑拿起了依旧冒着热气的粗粮馒头,咬了一口后道:“孩子他娘,我们去辽阳!”
“辽阳?去那地方做什么?”
当下赵大黑就是把听说的事说给了妻子听。
他的妻子同样是一个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农妇,连辽阳在那里都不知道。
自然是免不了担心的:“如果我们去了,官府不给我们土地一样?”
“那我就去挖矿,修路,听说那边缺人的厉害,只要有一把力气,就不愁找不到工做!”赵大黑虽然是和他妻子商量,但是内心里却是早已经决定了,老家这地方是过不下去了,他要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去辽阳搏一把。
如果能够分到土地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分不到土地,那么就去做工,总之要让一家人吃饱饭。
赵大黑的妻子虽然心中有着对未来的恐惧,但是依旧听从了丈夫的话!
第二天,赵大黑就是走了十几里的路去到了县城,然后问了好几个人后,才是找到了一个叫什么移民办的官员。
赵大黑虽然人高马大,但是在这个只有二十一二岁,长的皮白脸嫩的移民办官员面前却是连大话都不敢说。
看见赵大黑畏畏缩缩,苏贤光却是没有和那些地方政府里的那些官员们一样摆什么架子,反而是很详细的向赵大黑解说了辽阳省的移民政策。
苏贤光之所以客气,自然不是因为他性格好,而是因为身为一名辽阳省移民办派驻到山东这边的办事员,他最主要的工作和政绩,就是招募移民。
而且作为一名官场新丁,自然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对未来保持了一定的期待,希望着这一趟出差能够招募到足够的新移民,这样才能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