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2节(2/3)
个都致力于恢复儒家正统。比如王安石作《三经新义》,便是重新注释《周礼》、《尚书》和《诗经》,高高扬起理论知识的大旗,但还是要打着“经典”的旗号。
明远一边听吕大临介绍计划,心里一边飞快地转着念头。
他内心是反对恢复井田制的。
且不说“井田制”这种乌托邦一般的制度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就算是真的存在过,世易时移,这种土地制度也肯定不适应先进的新形势新环境了。
很明显,此刻张载心意已定,要尝试恢复古礼。
明远身边的横渠弟子们也纷纷露出一派欢欣鼓舞的神态。吕大临与李复等几个早已成年的弟子都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明远这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身边坐着比他更小不少的“小豆丁”种师中,吕大临甚至没有开口询问他们意见的意思。
购买田地,充作井田,雇农人试验,这种事务性的讨论好像确实不需要他们这样的年轻后生插嘴。明远就是要表达意见,别人也未必会听。
但是明远突然想了起来:他是来花钱的!
甭管张载的关学学派如何试验井田,只要能让他花钱,就是好事。
于是,当人们反复商议应当如何筹钱,如何购置井田时,明远终于找到机会开了口。
“先生,这可巧了,家父日前来信,命学生在京兆府或者是凤翔府购置田地。”
他话音刚落,吕大临等人虽然惊讶,但都露出稍许舒了一口气的神色。
因为大家都没有钱。
张载原是个穷书生,即便中了进士之后,也没做几年官就返回关中,教书育人。他原本的一点点积蓄都用在了办学和资助贫困学生上了,连带一直追随他的学生,其实也在一直偷偷往老师口袋里贴钱。
而昨天明远交上的那200贯束脩,实在是解了张载的燃眉之急。横渠门下的收支一下子平衡了,而且还突然有了盈余——当然购置足够数量的土地作为井田还是不够的。
“远之,令尊是为何而置产?”
张载望着明远,似乎想要看出这个小弟子真正的心思。
明远:哟……这得现编。
“如学生昨日所言,家父生意上略有所得,原就想好了将来落叶归根,回到陕西做个田舍翁。另外也是为舍妹将来计。”
明远只是略提了一下十二娘,大家就都懂了。
如今世风如此,妆奁丰厚的人家容易招到高质量女婿。
“我家买了田地,也并不急用,不过是为了手中银钱能够保值。”
明远先表明了他一家人不需要以这些田地过活。
“且这些田地到手,也是一样要雇佃户耕种,何不先借与书院,作为试验井田之用?”
事实上,对于明远来说,也是一桩好事。
他早就想置办些田地了,但是田地需要雇人打理,他家人口单薄,他又分身乏术。
而现在,张载想要以横渠书院的名义,购置一部分田地以试验井田。计划中的田地规模是九顷,按照陕西的地价,一顷地200贯可以买到。九顷地就是1800贯,挑选好一点的地块就是2000贯。
他能够一次性花出2000贯购置土地,还有横渠门下的师兄弟们帮他照管……这种好事,明远想都不敢想啊!
如此一说,吕大临、李复等人相互看看,都觉得这事能成。
张载却问:“凤翔府也可吗?”
明远点头:“那是自然。先生您难道忘了,家母也是横渠镇人。外祖舅父,皆住横渠。家中田产置在横渠,家父家母都是千肯万肯。”
张载便点点头,微微闭上眼,不再说话了。
显然这位大儒并不太适应热闹喧嚣的长安城,而是认为横渠镇更适合他做学问。
一时间皆大欢喜,一众横渠弟子们脸上都露出笑容。
谁知明远却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学生有一点点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如果他把这话放在前头说,也许这话就“不当讲”了。
但是现在明远成了“出资方”,资方的意见大家至少要表现得重视一点。这道理古今通用,因此文庙偏殿中人人望着明远,要聆听他的“浅见”。
“学生以为,要恢复三代井田,不可一味模仿古制,而应当纳入对现实的考量。”
明远说得并不客气。
李复等人的眉头顿时都皱了起来。
然而张载与吕大临却相互看看,似乎都不感到意外,像是昨天明远那张“别出机杼”的答卷,给了他们这样的预判:明远嘴里肯定能说出一些大家绝想不到的内容。
“井田制在商周时自有其存在的独特环境,但若将一切照搬到如今,却未必能够成功。首先,如今的人口就比三代时增加了不知多少。”
明远这个话题说得很大,偏殿中大家听着,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唯有张载默默地点了点头。
数代以来,人口孳生,早已不同于史上——这一点张载必然早已考虑过。
渐渐地,其他人都反应过来,马上有人开口问:“明师弟,可是三代以来,开垦的土地也多了不少啊!”
明远一边听吕大临介绍计划,心里一边飞快地转着念头。
他内心是反对恢复井田制的。
且不说“井田制”这种乌托邦一般的制度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就算是真的存在过,世易时移,这种土地制度也肯定不适应先进的新形势新环境了。
很明显,此刻张载心意已定,要尝试恢复古礼。
明远身边的横渠弟子们也纷纷露出一派欢欣鼓舞的神态。吕大临与李复等几个早已成年的弟子都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明远这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身边坐着比他更小不少的“小豆丁”种师中,吕大临甚至没有开口询问他们意见的意思。
购买田地,充作井田,雇农人试验,这种事务性的讨论好像确实不需要他们这样的年轻后生插嘴。明远就是要表达意见,别人也未必会听。
但是明远突然想了起来:他是来花钱的!
甭管张载的关学学派如何试验井田,只要能让他花钱,就是好事。
于是,当人们反复商议应当如何筹钱,如何购置井田时,明远终于找到机会开了口。
“先生,这可巧了,家父日前来信,命学生在京兆府或者是凤翔府购置田地。”
他话音刚落,吕大临等人虽然惊讶,但都露出稍许舒了一口气的神色。
因为大家都没有钱。
张载原是个穷书生,即便中了进士之后,也没做几年官就返回关中,教书育人。他原本的一点点积蓄都用在了办学和资助贫困学生上了,连带一直追随他的学生,其实也在一直偷偷往老师口袋里贴钱。
而昨天明远交上的那200贯束脩,实在是解了张载的燃眉之急。横渠门下的收支一下子平衡了,而且还突然有了盈余——当然购置足够数量的土地作为井田还是不够的。
“远之,令尊是为何而置产?”
张载望着明远,似乎想要看出这个小弟子真正的心思。
明远:哟……这得现编。
“如学生昨日所言,家父生意上略有所得,原就想好了将来落叶归根,回到陕西做个田舍翁。另外也是为舍妹将来计。”
明远只是略提了一下十二娘,大家就都懂了。
如今世风如此,妆奁丰厚的人家容易招到高质量女婿。
“我家买了田地,也并不急用,不过是为了手中银钱能够保值。”
明远先表明了他一家人不需要以这些田地过活。
“且这些田地到手,也是一样要雇佃户耕种,何不先借与书院,作为试验井田之用?”
事实上,对于明远来说,也是一桩好事。
他早就想置办些田地了,但是田地需要雇人打理,他家人口单薄,他又分身乏术。
而现在,张载想要以横渠书院的名义,购置一部分田地以试验井田。计划中的田地规模是九顷,按照陕西的地价,一顷地200贯可以买到。九顷地就是1800贯,挑选好一点的地块就是2000贯。
他能够一次性花出2000贯购置土地,还有横渠门下的师兄弟们帮他照管……这种好事,明远想都不敢想啊!
如此一说,吕大临、李复等人相互看看,都觉得这事能成。
张载却问:“凤翔府也可吗?”
明远点头:“那是自然。先生您难道忘了,家母也是横渠镇人。外祖舅父,皆住横渠。家中田产置在横渠,家父家母都是千肯万肯。”
张载便点点头,微微闭上眼,不再说话了。
显然这位大儒并不太适应热闹喧嚣的长安城,而是认为横渠镇更适合他做学问。
一时间皆大欢喜,一众横渠弟子们脸上都露出笑容。
谁知明远却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学生有一点点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如果他把这话放在前头说,也许这话就“不当讲”了。
但是现在明远成了“出资方”,资方的意见大家至少要表现得重视一点。这道理古今通用,因此文庙偏殿中人人望着明远,要聆听他的“浅见”。
“学生以为,要恢复三代井田,不可一味模仿古制,而应当纳入对现实的考量。”
明远说得并不客气。
李复等人的眉头顿时都皱了起来。
然而张载与吕大临却相互看看,似乎都不感到意外,像是昨天明远那张“别出机杼”的答卷,给了他们这样的预判:明远嘴里肯定能说出一些大家绝想不到的内容。
“井田制在商周时自有其存在的独特环境,但若将一切照搬到如今,却未必能够成功。首先,如今的人口就比三代时增加了不知多少。”
明远这个话题说得很大,偏殿中大家听着,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唯有张载默默地点了点头。
数代以来,人口孳生,早已不同于史上——这一点张载必然早已考虑过。
渐渐地,其他人都反应过来,马上有人开口问:“明师弟,可是三代以来,开垦的土地也多了不少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