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87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远“喜爱歌喉”,没有继续往其它方面发散。但这种行为显然不是规规矩矩的读书士子应当做的。
    然而王安石听了,心中暗自“呵呵”。
    这文彦博既然说明远此人不值得一提, 因何又主动去调查了明远?明远是背后扶植朱家桥瓦子的东主, 这件事并非听听市井传言就可以打听到的。
    谁知赵顼听了文彦博的话, 顿时笑道:“‘新式杂剧’也是此人所创吗?太皇太后好奇得紧,每当有命妇进宫,必定要问,那‘白娘子与许宣’,后来究竟如何了。文卿,你知道吗?”
    文彦博被当场问住。
    “臣,臣不知……”
    王安石觉得事情到此就差不多了,赶忙出来打圆场。
    “臣想那明远,年岁尚轻,行事或有孟浪浮夸之处。但毕竟是大儒弟子,臣观他向学之心还是有的。待下一科,下下科,必然参加科举取士。年纪渐长,想必也会稳重老成些。”
    赵顼听着觉得有道理。
    毕竟天下人都晓得“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赵顼自认为励精图治,不愁没有才智之士不入他的朝堂,当下哈哈一笑,将此事放过,但是却将“明远”这个名字记了下来。
    他与宰辅们在御苑中,可不止是乘凉,还是需要议事的。
    一时间曾孝宽告退。有小黄门将厚厚一叠奏疏抱过来。
    赵顼取过他预留的几本,分别递给王安石与文彦博,想要听听两位宰辅的意见。
    文彦博老眼昏花,捧起奏疏,需要举到离自己很远的地方才能看清。
    王安石有些看不下去,从自己袖中取出一枚圆圆的,带一枚手柄的水晶镜递给了文彦博。
    “文枢密,用这个,看小字许是会容易些。”
    这枚水晶镜是明远送给王雱,王雱觉得很有用,就孝敬给了自家老爹的。
    文彦博与王安石虽然是政敌,但在官家面前,这表面和睦还是要表现一下的。于是他从王安石手中接过水晶镜,透过镜片看那奏疏上的文字——
    岂止是“容易些”?
    这简直不要太容易!
    文彦博右手微抖,一时竟不知该谢王安石,还是该批评这位政敌成日留心这些“奇技淫巧”。
    赵顼见了也觉好奇,接过来自己试一试,果然见奏疏上的字迹被放大不少。
    “这……与刚刚的‘千里镜’有关吗?”赵顼很好奇地问。
    “官家天纵聪明,”王安石恳切地回答,“据那明远说,这叫做‘放大镜’,与‘千里镜’中的构件是同一原理。但是‘千里镜’能观数里之外,‘放大镜’却只能看清眼前的字迹,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得了‘放大镜’,也决计无法仿制‘千里镜’。”
    赵顼顿时放心了。
    他原本担心千里镜这样的军国利器流传于民间,被北虏偷学了去。然而听说“千里镜”中更有奥秘,不是单单掌握了磨制放大镜技术就能仿制出来的。
    如此一来,他所倚重的臣子们纵然上了年纪,也照样可以看清眼前的文字。
    或许可以将这‘放大镜’作为慰问韩琦、富弼等老臣的礼物。
    赵顼顿时又将“明远”这个名字牢记几分。
    *
    明远“啊嚏”一声,打出一个喷嚏,心想:这是谁在念叨我。
    “明郎君,您刚才说到……我们这玻璃,竟还无法用来制我阿爹他们制的水晶镜片吗?”
    宫黎就站在明远身边,正缠着明远问东问西。
    明远顿时将刚刚的念头抛去,摇着头笑道:“宫黎哥啊宫黎哥,你这真是,还没学会走,就想要学着跑啊!”
    宫黎顿时流露出几分不好意思,嘿嘿傻笑两声。
    对于制作光学仪器而言,目前最好的材料还是水晶,目前最好的技术还是宫六的“小型车床磨制”。
    “黎哥,你须知道:有些物件,不是咱们想做,就能做出来的。它有许多前置条件,”明远也不知道宫黎能不能明白,“当别的条件都满足之后,它才会水到渠成。”
    光学玻璃对玻璃本身的要求很高,除了纯净无色之外,玻璃本身还需要一定的强度韧性,以及质地高度均匀。
    以现在宫黎的技术手段,能把玻璃里的气泡全消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宫黎将他这句话想了半日,突然盯着作坊里的一株小树,问:“郎君的意思,是否制玻璃这门手艺,就像是种树一样,必须得枝干先长出来,才会有枝叶?”
    明远:!
    他只简单提了一句,宫黎就把“科技树”的概念给悟出来了?
    古人绝非缺乏智慧,与后人相比他们只是少了足够的前置知识而已。
    可问题是:他该如何将那些缺少的前置知识都一一向宫黎说明?
    他自己……也不知道啊!
    这时却见宫黎咧嘴一笑,伸出双臂抱着后脑,舒舒服服地向后一抱,说:“有郎君这句话,宫黎就不多想那些有的没的啦!”
    “您也说了,咱们的当务之急是将玻璃制品让世人喜欢上、买得起。小人先琢磨这些个许是就够忙上一辈子了。”
    明远见他通透,当即露出安慰的笑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