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98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确实已经是一门滑膛炮的雏形了。
    “可以!”
    明远果断点头。
    “只是要注意安全,试验人员所有护具都要佩戴整齐,必须退至安全线以后……”
    一开始用圆木代替铜铸炮,确实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等到试验出合理参数之后,再铸造铁炮钢炮也不迟。
    于是计划就这样定下。
    军器监的火器研究从此拥有了两个具体方向——
    一是轻便易携,能够一人携带使用的“铳”类火器;
    一是射程较远,威力巨大,需要靠车马运输的大型火器。
    当晚,明远带着两个孩子在北高峰下借宿。三人睡在一间屋子里,明远听见两个小孩兴奋得根本睡不着,小声议论,直到半夜。
    已经不知有多晚了,宗泽突然冒出一句:“若是有了火炮……那些在海上为非作歹的海寇,就再也不怕了吧?”
    明远本来已经有些困意,昏昏沉沉地正要睡去,听见这一句,忽然又睁开眼睛——
    前两日,“海事茶馆”那里确实听人提起了海寇的消息,似乎有一两条船只受了害,全船的人都被活活抛入海中,船和货物都被抢去……
    是呀,若是船上能够配备火炮,那就再也不会为海寇的事担惊受怕了吧。
    将来他做起海事保险的生意,也不会因为海寇而赔得回不了本。
    但是他隐隐约约地又觉得不大对,似乎有什么重大的障碍拦在这个愿景跟前。
    但是这一天来照顾两个熊孩子令他实在是精疲力尽,明远在想明白这个“障碍”之前,先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第181章 千万贯
    秋风乍起, 沈括一行缓缓南下,抵达杭州。
    这次他除了奉旨巡视两浙农田水利之外,还秘密地受了判军器监南方作坊的任命。
    因为军器监南方作坊正在研发的火器项目属于皇家内府出资,军器监承办。因此沈括自觉与官家也搭上了一些关系, 多少有些受宠若惊, 因此也下决心要在这里一展所长,令自己多年所学能够学以致用。
    谁知沈括到了北高峰下的军器监作坊, 却发现, 这里的火器研发进展远比自己想象得要快。
    竹铳与木炮,都已经做出实物来了,而且试验数据积累了一大堆。
    而且擅长铸铜铸铁的匠人也已到位, 正准备铸造铜铳铁炮。
    沈括:怎么感觉很快我就无用武之地了?
    最令他惊讶的是, 当初承印他各种书籍与文稿的“刻印社”东家明远,竟然是这军器监南方作坊的正式“顾问”,有资格过问军器监中的研发项目与试验。
    “明……明顾问……”
    沈括见到明远, 竟有些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位长相格外漂亮的小郎君。
    当然, 他也更不会知道,自己能够如愿以偿,返回两浙,主要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从而避开了那些复杂无比的官场倾轧,其实也多拜明远所赐。
    沈括得知自己到来之前, 军器监南方作坊的工作一直都由“明顾问”领导之后,多少有些担心,怕工匠们与明远更熟悉, 导致自己的话没人听, 从而“大权旁落”。
    于是, 北高峰下,竹林茅舍中飘起茶香——这是沈括主动拉着明远讨论起了理论知识。
    有沈括这样一位大才与自己讨论火器理论,明远当然欢迎之至。
    他开始向沈括灌输火器的工作原理——火药点燃后迅速产生高温,导致气体体积的成倍增加,从而产生压力,推动火器中的砲弹。
    这一招沈括很快就接住了——
    这位科技史上大名鼎鼎的通才此刻对“气体”的概念已经有所了解,也知道热胀冷缩,所以毫不费力地就接受了明远的观点。
    明远心里暗暗赞叹,对于沈括的理解力与接受力又多了一重认识。
    随即他取来吴坚最新绘制的火铳剖面图,向沈括解释了火铳的是如何工作的。
    沈括再次稳稳地接住了,并且赞同明远的观点:用铸铜或者铸铁制造火铳的铳管,能让火铳反复使用,其实比起竹木所制的竹铳木炮,更要节省成本与人工。
    明远非常开心,心想不愧是沈括。
    他接着又拿出自己的建议——他打算在火铳的铳管内添加膛线,当铳管中迅速膨胀的气体急速推动子弹时,能够让子弹沿膛线的方向产生旋转。
    “有了这个旋转的初始速度,子弹能够增加射程,同时能让火铳手瞄得更准,命中率更高。”
    这却是沈括无从得知的知识了,他只能在与明远会面详谈一次之后,反复又做了几个试验,初步证明了明远所说的原理。
    做完试验的沈括擦擦额头上的汗,心想: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但有沈括在,明远的工作就轻松了许多。他从此只需要在大方向上提点提点,细节自有沈括等“科技达人”能够搞定。
    很快,好消息就传来,沈括带着吴坚,一起确定了火药的安全配比,将来可以由内地将火药按此配方调配后,作为“安全火药”运输到前线附近,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硝粉与硫磺,小心拌匀之后分成等份,便是可以直接使用的“上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