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0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去渭源堡的“医用酒精”这次在军中要派上用场了。
    明远想象着眼前一幅又一幅为血与火所填满的景象,忍不住掩信叹气。
    这就是必要的战争,必要的代价。
    只有让人真正面对,才会意识到这简简单单一句话的残酷与惨烈。
    此刻明远只有越发佩服种师兄,要是换他明远上了战场,不用想,肯定是会连累他人的那一个。
    *
    转眼到了十一月。江南多雨水,往往淅淅沥沥地下个没完没了。
    明远无须面对大风大雪这样的恶劣天气,却需要应付“湿冷”这一无处不在的“魔法攻击”,因此他那只镌刻有大食数字的铜制手炉几乎从不离手。
    家里的仆人几次好奇那手炉究竟用的是什么炭,要不要加炭之类,都被明远用话岔开。
    1127对此表示:我是用“爱”发热的,要加什么炭?
    江南的冬日虽然湿冷,但有一件好处,靠近大江大海,河鲜海鲜特外丰富。
    秋天里肥美的螃蟹就不必说了,杭州本地出产各色各样的鲜鱼,腌制后风干制成的鱼鲞、风鱼、腊鱼也别有一番风味。
    明远去了一趟婺州拜见苏颂,回杭州时就带回来好多婺州特产的火腿。
    他得了这些材料之后,便将种师中等人从府学里约出来,摆了一个小炭炉,放了一只砂锅在火上炖着。
    那砂锅里炖着的是婺州火腿和用清水泡过的鲭鱼鲞,稍一揭盖便香味直窜。
    种师中和他的小伙伴宗泽都被馋得口水直流。
    明远却不着急,只管小心将砂锅里汤头上的浮沫一点一点撇去,然后再往砂锅里填入冬笋片、豆腐、用蛋皮包的馉饳和时令鲜蔬,又炖了一会儿,才点头示意,可以让那两个急不可耐的小子大快朵颐了。
    明远看着种师中与宗泽的吃相,心里算算时间,暗暗想:
    史尚应该抵达广西的糖厂了吧!
    听说前一阵子已经在广州提钱了。
    第188章 千万贯
    史尚在十一月头上就到了广州。
    他在随船刚刚离开杭州的那几天, 晕船晕得厉害,吐得昏天黑地,恨不得连苦胆水都吐出来, 只能成天躺在船舱里。
    船行第十日上,史尚已经勉强能到甲板上转转。
    待到了泉州,史尚已经在甲板上如履平地,只是偶尔还会觉得头晕。
    等船到广州, 史尚站在船板上, 已经完全能与一名老练水手相匹敌。
    他在两个月里经历海上的风吹日晒雨打,史尚的皮肤已经晒得微黑,鬓边也不再簪花, 但是举手投足之间, 已经隐约有了些见过大阵仗的海商气质。
    邓宏才钦佩地对史尚说道:“原本以为史兄吃不下这个苦, 还没到泉州便会打道回府的。”
    史尚得意地一挺脊背, 笑道:“邓兄看我是这种人吗?”
    但史尚很清楚,他不是没打过退堂鼓。可只要一想到离开杭州之前明远那些谆谆嘱咐,和自己在明远面前所做的承诺, 这些苦就全被抛在了脑后。
    明小郎君身边就他这么一个可靠的人,想要在南方开拓必须得靠他。
    总不能因为这一点小挫折就辜负明远的一片信任吧。
    回忆起这些, 史尚也难免为自己感到几分自豪。
    “这就是广州港了呀!”
    他转头, 与邓宏才一起眺望船舷两侧, 珠江两岸的景色。
    史尚与邓宏才南来所乘坐的,是一艘中等大小的福船, 载货量在2000料左右——驶在杭州湾算是中等规模, 但走在珠江水道中便只能算是小船了。
    珠江水道异常繁忙, 大大小小的商船在江中依次有序穿行, 中间时不时载有市舶司官员与兵士的小船在船只中穿行, 提示船只进港,或者勒令船只停下接受检查。
    一切行进得都很慢,但是有一种隐性的条理与秩序在背后,给人以一种不慌不忙的感觉。
    史尚心知急切不得,也晚不到哪里去,便将一颗心放在肚子里,慢慢观赏珠江岸上的街景。
    珠江两岸几乎全是供货船停泊的码头与栈桥,此刻早已泊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各种为船上人员运送柴草与饭食的小船正在与船上水手交接货物与补给。间或还有一两艘渔船经过,船上载着今日的渔获。
    越过密密麻麻的停靠船舶,珠江岸上先是一条供运输货物的道路,道路另一边则是一排整齐的房屋,沿街的一面都是商铺,此刻都打开了门板正在营业。
    这些房屋外都建了一道风雨廊,遮阳避雨。这道风雨廊下自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而史尚留意到街道上的行人中有不少夏塞里奥那样形貌的“夷人”,他们大多身材高大,或蓄着大胡子,或顶着金色、棕色的长发,穿着不中不夷的长袍,在街道上来去。
    除了这些形貌明显有别于华夏人士的“远夷”之外,还有好些来自南洋的海商——邓宏才对这些人相对熟悉,便一一指点给史尚看。
    他们大多身材不高,肤色被常年烈日晒得黝黑,他们不喜穿长袍,大多穿着颜色十分艳丽的短褐,还将裤脚卷高,露出两条细腿。走在珠江畔平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